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家長都認為孩子有逆反心理!孩子叛逆,家長怎麼對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已然成為共識。
有一項調查顯示,95%的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有逆反心理,60%的家長甚至認為自家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嚴重。
可是面對六七歲的孩子:你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什麼;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卻越想去做什麼,並且振振有詞,你說一句,他有足夠的理由來辯駁,以此維護自己的立場。
這不,老師發來消息,說:你家兒子上課頂嘴,嚴重影響課程學習!
發來消息的是兒子的美術老師,課外輔導班的,老師估計忍無可忍,連續觀察了三周,才委婉表達這個現象。
言語中有些小委屈:估計孩子知道老師不會拿他怎麼樣,所以上課頂嘴頻頻,甚至爆粗口講髒話,問起來,說是不知從哪裡聽來的。
其實最近,我也在納悶:這孩子怎麼了?做事浮躁,脾氣暴躁,我們說他一句,他立馬可以頂嘴三句,句句為自己找理由,為自己找開脫!就在老師發來消息的這節課前,他因為吃飯的時候用手抓,被爸爸指出來後不承認,結果惹惱了爸爸,屁股上狠狠挨了一巴掌,這才消了他氣焰。
「叛逆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才有嗎?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難道提前進入叛逆期?」
不查資料不知道,一查還真有這碼事。
原來,不光是青春期的孩子,七八歲的孩子同樣也有叛逆期,並且在孩子成長階段,他們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在孩子2~3歲之間出現,被稱為「寶寶叛逆期」。
3歲左右,我們突然發現孩子搗蛋不聽話,原來如此。
第二個叛逆期:在孩子7歲左右,被稱為「兒童叛逆期」,就是當下兒子的這個狀態。
第三個叛逆期:在孩子12—18歲,就是大家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小小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孩子之所以會有各個階段的叛逆行為,主要原因是隨著他們一天天的長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所接觸到的範圍越來越廣,各種信息、知識隨之輸入他們的腦袋,漸漸地,孩子便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
這個時候,當父母的和孩子們的價值觀不同時,孩子就會反駁以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由於孩子的認識和判斷比較片面主觀,他們的觀點常常遭到父母的反對,甚至是限制孩子行為繼續發生。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與父母產生隔閡。
如果他們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漸漸會在同齡孩子中尋找共鳴。
一旦找到有共識的小夥伴,漸漸地,他們就不太願意親近父母了。
其實無論在哪個叛逆期,孩子最渴望得到的是重視和尊重,希望得到自主權。
如果父母依然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還是把他當做小孩子進行說教的話,就會迫使他產生反抗情緒,進而產生反抗行為。
由此,就符合了逆反定律的描述:越是強迫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情,孩子就越不想做!
在了解了這一系列的心理反應後,我開始反思這段時間給孩子的加壓:是的,自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之後,我們迫於急切地想改變他之前養成的不良習慣,說教與要求輪流上場,過於嚴格的管教激起了孩子內心的不滿,從而有了逆反心理。
我就這個現狀和閨蜜交流過困惑和心得,七歲左右孩子的逆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閨蜜家的兒子比我們家大一歲,最近一段時間也是逆反重重,非但和父母對著幹,並且每次還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閨蜜說,孩子已經一年級了,那天下班回家,她看到孩子又端坐電視機面前入神地看動畫片,於是問了一句:
「作業做完了嗎?」
孩子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不予理睬。
在重複一遍詢問依然無果後,閨蜜索性站在了電視機前,試圖以擋住孩子的視線,引起孩子的注意。
「還沒有,我待會就做。
」邊說,孩子邊往旁走,試圖繼續看電視。
孩子的表現讓閨蜜心頭的怒火「噌」躥了起來,她隨手把電視機電源給掐斷了。
這下不得了了,貌似觸犯到了孩子的底線,孩子「噌」也跳起來,憤怒地大吼:「幹嘛!你幹嘛關我電視!」說著衝過去想要重啟電視,被同樣氣急的閨蜜攔住後,孩子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起來,邊哭還邊沖他媽媽嚷:「你憑什麼不讓我看電視啊?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比我大嗎?憑什麼規矩都由你來定?……」
閨蜜說,那一刻她憤怒地咽不下氣,打吧,孩子會鬧更凶,不打吧,真對不住自己內心的怒火。
結果還是奶奶聞聲趕來架,哄著把孩子勸進了書房。
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父母管教過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從小受寵過度,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個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越來越叛逆;又或者是家庭氛圍不融洽,父母之間經常吵架,孩子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也容易叛逆;甚至孩子結交了一些叛逆的朋友,受群體影響,也會學著叛逆。
面對孩子的叛逆怎麼做呢?
