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父母,好好陪陪孩子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最快樂」——這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切身體會。
但朝九晚五搏殺職場的父母們,卻往往迫於競爭的壓力,無法享受快樂的親子時間。
好不容易等到「六一」兒童節,不少父母還是因為要上班,不能和孩子在一起。
其實,陪伴孩子,又何須等到兒童節呢?稱職的父母,應該懂得忙裡偷閒去陪伴孩子。
如果你能抽點時間好好陪孩子玩一天,你就會發現,你獲得的將是意想不到的幸福和滿足,與孩子在一起的那份親情,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
A習慣分離
媽媽許文,32歲,公司營銷經理
兒子李達,7歲,小學一年級學生
達達是在4歲還差6個月的時候,離開我們到廣州的外公外婆家裡住的。
因為我和他爸爸都是搞營銷的,每天東南西北滿天飛,根本無法照顧他。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年暑假,我們請假一個月,到外公外婆家去接他的情景。
達達那時候還不到5歲,見了我們沒哭也沒鬧,只是沉默地睜著大大的眼睛,打量著陌生的爸爸媽媽,在回老家的車上,他也沒怎麼說話,表現出這個年紀的孩子少有的憂鬱和乖巧。
他爸爸誇他說,你看,多乖的達達,媽媽講過道理,他就懂了。
但是,我從達達的眼神里看出,他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惶恐和焦慮,父母的職場生活讓他過早地體味了分離。
外公外婆告訴我,達達和我妹妹(達達的小姨)特別親,因為妹妹和妹夫總是在周末的時候,抽空奔波來回40多公里回外公外婆那裡去看他。
雖然外公外婆照顧他無微不至,但我妹妹還是希望能用父母與小孩相處的遊戲方式,彌補一下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缺憾。
達達在這個時候,總把妹妹和妹夫假想成自己的爸爸媽媽,我有時給達達打電話,他也會很開心地說:「我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但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還是會躺在床上無聲地流淚,告訴外公外婆他想媽媽。
父母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我會淚流滿面,因為無論是誰都代替不了父母親對孩子的親子之愛。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妹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妹妹的小女兒爭風吃醋,看到她爸爸媽媽與達達哥哥親熱,就會過來把自己的父母搶回去,而達達呢,也會乘小妹妹不注意的時候,到小姨身上去蹭一會兒。
每年的夏天,達達都有一段快樂時光,因為每年的暑假我們都安排一個月的休假陪他。
每次相聚,我們都會給他照好多的相片,並讓他自己動手放進相冊,告訴他,平時想我們的時候,就翻開看一看。
分離的日子裡,我們交流的方式就是每周一次的電話。
在電話里,達達會把他的生活、學習等等向我們匯報,不過,他從來是報喜不報憂,像在學校里被小朋友欺負了、感冒發燒了之類的事情,他是不會告訴我們的,因為外婆告訴過他,說這些話,爸爸媽媽會擔心。
我們對達達的愛,在絕大多數的時候只能是精神上的,雖然我常常會買許多達達需要的東西寄回去,但在很多「突發時刻」,安慰孩子的事,也只能無奈地請他小姨或外公外婆代辦了。
今年五一節,我電告妹妹,達達的電子表丟了,他很傷心,讓妹妹給他買一塊,就說是他表現好獎勵他的。
前幾天,我打電話告訴達達,說六一兒童節我們爭取回去休假,問他想要什麼禮物。
他說他需要在晚上做夢的時候先想一下。
第二天晚上,他主動打電話告訴我們,說他雖然已經習慣了分離,但他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在「六一」兒童節陪他好好玩一天。
達達真是一個懂事又爭氣的孩子,我很欣慰,離開了父母,他不僅依然很好地成長著,而且多了一些堅強與細膩,希望他那年幼的心靈永遠灑滿陽光。
點評:假日是父母與孩子交流、增進感情的好時機,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每一項活動都可能促進或削弱親子關係,父母應該利用假日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
平時孩子與父母都忙,應抓住一切空暇陪伴孩子,給他講講故事,談談心,與孩子一起總結一下學習。
假日是孩子們接觸自然的大好時光,一次戶外晚餐,一次郊遊,都有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B天使翅膀
媽媽茅惠,29歲,服裝設計師
女兒茅鶴,5歲,早教園小朋友
我的女兒茅鶴特別喜歡畫畫。
