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軍大醫院講解:對於孩子犯錯,寬容的底線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網絡上有很多類似「對孩子不要這樣做」,又或是「多這樣做孩子才能更好」的說法。

都想做一個好媽媽,但是,在朝向當一個好媽媽的路途中,很可能因為一些平日司空見慣的口頭禪、老人經、還有網絡上的一些「正能量」走入誤區。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句漂亮話,但我希望告訴各位母親和准母親們,育兒的路程是艱辛的,其中有很多磕磕碰碰和瑣碎的細節,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要一開始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還自以為是為孩子好,最後又反倒責怪起孩子來。

好媽媽不是無限制的寬容

「老師,我們班某某『發瘋』了,班主任叫我讓你過去看看。

我把這個「發瘋」的學生從教室帶到諮詢室後,仔細端詳起了這個孩子:12 歲,渾身沒有乾淨的地方,眼中透著一股「全天下我最冤枉」的神情。

簡單的聊天后,我發現他對於自己先動手打人一事,堅決認定是對方的錯,並且言之鑿鑿。

我說「你媽會來的」,孩子的反應則是「你別讓她來,她來也沒用」。

這時,班主任把他的媽媽請了過來,我就讓學生先走了。

隨後和家長聊天時,我發現家長對於孩子的錯誤承認態度非常好,自己還提出來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並且總是說「我就是個急脾氣,孩子啊隨我,有時候脾氣上來了也是收不住」。

我並無什麼反應,她繼續說:「但是,老師,我覺得這個事情我們不能這樣看,我孩子一臉委屈,自己肯定是有什麼,這事兒一個巴掌也拍不響。

後來,這位母親第一時間給孩子說的也是「並不全部都是你的責任,但是你下次一定要記住改,知道了沒?好了,沒事兒了,上課去吧。

這個家長我後來又見到了好幾次,每次這個孩子都是一股哀怨、委屈的眼神,仿佛全世界都欠他一個交代。

過分寬容是阻礙孩子成長

下面我想重點談的,是這位母親最後對孩子說的那段話。

類似的話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孩子還小,還不懂事。

孩子嘛,你跟他置什麼氣?

然後家長就會在講清楚道理之前先去「安慰」孩子。

這樣會得到什麼效果呢?孩子會認為「原來我並沒有錯,原來我不會因此受到懲罰」,尤其是教師等其他人說「你父母要『收拾』你」時,孩子會認為「原來都是他們的錯」。

可為什麼孩子會連是非都不明白?

因為根據孩子心理發展的階段來看,這個階段孩子的道德觀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對結果的判斷上,而很多家長阻止了孩子對事物進行道德判斷,讓應該「如期而至」的「責任」總被無限期被推遲。

然而,家長在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直接責問孩子:

你都多大了,還這樣!

你已經是大孩子,怎麼還和個小學生一樣的!丟不丟人!

你都多大了,一點對錯都看不來嗎?

這時,孩子變成了最無辜的人。

因為家長的態度變化過快,讓孩子措手不及,伴隨著孩子叛逆期的到來,這就會變成潛在的問題,變成親子矛盾。

成長是一個過程的積累,並不是結果的達成,本末倒置的結果最終只會讓家庭教育陷入一種困惑。

孩子犯錯,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一、批評孩子之前要讓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犯了錯,特別是犯了比較大的錯或者屢錯屢犯時,做家長的難免心煩意亂,情緒波動會比較大,很可能會在一時衝動之下對孩子說出不該說的話,或者做出不該做出的舉動,這都可能會對自己和孩子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在批評孩子之前,家長一定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只有冷靜,才能對孩子所犯錯誤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判,才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才能幫助孩子找出犯錯的原因和改正錯誤的方法。

二、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

批評孩子儘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

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慾,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睡覺前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批評孩子不應在下列場合: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強,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很沒面子,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可能會讓孩子對父母心懷不滿甚至心生怨恨,會影響父母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三、批評孩子之前可先進行自我批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犯錯誤,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責任。

在批評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來一番自我批評,如:這事也不全怪你,媽媽也有責任;只怪爸爸平時工作太忙,對你不夠關心等等, 會讓家長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會讓孩子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批評,還可以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勇於自我批評的良好品質,一舉多得,我們作父母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四、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要形成「統一戰線」

中國有句古話叫「嚴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還沿襲著這一傳統,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因為如果這樣,當孩子犯錯後,他們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積極去尋求一種庇護,尋求精神的「避難所」,他們甚至可能因此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所以,當孩子犯錯後,父母一定要旗幟鮮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統一戰線」,共同努力,讓孩子能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並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五、批評孩子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導致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孩子主觀方面的失誤,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從主觀方面來說,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無心所致;有可能是態度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要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和盤托出,這樣家長會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更全面、更清楚的認識,對孩子的批評會更有針對性,也讓孩子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評。

六、批評孩子之後要給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錯後,情緒往往會比較低落,心情往往也會受到影響,父母在批評孩子後,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從語言上來安慰孩子,比如說些「沒關係,知道錯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自己會知道怎麼做」、「爸爸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重新再來」之類的話;也可以從行動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或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等等, 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雖然他們犯了錯,但家長還是愛他們的,也還是信任他們的,他們會對家長充滿感激,也會對自己充滿自信。

孩子成長,需要學會獨立面對

成長從來都不是達成一個結果,而是在路上積累的過程。

切莫幼時對孩子過分保護,抱著「等他大一點就明白了」的心態,期許他日孩子自己便可以隨著時間成長。

時間或許能夠沖淡一些東西,但絕對不會讓一個人成熟,因為一個人要變得成熟,必須自己在時間中磨礪。

請把你的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過多的愛與保護,其實都是在剝奪他作為獨立個體的行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家長批評孩子的藝術與學問 !

幼兒教育網指出,孩子由於年齡小,判斷事非的能力不強,經常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地對孩子橫加指責,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對孩子一味地姑息遷就、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極為有害的。學會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的六個技巧

(1)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批評孩子儘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慾,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睡覺...

批評孩子也是有技巧的,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

作為父母,常常會面對犯錯的孩子,批評孩子的錯誤是父母的工作之一。但是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嗎?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往往會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很多時候,家長批評了之後不管用,孩子照樣會...

批評孩子注意 千萬別說這10句話

期末臨近,孩子學習越來越緊張。這個時候孩子要是在學習上有問題,家長的心裡那肯定是很著急的。但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有些話,請千萬不要說出口。

父母批評孩子的6個方式

孩子犯錯了,父母有責任批評和管教,但怎樣的批評才能既有作用,又不傷害孩子呢?心理專家告訴我們,在批評和尊重之間,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並選擇適合的批評方式,會幫助父母找到平衡。批評孩子的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