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後於其他小孩,所以竭盡所能提供孩子最好的選擇,而忽略孩子是否需要。
其實,這樣做是在控制孩子的選擇權。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麼對他是最好的;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想像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然後再想像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常可怕的育兒觀。
其實,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童年時期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
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真的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起點。
孩子需要被看見 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
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
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
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麼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回應,那嬰兒會活在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感覺里。
通常回應方式有以下幾種:重複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孩子:「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媽媽:「媽媽看到了,真的很可愛!" 這就是重複孩子說的話。
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無關反應「媽媽,我剛才看見了一隻狗,好可愛!」「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
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情感逆轉「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 如果被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所回應,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卻被活生生地擰回來。
當我們成年之後,通常不會記得這個憤怒,但其實它一直埋藏在心理,並通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不想回應 你是否做過這樣一些噩夢,比如自己掉坑裡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在夢中大聲呼喊「媽媽」,但是媽媽沒有回應,自己恐懼無比。
現實中也一樣,倘若父母對孩子的言語、行為一直無動於衷,他們也會產生類似夢中「要死了,媽媽都不會來救我」的絕望感。
所以,如果你暫時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意回應孩子,那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於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
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 很多家長問,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當時我想的是,法律說合同的主體是要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
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人,怎麼跟你定合同呢?怎麼跟你定一個交換的條件去執行?這是不合理條約。
規則的意義是維護雙方的感受。
孩子如果學到遵守規矩等於難受,那他以後怎麼會自覺遵守這個規則呢?如果這個規則讓孩子很開心,當沒有人監管的時候,他也會願意遵守規則。
有了壞習慣怎麼辦 每一個乖孩子都很可怕,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矩做事,自認為是乖孩子,別人應該都會愛他。
但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乖的邏輯被衝擊,甚至坍塌時,就很可能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不管是多么正確的控制。
每一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可以告訴他:「寶貝,不管怎麼樣,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沒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見。
」 每個生命降臨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體驗。
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要有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 孩子小的時候,對父母非常依戀。
這種依戀是任何東西都難以取代的,可是現在的父母壓力也非常大,都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比較好的經濟基礎。
於是,很多父母為了工作,犧牲了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實際上,在孩子的成長中,金錢永遠不能取代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愛護。
同他們多相處是孩子最需要的愛允許孩子哭和犯錯誤 孩子的哭鬧讓很多父母非常尷尬,認為他們就是在淘氣、搗亂,或者是故意同父母作對。
其實,孩子沒有這個概念,心情不好、不舒服、不滿意當然就會哭的。
甚至,哭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運動。
多擁抱、撫摸孩子 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來自實際的體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身體的接觸,包括撫摸和親吻。
小的孩子喜歡讓父母抱在懷裡,是因為孩子想同父母保持親密。
在父母懷中,他可以看到父母的臉,而他自己行走的時候,如果他的目光一直留戀在父母身上,他只能看到父母的腿。
所以,多擁抱孩子,多親吻孩子,可以把你的愛更好地傳遞給孩子。
【微信公眾號-育兒快訊】
一對80後父母,從事兒童教育6年,寶貝1歲4個月,特開辦的兒童教育公眾號,育兒快訊(ID:yuerkuaixun)更多教育話題.育兒資訊,家長課堂,請關注我們。
「依戀理論」是啥?居然影響著孩子的整個成長?
春節臨近,很多人開始擔心被「熊孩子」圍攻,也有不少父母擔心自己的寶貝孩子會是別人眼裡的「熊孩子」。無論是我們之前聊過的那個拆了表姐萬元手辦的熊孩子,還是那個前幾天新聞里說的把鞭炮扔到別人車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