在她的一張自畫像里,她為自己畫上了一對翅膀,說要做一個會飛的天使。
我是留日歸來的童裝設計師,在深圳經營著一家童裝商店。
半年前,我設計產品宣傳資料時,想找一些兒童畫做插圖,但總是找不到滿意的作品。
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了女兒的隨手塗鴉,我發現女兒竟有著這方面的天份。
於是,孩子充滿靈氣和想像力的畫就成了我宣傳資料的惟一插圖。
茅鶴也由此當上了我設計的童裝品牌「貝貝摩登」的「形象代言人」。
在茅鶴的大部分畫里,都有一位酷似她自己的戴眼鏡的小女孩。
這些小女孩無一例外地有著一頭卷卷的頭髮,但每張畫上的髮型、服飾卻無一相同。
有的畫中人剛剛洗完澡在吹頭髮;有的正拎著包給大家送禮物;還有一張去參加婚禮,為了表示隆重,茅鶴給畫中人穿上了漂亮的紗裙,還在衣襟上別了一朵花……
在一張茅鶴畫的全家福中,爸爸媽媽的婚禮正在進行,其他人都是笑意盈臉,惟獨外婆的樣子很生氣。
我問她為什麼,茅鶴說:「外婆生氣了,她說我們為什麼沒有參加她的婚禮。
」我一下子笑倒了,笑得腰都伸不直。
在另一張茅鶴畫的畫里,畫中人長著一雙超長的手,大家不解,茅鶴對我說:「我給她一雙假手,她就可以在地板上找到好吃的東西了!」
大家正說話的時候,茅鶴又畫好了一張。
她給畫中的小女孩穿上了蜘蛛網一樣的裙子,並在邊上畫了一張蜘蛛網。
我問茅鶴:「為什麼這上面沒有蜘蛛呢?」茅鶴回答道:「這裙子就是蜘蛛網樣的,是跟它配套的,見到穿著這麼大的蜘蛛網裙子的小女孩,蜘蛛當然嚇跑了。
」
茅鶴把自己的理想也畫到了紙上,她希望有一天自己長大了,從國外留學回到外婆家,畫中的她手裡拎著兩個包,包裡面有化妝品,還有送給媽媽的衣服。
新學期,茅鶴要參加幼兒園小提琴以及其它節目的表演,她早早就畫了一幅參加音樂會的畫,她在畫中拿著小提琴,穿著漂亮的紗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媽媽提著包,爸爸拿著照相機,全家人高高興興的樣子。
女兒不僅長得很像我,而且說話做事的神態也像我。
她現在是我的得力助手了,她總是「以工作的名義」,出現在我的工作室里。
一看她穿上我設計的工作服,我就覺得夠味兒。
在家裡,我為了讓她養成愛勞動的習慣,規定每洗一次碗就獎勵她50元錢。
茅鶴說,等她攢夠300元時,就會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請我們全家人去飯店吃一頓。
有一天,茅鶴突然看到我頭髮上有一根白頭髮,她擔心地對我說:「媽媽,你不會變老吧?你要是變成小嬰兒,那該多好啊!」我一聽,眼淚都出來了。
點評: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在德、智、體、美中,假日應該淡化對智育的教養,突出德、體、美教育。
父母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素質教育培訓班,開發孩子們的創新思維。
也可根據孩子的愛好對孩子進行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方面的輔導,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去接觸新鮮事物,適應新的環境。
C小調皮蛋
媽媽張琴,27歲,公務員
兒子魏剛,4歲,幼兒園小朋友
兒子3歲前,每天乖乖地牽著我們的手,甜甜地叫著「爸爸媽媽」,雖然有時調皮搗蛋,可那些在我眼裡看來,不僅無傷大雅,而且是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點綴和樂趣,是我人生中僅此一次不可多得的寶貴經歷和財富。
於是,無論兒子怎樣哭鬧、怎樣頑皮,我都始終無限愛憐包容他、呵護他,用最溫柔的話語安慰他。
我一直相信,只有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會充滿自信,才會有一顆寬容豁達的心。
因此我自始至終用愛來包容他、關懷他。
兒子的生日剛好是「六一」兒童節,我問兒子要什麼禮物,他說他今年要一輛非常漂亮的模型小轎車,因為兒子對一切流線型、色彩斑斕的轎車都愛不釋手。
兒子他爸是開車的,在兒子的心目中,父親永遠第一。
他可以把幼兒園裡教的一切讚揚母親的歌謠篡改成讚揚父親的,例如「世上只有媽媽好」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
更可笑的是,兒子不能接受自己是媽媽生的事實,一定要說自己是爸爸生出來的,讓我妒忌得要死。
他還特別信任爸爸,牛奶一定要由父親親手來泡,大小便的前後程序也一定要爸爸來侍候,這些「父親專利」,有時候也讓我「幸災樂禍」。
去年「六一」兒童節,父子倆為了買不買模型汽車的小事「反目成仇」,兒子抽抽噎噎地對父親宣布「我要出去了,你不要來找我」。
眼看兒子以離家出走要挾,我聽說後下班馬上買了一輛模型吉普車回家,兒子很高興,一個晚上叫了50次媽媽都不止,讓我受寵若驚,可惜只維持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仍舊是「世上只有爸爸好」。
兒子3周歲生日過後,他的調皮搗蛋就發生了質的飛躍,由從前生活中的偶然點綴發展成為家常便飯。
