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嗎,五歲真的定終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一個寶寶呱呱墜地後,父母對她/他的未來充滿了期待,一步一步為寶寶精心規劃出宏偉的人生藍圖。
可是,令人驚嘆的是,孩子從一出生起就開始自己描繪人生藍圖了。
你相信嗎?
儘管孩子們都不會記得自己在搖籃中或學步時做出的決定,但這些早期的決定卻已早早植根於潛意識裡並發揮作用。
到了3歲、5歲、8歲以至青春期,這些潛意識就像水下的冰山一樣越來越大,影響著孩子們的感受、想法和決定。
呈現給外界的,就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座小山尖一一他們或乖巧、或頑皮、或愛哭鬧、或討人喜歡。
父母的宏偉規劃在一點點褪色,孩子自己的"大作"在一點點凸現。
那麼,孩子的"人生藍圖"是怎樣規劃出來的呢?根據正面管教理論基礎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目的,而行為的目的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人人具有私人邏輯:感知→詮釋→信念→決定。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在基於他們對世界的感知做決定。
先感知他人行為,而後用思維詮釋,秉承信念而做決定。
例如:孩子哭鬧,媽媽於是對他大吼大叫,孩子感知不到媽媽的愛和關注,於是是他會詮釋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他的信念是要爭取更多的愛或放棄被愛,最後他決定繼續哭鬧或疏遠媽媽。
這可能導致孩子在他的"人生藍圖"上添上這樣的一筆:凡事都要盡力表現自己以博取他人關注;或表面懂事與世無爭,其實內心深藏壓抑。
這是父母們想要的孩子嗎?怎樣幫助孩子更好地描繪"人生藍圖"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孩子的感知入手。
孩子哭鬧,可能是為尋求愛或關注,媽媽給予足夠愛或關注。
孩子感知到媽媽的愛,從而意識到自己值得被愛,孩子的內心自信而豐盈,於是對外界環境和他人產生積極的興趣,激發出實現自我價值的能量。
怎麼樣?父母們願意試一試嗎?讓我們一起開始幫助孩子描繪出美好的"人生藍圖"吧!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這5樣東西,長大後孩子會感謝你的
有研究說,通過觀察一個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後如何看待童年經歷,能夠很好地預測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我同意這個說法。記得一位媽媽這樣說過: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我跟著母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