回想我們自己曾經走過的路,不也是從叛逆而來嗎?叛逆不是病態,而是一段人生必經之路。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理解孩子正常的成長發展,但並不意味著放任不管,適當的干預也是必要的,父母正確的引導,才能引領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擁有健康的心理,擁有良好的習慣。
特別是男孩,男孩相對女孩而言,行為上容易過激,男孩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
一定程度的叛逆,是男孩走向成熟和獨立的必經階段。
如果父母給孩子適當的自主空間,男孩的叛逆心理也會自然而然地減輕。
每個父母都會遇到孩子的叛逆期,作為家長,我覺得做好這四點,還是很有必要。
1、找原因
導致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幾種,我覺得作為父母,首先應該學著去分析原因。
比如,針對兒子目前的這個狀態,我覺得是最近對他管束過於嚴格了,所以我稍稍放鬆了要求,孩子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
而閨蜜的總結是,兒子逆反主要是爺爺奶奶過於寵愛,讓孩子養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
所以,她先去溝通的是爺爺奶奶的想法,希望老人家不要過渡溺愛,至少在她管教孩子的時候,不做干涉。
所謂對症下藥,每個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叛逆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作出對策。
2、常溝通
孩子有逆反心理,一定是伴著心中的不滿、委屈、壓抑、焦慮等等,這種負面的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宣洩,會導致孩子心理愈發失衡,孩子與父母之間隔閡愈深。
溝通,是連接一切的橋樑,在孩子逆反這件事上也是一樣。
即便在當場,父母與孩子有了激烈的衝突,也一定要在彼此冷靜之後,找孩子好好聊一聊,把問題及時說出來,孩子的心情得到了理解,有助於在日後減少衝突發生。
3、多肯定
每個人都是希望聽到肯定的鼓勵,孩子也是如此。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一般自尊心都很強,他不願意承載過多的批評。
這就要看父母的談話藝術,學著「先揚後抑」,給顆糖先甜甜孩子的嘴,再敲敲鼓,讓孩子心裡引起注意,來得更有效。
比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最近,你在某些方面的確有了很大的改變,值得表揚,如果你能在這個問題上也改進一些,那就更好啦!」這種談話方式,有助於孩子消減他的逆反行為。
4、使激將
孩子一般好勝心很強,家長不妨利用逆反定律,反其道而行之,適度用一招「激將法」。
即你如果想要孩子去做一件事情,那就告訴他不能做;反之,如果你不想孩子去做某件事,那就告訴孩子應該去做。
這招激將法用得好,結局可是皆大歡喜哦。
當然,良好的親子關係,能夠幫助孩子儘快度過叛逆期。
父母們儘量多抽時間來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多和孩子玩耍,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對他進行教育,那個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孩子也沒那麼討厭,自己家的孩子還是很不錯的,對不對?
(家有男寶,致力於男孩成長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男孩養成法則!歡迎訂閱頭條號「諾媽家有男寶」,也歡迎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諾媽家有男寶」)
14歲的青少年最叛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叛逆期,這是每個人從兒童向成人過度的關鍵時期,所以經常兼有兩個時期的特點: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孩子缺乏適應社會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動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