他學會了上躥下跳,每個深夜都毫無睡意地在各個房間任意穿梭,站在床的最邊緣表演各種讓你心驚肉跳的高難度動作;他學會了惡作劇,變成了收藏家,你最心愛的照相機,突然「潛入」水池中;還沒看完的DVD突然失蹤,任你翻遍房間的所有角落,都一無所獲,最後大掃除時才在柜子和地板間的夾縫裡找了出來;你一再告誡他危險的地方不能去,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吃,可他在你一不留神的時候,就會去坐玻璃茶几,或是把橡皮泥塞進嘴裡;他還對電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冷不丁在你的尖叫聲中刪除了某個重要程序……
無論兒子怎樣調皮搗蛋,我愛他的那顆心始終沒有變。
隨著兒子的逐漸長大,我想,我們愛他的方式可能會有改變。
在他是個嬰兒的時候,應該給他足夠的包容和寵愛,為他幼小的心靈建立起足夠的自信;當他已經開始用稚嫩的腳步探索這個世界時,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引導,以身作則地讓孩子有明確的是非觀,而不是一味地縱容和寵愛。
點評:父母應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設計生活。
比如有的孩子心理素質、獨立性和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差,家長就應有意識地帶領他們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必要時應讓孩子參加一些有關心理教育的活動;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掌握不好學習技巧,家長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輔導和訓練;有些孩子日常行為有些問題,愛哭、愛鬧、不聽話,家庭應讓他們參加一些有關行為教育的課程。
D彩虹帳篷
媽媽陳末,28歲,自由職業者
女兒恬恬,4歲,早教園學生
再過一個月,我的女兒就4周歲了。
她是一個很有才氣的孩子,這並不是我大言不慚。
就拿今年的「六一」禮物來說吧,其中就包含了孩子的智慧和創意。
對此,我是非常欣賞和滿足的。
有一次,我帶恬恬逛商場時看到有兒童帳篷出售,那些色彩繽紛的小帳篷讓她興奮不已,她鑽到一個防雨布和魚網布相間做成的六角形帳篷里,樂而忘返。
因為里外相互看得見,她在裡面表演得很帶勁。
一會兒搖搖晃晃,說那是自己的船在風浪里航行;一會兒又作睡覺狀,說帳篷是睡美人的房間,「美麗的公主」已經沉睡了100年了。
我們把帳篷買回家以後,她馬上鑽了進去,還假稱這個王國有規定不能出來吃東西,不能出來尿尿,要求我把牛奶和痰盂放在帳篷邊,她自己把被褥枕頭拿進去細心地鋪好,堅決不讓別人幫忙。
女兒創造了很多彩虹帳篷遊戲,纏著請我也去參與:有時候她給帳篷貼上眼睛、鼻子和嘴巴,穿上一條草裙,說帳篷成了花姑娘;有時候她用繩子拉著帳篷正在搬家;有時候她用大床單把帳篷蓋得嚴嚴實實的,說黑夜已經來臨了……每當看到孩子這些有創意的舉動,我就倍感幸福和安慰。
前幾天,早教園的老師和我聊天時談到了早教園的商標問題,我覺得老師設計的商標創意不夠貼切,便半開玩笑地問旁邊的女兒,「你看這商標好嗎?」過了一會,當我們已經談論別的話題時,恬恬忽然對我們說:「我看叫彩虹帳篷更好!」在座的人都覺得很有新意、很有想像力。
確實,這隻有孩子才能想像得出來。
她們總是喜歡繽紛的色彩,而帳篷這個小環境正是小孩子最喜歡逗留的地方,既可以是獨處的私密空間,又可以成為追鬧嬉戲的樂園。
眼看又到「六一」兒童節了,這一陣,我正為女兒整理「彩虹帳篷遊戲集錦」。
我還準備為她個人註冊一個「彩虹帳篷」的商標,作為今年兒童節的一份特殊禮物送給她。
點評:假日是孩子休息、放鬆的時間。
與平時的緊張學習時間相比,孩子的空閒時間多了,想像的空間也大了。
應爭取一切機會帶孩子去增長見識,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將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專家說法
再忙,也不能忽視孩子
「千萬不要以忙為藉口把孩子推給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記得和孩子多聊天,多溝通。
」這是一位職場媽媽在總結自己的育兒經驗時發出的感慨。
在孩子小的時候,她和丈夫因為忙於事業,便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他們給孩子創造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卻惟一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現在孩子大了,他們也老了,但當他們想和孩子親近一點的時候,卻痛苦地發現:孩子根本不願意和他們溝通了。
「我怎麼突然覺得自己不會帶孩子了?」一位年輕的白領媽媽告訴記者:她在單位可以成功地領導一個團隊,但在自己不足3歲的孩子面前卻經常束手無策。
