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如同放風箏,你不教育他,日後自有人替你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陣子,一對中國夫妻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沒想到假沒度成,一家三口卻攜手登上了各大新聞的頭版頭條。

原來一家三口上飛機之後,父親帶著孩子和一位日本籍華裔小哥坐在一側,孩子緊挨著小哥,母親則單獨坐在另一側。

自從飛機起飛,孩子對於小哥的騷擾便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不僅坐立不安,而且嘰嘰喳喳;不僅嘰嘰喳喳,而且上躥下跳;不僅上躥下跳,而且對小哥拳打腳踢......

小哥經過幾輪深呼吸的冷靜包容後,禮貌的請求孩子的父親能否管教一下孩子,結果卻被孩子父親無視......

先禮不成,那只能後兵了。

於是這位小哥在深沉的做了3個小時的「人肉沙包」後,終於忍無可忍,大罵了熊孩子的這對熊家長……

沒想到的是,熊家長的反應卻比「沙包小哥」還激烈,熊爸爸隔著中間自己剛剛6歲的兒子,掐住小哥的脖子扭打在一起......直到乘務員趕到將兩個人分開,並把這對父子的座位換到了前排。

事情到此為止,也不過就是一場見怪不怪的熊孩子及其熊父母的基礎案例,這樣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沒少見......

而我們沒見過的是……

飛機落地後,迎接熊孩子一家的龐大陣容:FBI(相當於我國的國家安全部)以及機場安保、邊防安全等20多名執法人員。

這樣一套陣容,抓一個國家級的罪犯也綽綽有餘了。

原來早在飛機上發生肢體衝突後,機組人員就將該情況以「威脅全機乘客生命安全」為由通報給了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隨後機場工作人員立即通知了FBI,飛機抵達洛杉磯後,所有乘客被要求不得離開座位,直到發生衝突(熊孩子一家和日籍華裔小哥)的雙方被警察帶走......

在家裡覺得不傷大雅的孩子調皮,出門在外總是不缺陌生人替不作為的家長出手;在國內早就屢見不鮮的「熊孩子瑣事」,出了國門轉眼就成了機場要案。

經過調查,因為熊孩子的父親率先動手打人,美國海關以故意傷害罪拒絕熊孩子一家的入境,並於次日凌晨遣返一家三口。

關於被遣返可能會有的後果,專業人士的回答是這樣的:

人們往往容易原諒小孩子因為體質脆弱,情緒敏感而造成的哭鬧,但是卻很難容忍公共場合一個半大孩子不停吵嚷、打鬧、上躥下跳,甚至對陌生人拳打腳踢......

前者是孩子的天性,後者是家長不加引導或制止的教養缺失。

每個有恃無恐的熊孩子背後,大多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熊家長,所以,如果說熊孩子是一汪污水,那麼熊家長就是毋庸置疑的污水源。

龍應台曾經講過這樣的一次經歷,也是和飛機上的孩子有關係。

她說有一次上了飛機才發現,自己座位旁邊正好坐著母子三人,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大的孩子十歲左右,小的那個也就五六歲。











當時自己的心情瞬間就涼下來了。

飛機上的小孩子,周圍有一個就足夠雞犬不寧的了,更何況是兩個小男孩,而且雙雙處在「討狗嫌」的年紀!

果然飛機剛剛起飛,兩個孩子就興奮起來了,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龍應台深深地嘆了口氣,認命地拿出耳機剛要帶上......

這個時候,只見孩子的母親一臉平靜,對著兩個孩子,伸出食指,在嘴邊「噓」的一聲,暖人的一幕出現了。

兩個小傢伙瞬間閉緊了嘴巴,並老老實實坐完了全程,從始至終再沒大聲說過一句話,直到飛機落地。

沒人知道上飛機之前,這位母親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兩個吵鬧好動的孩子,在公眾場合要保持安靜的,並成功說服了他們。

我們只知道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天真、好動、精力過剩……

只是有的孩子被培養成了一見暖人心的紳士和淑女,他們小小年紀,講求素養和尊重;有的孩子被縱容成了一見透心涼的熊孩子,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沉溺在自私和肆無忌憚中,隨著熊父母一起low到無法自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第二張臉,他們不用濃妝艷抹,教養就可以給他們最漂亮的靈魂。

曾有不止一個朋友說過,在乘坐國外航班的時候,收到了帶孩子的家長為同一航班的乘客準備的小禮物:

可能是幾顆糖果巧克力,也可能是自己親手做的一些小玩意。

小禮物中會附帶一封寫給其他乘客的信,比如說:在飛機起落的過程中,我可能會有點不安有點吵,但是我會儘量聽媽媽的話,做個乖寶寶。

能夠如此用心對待陌生人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又能差到哪去呢?

知乎上有個經典問題,叫做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困難?

網友們對待這個問題異常踴躍,下面的答案過萬並保持穩定速度持續增長......

實際上,真正困難的並不是怎樣摧毀熊孩子,而是怎樣叫醒熊家長。

台灣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經說:教養孩子其實不需要什麼技巧,重要的是什麼?是「底氣」。

是以身作則的底氣,父母本身三觀正,素質底蘊深厚,才有資格教育孩子什麼當做,什麼不當做;是溫柔堅持的底氣,在孩子是非觀尚未形成前,父母對於正確方向的堅持,是對孩子必不可少的引導;是原生家庭對於孩子教養,從來不疏范的底氣……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近來有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孩子不停調皮地用購物車撞前面的陌生人,陌生人無奈向孩子的母親表達不滿,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回答的:「他太調皮了,麻煩你給他點教訓,讓他學會尊重別人。

」隨後陌生人出手,才有了後來的那幕:

正因為這位母親知道,一千句溫柔的嗔怪不如讓孩子見識一次真正的社會,所以看似莫名其妙的做法,其實恰好說明了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是怎樣聰明的教育熊孩子的。

小孩子都是家長放起來的風箏,線往哪牽,孩子就往哪飛,至於最後到底是騰空而起還是半米即落,考驗的,都是原生家庭的本事。

好好的風箏,放的時候不認真,放飛的時候自有人替你剪斷它;好好的孩子,你不教育他,日後自有人替你教育。

教養是原生家庭傳承給孩子最原始的靈魂,是愛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所謂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個家庭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都沒有什麼比培養出一個教養良好的孩子,更能體現優越感的了。

本文由海外眼發布,了解更多海外趣聞請關注海外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的身上藏著孩子的教養

1最近,有位寧波媽媽刷爆了朋友圈,他的暖心行為打動了無數網友。事情是這樣的:「今天頭等艙上來一位獨自帶孩子的媽媽,還沒上來就覺得這個寶寶很可愛,飛機起飛後她還給我一袋小糖,我連忙感謝她。整個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