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中,到底需要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澤清(14歲):其實要上81天課的是他們,我只需要呆6天,但是我卻要在這裡呆81天,用這個時間喚醒夢中的父母。

我為他們做了很多。

鏡頭裡,澤清非常冷靜,他見到培訓學校的老師,很有禮貌,點頭微笑。

當家裡人說服綴學的澤清去參加培訓學校的時候,澤清聽到有父母課堂,有央視跟拍,決定去特殊學校接受81天的學習,而且目的非常明確:有存在感。

當我聽到14歲的孩子講述這句話,內心無比震動。

孩子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他非常清楚要什麼,非常清楚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從澤清的言語中,能感受到他是愛父母的,愛這個家。

因為心裡還有愛,所以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喚醒夢中的父母。

孩子在努力,那父母呢?

澤清說要上81天課的是父母,我是一名媽媽,我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學習如何與一個孩子溝通,學習如何教育,81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孩子每天都在成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的教師,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學習,應該學習如何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在成長中到底需要什麼?

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溝通。

影片開始17歲的張釗激烈的反抗跟培訓學校去接受「改造」。

張釗情緒很激動:「你們把我送去這種學校,我就不再認你們兩個了。

張釗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是激烈的對抗。

為什麼會是這樣?孩子和父母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影片中張釗在訓練營的一段心裡獨白:我告訴他們,我在學校感覺很壓抑,壓力很大,大到已經承受不了。

他們只有一句話:別人都能扛過去,為什麼你就不行?

張釗父親在父母課堂上說:「孩子說要跳樓,我說,你跳啊,有膽你就跳。

我就知道你沒有這個膽。

我很震驚,這種反面的譏諷試教育方式,一個孩子怎麼能接受得了?張釗說在高二下學期把不能做的三條高壓線都做了:帶手機、打架、談戀愛。

孩子在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下,朝著差的方向越走越遠。

他在向父母證明自己就是有這個膽。

張釗的父母,平時忙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對孩子照顧到衣食住行,關心孩子的學習就覺得很不錯了。

他們從來都沒有主動和孩子溝通,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作為父母,要做些什麼才算合格的父母。

對於張釗綴學的原因,在他們看來就是因為孩子早戀造成的。

因此他們極力反對孩子早戀。

當張釗的父母上父母課堂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孩子好好溝通了,曾經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要改變的是自己。

上完父母課堂,張釗父親緩緩地說:「等孩子回來,我們父子倆慢慢走,慢慢聊。

要拾回那些丟失的情感。

孩子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時間都會尋找身邊最親近的人講述出來。

就像張釗,因為正在讀高三,在學校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壓力,就主動和父母傾述煩惱。

可惜父母只用一句話就打發了孩子,在他們眼裡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

這是父母認知上的錯誤,他們認為孩子還沒有長大,所以能有多大的事情。

就算這個孩子已經比他們高,比他們壯,而且已經讀高三,他們還是在用對待小孩子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青春期的孩子。

很明顯,孩子已經長大,父母的教育卻遠遠跟不上。

在每一個家庭中,父母都應該努力和孩子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樑。

有一本書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講述的就是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父母和孩子的良好關係從傾聽開始,從好好說話開始。

這是一門重要的父母課程,需要父母努力學習才能慢慢掌握,才能和成長中的孩子共同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樑,一個能說話、能交談的互動情感交流。

良好的溝通從傾聽開始,從父母主動傾聽孩子的心裡話開始。

作為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別忘了還要主動花時間和孩子好好地說說話,聊聊孩子在學校的見聞,聽聽孩子的煩惱。

在傾聽敘述中,為孩子開導一下,指引一下。

既能幫助到孩子,又能成為孩子傾述的對象,還能及時了解到孩子的心裡變化。

為什麼要努力?