一方面要忙於工作,另一方面渴望孩子健康成長,這二者究竟應該怎樣協調?職場父母在育兒方面要注意些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馮夏婷博士。
馮教授認為:「職場父母一定要多擠點時間陪陪小孩。
你可以把孩子交給保姆、老人,但是誰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她說:職場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否則很容易造成孩子「情感飢餓」。
「情感飢餓」的孩子跟別的小孩不同,他們喜歡撒嬌、任性,偶而還會做出一些古怪的行為,而且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用眼睛看著別人……其實,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大人對他的注意,讓大家覺得他很重要。
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以後,千萬不能張口就罵,而是應該自我反思一下,看自己是否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馮教授提醒職場父母: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要充滿愛,多講道理,不能對孩子態度不好,比如生氣、發脾氣等。
孩子受父母的影響很大,父母的行為很快就會被孩子模仿過去,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馮教授說自己有句口頭禪:「對小孩不要發脾氣,要講道理,一次不行講兩次,兩次不行講十次……」她解釋說:「好的影響不是靠一點時間完成的,而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
」
馮教授認為,家長一定要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多聊聊,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她說:「孩子在外面其實是很容易受到委屈的,尤其是那些很善良的孩子,經常會因為謙讓搶不到玩具什麼的。
聊天的時候,家長要多問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比如有什麼好朋友、今天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讓孩子知道家長很支持他、關心他。
聊天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幫孩子排解困惑,對於孩子的委屈,家長要儘量給予解釋。
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去影響孩子,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情感,學會不計較得失,並讓孩子知道家長很認可他、支持他。
這樣,委屈、怨恨等不良情緒就不會在孩子心中累積。
」
馮教授建議家長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發泄不良情緒的機會,比如聊天、交換角色遊戲等。
馮教授認為:對孩子要鼓勵,但不能濫表揚。
她舉例說:「孩子喜歡畫畫,你讓他去畫,這本身已經是對他很好的鼓勵了。
但如果你一再表揚他畫得好,那麼,他以後就會習慣性地期待你的表揚,這時,他已經不是因為喜歡而畫畫了,也因此失去了自我激勵的機會。
」
採訪結束時,馮教授不無感慨地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是好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情願地看到,很多孩子在享受著優越生活的同時,卻患有嚴重的『情感飢餓症』。
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不愛他們,而是工作太忙了。
這是一個誤區。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比什麼都重要!」
寧做懶媽媽不做勤媽媽,這些做法能夠讓寶寶更加獨立
世上沒有樣樣都好完美的媽媽。媽媽們有時候就應該小小的「懶」一下讓寶寶自己生活卻不是壞事情。 做家長其實有三種境界,第一層就是忙於育兒,第二層是長於育兒,第三層是精於育兒。隨著爸媽們的境界不斷提...
二胎了,為什麼這麼多老大受不了要老二?
怎麼突然覺得現在的小孩比起我們這一代和父母那一代人嬌氣了很多呢?那時候多則七八個、少則兩三個兄弟姐妹都很正常。以前的人也不覺得有那麼嬌氣,孩子肯定沒有過錯,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先來看幾個案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