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讓孩子形成人見人愛好性格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好的性格是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

我們無意於決定孩子的人生,只是在能引導的階段做好家長應該做的,讓孩子成為理想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你眼中的好孩子是什麼樣的呢?禮貌乖巧?懂事明理?還是團結友愛?沒錯,這些,都是我們稱讚的好孩子標準,而能將這些優秀品格綜合運用到的一項是,分享。

懂得分享的孩子,比較受歡迎。

孩子一歲半左右,開始有物權意識,會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的,當其他小朋友動自己的玩具時,就會變得「小氣」,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玩具是屬於你的,只是暫時分享給別人,小朋友玩一會兒會還給你,還是屬於你的。

孩子會通過兩三次的「嘗試分享」後,真正明白:我的玩具總是屬於我的,分享給別人大家都很開心,小朋友也更喜歡和我玩。

分享,是孩子不自私、懂事的體現。

懂得分享的孩子,比較有領導力。

孩子三歲左右進入幼兒園,幼兒園裡面書籍玩具均是公共的,孩子們都喜歡。

當孩子回來向你哭訴小花同學搶了她的玩具時,家長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如果是你先拿到的,可以告訴小花,玩一會兒你們互換;如果是小花先拿到的,你應該讓她先玩,並告訴她,你也很喜歡這個玩具,希望她玩一會兒可以給你玩一下;或者,你們一起玩。

具體怎麼解決,孩子自己決定。

當孩子第二天回家開心的告訴你她在幼兒園幫大家分玩具並讓大家互換的時候,你會很驕傲的發現孩子長大了。

分享,是孩子開始動腦子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開端。

懂得分享的孩子,情商都比較高。

孩子上小學了,有了零花錢,開始有了自己的小金庫。

課堂上,同桌沒有帶筆,將自己的筆送給同桌用;放學路上,會買點零食吃,也會分給一同上下學的同學;周末,老師說要給山區的孩子捐款,他能拿出最寶貝的零花錢,捐一半出去,然後通過幫爸爸洗車再賺回來……

分享,是孩子開始接觸這個社會的人情世故的開始,是讓他帶著一顆包容的心去愛周圍的人,是善良、有愛的最好表現。

懂得分享的孩子,終將成為你的驕傲。

孩子上高中了,在學校住宿。

他會將自己的筆記借給同學,會將以前用過的書籍筆記送給老家的孩子,會在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把買來的糖果送給鄰居的弟弟妹妹,會幫成績不太好的表妹補課……

分享,其實是愛的傳遞,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一定不會太差!

情感專家王芳在《情商》欄目中說,我們教育孩子學會分享,學會愛他人,不是要教孩子世故,而是讓她以別人能接受的方式處理問題,讓她在成長這條路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想要的。

非常贊同她的觀點,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一個樂於與他人分享的人,都有很好的人緣。

不管分享的內容是幾塊零食還是一個信息、一份簡報。

黃磊曾經在一個節目中說過,他會告訴多多,如果她願意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她會得到兩個玩具。

這也養成了多多願意分享喜歡分享的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願意分享的習慣,得從一點一滴做起,可以用做遊戲的方式,比如家長孩子角色互換,孩子當家長分水果。

也可以給孩子做榜樣,比如家裡有好吃的,第一個先給家裡的老人嘗,孩子看到了,也就學會尊重長者,關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所以,分享,從對彼此關心、愛護、體貼開始吧!分享,會讓孩子變得更有愛心,也讓被分享的人得到快樂,從而收穫更多的善意,和朋友。


望子成龍·東方金字塔小組誠邀您來校參觀,來校即可獲贈一次珠心算免費試聽課!

關注「心算小博士」公眾號,更多原創驚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1也能大於2,懂得分享是關鍵

【六一兒童網導讀】幼兒園裡,經常能看見小朋友為了爭搶某個玩具而鬧不愉快,家長們可能會一笑置之,認為小孩子間的矛盾沒什麼。話雖如此,但若我們能從小讓孩子學會分享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利。就拿著搶玩具的事...

我的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有多少次你從孩子的嘴裡聽到這些話:「不行」,「這是我的!」「我想要!」。分享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不容易,這個年紀的他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一階段也是孩子成長經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大多數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