廣東爸爸可享15天陪產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後,各種有關「生寶寶」的資訊受到了人們極大的關注。

今年9月,廣東省通過了關於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新修改的條例確定了產假增加50天延至最少178天,而男方則能享受15天的陪產假,而從全國範圍看,已經修法的省區市均制定了7天至25天不等的配偶陪產假。

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寶寶和寶媽後,爸爸們能否擔起部分育兒職責?記者諮詢專家得知,爸爸的照顧對寶寶的成長以及媽媽的身體恢復能帶來諸多益處,專家呼籲爸爸們能更多地投入育兒過程。

新手爸爸體會:親身參與才知帶娃不易

記者查閱了相關規定發現,其實在條例修訂前,廣東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男方均能享受十五日的陪產假,但在二孩政策備受關注的今年,陪產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矚目,甚至有的准爸爸和新爸爸表示,自己還是頭一回聽說陪產假這回事。

大多數爸爸們都表示支持。

但說到具體操作,很多新手爸爸還是感到槽點多多、困難重重。

「看到這樣一個軟綿綿的小肉團,感覺自己無從下手,甚至不大敢抱他,生怕把他弄疼了。

」90後新爸爸胡家亮笑言,有了孩子以後才發現帶孩子原來有那麼多講究,比工作難多了,「孩子出生以前我就買了不少育兒書籍『惡補』,怎麼抱孩子、怎麼給孩子洗澡、孩子發熱了怎麼辦,這些常見問題我都記得很清楚,但是當孩子真真實實地出現在我面前時,我還是感到手足無措。

」胡家亮回憶,第一次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生怕把孩子弄疼了,水溫試了又試,捧在手裡的仿佛是價值連城的珠寶。

傳統社會規範對男性是否參與家庭育兒沒有太多要求,導致父親現在不參與或不積極參與的局面,在傳統觀念里,男性忙於工作,對於家務和照顧孩子比較粗心大意,認為育兒的事情還是教給妻子和老人更適合。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育兒觀念不斷更新,不少年輕爸爸不再作壁上觀,擼起袖子參與到養育新生兒的家庭活動中來,在這過程中,自己的固有觀念也在悄悄發生改變。

市民鍾先生前不久喜得千金,「妻子生孩子時受了很大罪,我感到很心疼、很愧疚,孩子出生後,我也儘自己能力多照顧妻子和孩子。

」在妻子坐月子期間,鍾先生向單位請了陪產假,雖說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但他感覺忙得跟陀螺似的一刻不能停,比上班還累,「都說母親偉大,我經歷了陪伴妻子懷孕、分娩、坐月子的各個時期,才深深感受到了當媽的不容易。

我認為陪產假對於每一個爸爸來說都是必須的,這不僅能減輕媽媽的負擔,還能增強他的家庭責任感。

陪產假怎麼用:多關愛多照顧多陪伴

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楊妹介紹,產後相當一段時間產婦需經歷全身生理及心理上的恢復,所以在這段時期極需丈夫陪伴、照顧及安撫,且能避免產後合併症如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二胎媽媽一般為高齡產婦,更需要丈夫和家人的陪伴及照顧。

在傳統育兒觀念中,不少人認為照顧產婦和孩子是老人和保姆的事情,丈夫只管賺錢就可以了,所以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丈夫休陪產假就像在家休息,其餘做家務及帶小孩的事情一律不沾,這種做法很容易讓產婦反感,不利於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陪產假該怎麼用?丈夫應該為產婦和家庭做些什麼?楊主任建議,雖然老人和保姆照顧孩子是大多數家庭的選擇,但是新爸爸也要主動幫忙照料孩子,因為丈夫的陪伴能給予產婦和寶寶最佳的安全感。

丈夫要儘可能多陪在妻子身邊。

如果產婦和老人在照顧孩子上有分歧,丈夫應該堅持科學育兒的觀點。

一般來說,順產產婦要住院2-3天,剖腹產產婦要住院4-7天,楊主任提醒,新媽媽初次下床活動時,可能會出現頭暈、虛弱、甚至暈倒等現象,丈夫應給予攙扶、照顧,此外,丈夫還要配合醫生輔助產婦做好產後一般護理,如保持泌乳、做好傷口的清潔等。

塑造孩子品格:爸爸多陪伴孩子更快樂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林志雄介紹,由於現在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不少爸爸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變成了工作上的忙爸爸、教育上的懶爸爸。

他建議,爸爸們的工作不管多忙,從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有意識地抽時間陪伴孩子,父愛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父愛缺席,會讓孩子形成自卑、內向、偏執、膽小、抑鬱等性格。

「我們常常談及母愛的偉大,其實父愛對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對於母親,父親是獨立、勇敢、堅強、外向的,孩子們通過模仿爸爸,女孩會變得更加獨立自信,男孩會更有陽剛之氣。

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尤其是抽象思維形成有好處,此外,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會好很多。

」林志雄表示,父親不僅對塑造孩子心理和性格至關重要,還會影響他們日後對婚姻、家庭的看法。

女孩通過對父親的性別識別,產生最初的對異性的看法,如果父親長期不照顧家庭陪伴孩子,會讓女孩對異性感到失望和恐懼,甚至拒絕承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父親角色缺位,會讓一個原本圓滿的家庭變成『單親家庭』,不利於孩子成長,更不利於家庭和諧。

生活和工作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只能呼籲爸爸們提高意識,儘量多陪伴孩子,把陪伴也當成一件必須完成的工作來看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