努力,表示父母的一種態度,一種積極的心態。

不是被動的等待,而是主動學習,主動走進孩子的世界。

努力,也表示父母對孩子的重視程度,會把親子溝通放在親子相處中的第一位。

努力,還表示父母的行動力,不是只有心裡的認可,而是落實在行動中。

因為父母努力走出第一步,孩子在心裡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重視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孩子在家庭中,最需要得到認可、欣賞和理解。

14歲的澤清綴學在家,每天上網下軍旗。

他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單位的骨幹還留學過,父親工作非常出色。

但是,就是在這樣高知家庭中,澤清卻感覺自己得不到重視,沒有存在感。

父親每晚9點後才回家,母親更晚了要11、2點才回家。

澤清就像隱形的留守兒童。

在《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里有一句話:只有弱者,才刷存在感。

訓練營的老師說,澤清內心是非常自卑的。

母親一直都忙於工作,忽略家庭,忽視成長中的澤清。

澤清對母親的評價是,很少花時間陪伴他,總是很忙,總是找藉口。

而且母親的脾氣也不好,很暴躁,對澤清沒有什麼耐性。

在母親那裡,澤清是看不到自己被重視的,也感受不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父親在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內心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但是父輩的優秀恰恰卻給澤清照成很大的壓力。

家是溫暖的港灣,澤清在家裡卻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父母溝通的方式是簡單粗暴的,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是簡單粗暴的。

說不上幾句話,就動起手來。

而澤清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父母。

這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教育出來的。

澤清的父母都很優秀,可惜他們都沒有給到澤清自信的力量。

孩子的自信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認可、欣賞和理解。

有著高學歷高成就的父母,不代表就是好父母。

一個好的父母一定會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一定會抽出時間和孩子、家人共進晚餐。

美國總統川普,工作再忙,也會把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當成重要的事情認真對待。

他的子女個個都優秀,出色。

只有父母重視孩子,重視教育的方式,重視教育的質量,孩子才能在父母的愛里獲取正面的影響和積極的力量。

愛孩子,就應該每天花一些時間用心陪伴孩子;愛孩子,就應該用心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愛孩子,就應該懂得欣賞、理解孩子;愛孩子,請在心裡和行動中給予孩子最好的支持。

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會想盡辦法。

當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會尋找各種理由。

父親在家庭中屬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父親更不應該缺席孩子的成長。

家明的父親在年少的時候,家境不好,吃了很多苦頭,因此特別努力學習,工作。

父親就像停不下來的機器,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當父親上父母課堂,最初的想法慢慢有了改變,原來自己為了工作已經長時間忽略了孩子。

父親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孩子進行溝通了。

6天的父母課堂,使家明的父親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才導致孩子今天的結果。

於是父母決定在結束父母課堂後,把孩子接回家。

父親還專程為了孩子請假,陪著孩子做一次背包客。

並且還會在平時下班後陪伴孩子一起看電影。

父親的轉變是家明沒有想到的,家明說到:「以前從來沒有請假陪我。

在身邊,有許多家明父親這種類型的父親,平日裡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很少花時間陪伴孩子。

這種父親認為自己指明的方向是對的,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

他們沒有什麼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裡話,也沒有耐心和孩子溝通。

他們要不沉默寡言,要不態度粗暴,遇到孩子激動的情緒,也許還會動手。

他們和孩子的溝通模式經常是強硬的態度。

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但是,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這些已經長期缺席的父親,忽然就走入孩子的世界,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可是孩子不是機器人,不是父母輸入什麼程序就能出現什麼結果的。

好的父親一定不是一個缺席的爸爸。

如果做不到每天,但至少會每周有幾天和孩子單獨相處,用心陪伴孩子。

好的父親不會缺席孩子的家長會,除了關心孩子的成績,還會關心孩子的喜怒哀樂,關心孩子的情緒。

好的父親是一個懂得尊重孩子,懂得包容孩子,懂得溝通的方式和方法,懂得身教重於言教。

好的父親還會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和孩子的爸爸聊了聊自己的感想,也建議孩子爸爸一定看看這部電影。

缺失的父母教育,讓愛漸漸變了味,讓成長中的孩子非常痛苦,也同樣讓父母感受到了痛苦。

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總是強調自己努力工作,為的都是這個家,為的都是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但是物質上的改變代替不了精神上的成長,孩子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需要父母發自內心的理解,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欣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