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像是孩子的「假爸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節期間,一次和朋友在餐館吃飯,無意間看到一個場景:年輕的爸爸媽媽已經吃好,忙著在刷手機屏;孩子還在吃著,偶爾抬頭看著爸爸媽媽,說的什麼聽不太清楚,但卻能明顯地看到爸爸媽媽都沒有把視線從螢幕上離開,仍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裡。

這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這種陪伴看似父母在場,其實父母並不「在場」。

現實中父母不會陪伴、不能陪伴、陪伴形式化等「無效」陪伴普遍存在,親子陪伴的意義尚未充分發揮。

幼兒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陪伴?年輕的父母在親子陪伴中應該注意哪些細節,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陪伴幼兒應有一定的時間做保障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孩子」,這也許是許多父母共同的心聲。

特別是對於一些留守兒童而言,爸爸媽媽的陪伴往往只能是在寒暑假等有限的時間裡匆匆一聚,期待父母的陪伴更多是一種「奢望」。

有效陪伴孩子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共處,一起做遊戲,一起讀書、運動,傾聽孩子的心聲,觀察孩子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成長過程中身體、心理的健康給予關心並加以引導。

正是在與孩子共處的過程中,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語言進步、情緒情感、社會性發展等成長曆程,才能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呵護與關愛。

可以說,沒有一定的時間做保障,不願意花費時間陪伴孩子,孤獨感將成為孩子最多的負性情感體驗。

孩子小的時候,缺乏父母的陪伴,會導致安全感的缺乏與親情的疏遠。

許多家長偶有閒暇陪伴孩子,更多的是用物質、金錢去彌補親子陪伴缺失帶來的影響,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心理問題卻由於知識的欠缺或教育意識的不足而沒有重視。

實際上,親子之間日常生活中的陪伴,不在於內容,更是父母的聲音、父母的撫慰、父母在身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和滿足,這種陪伴不僅可以促使孩子獲得對世界、社會和他人的信心,增強理解與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也會幫助孩子成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陪伴幼兒需要親子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有時間陪伴孩子並不意味著就是有效的陪伴。

我們經常看到父母與孩子的「自得其樂」:父母在工作、做家務或者娛樂,孩子在玩玩具、看電視或者看書,雙方缺乏互動與交流。

有時孩子會跑過來央求爸爸或媽媽一起做遊戲,「爸爸正忙著呢,自己去玩吧」「沒看到媽媽正忙著嗎?別搗亂」。

孩子往往在父母的拒絕中倍感失落,逐漸產生自卑(孩子以為自己是不重要的)情緒,這其實是一種陪伴的形式化。

陪伴不僅僅是和孩子在一起,看管好他們的安全,負責他們的生活,更需要建立一種親密關係,通過互動與交流引導孩子、發揮對孩子的示範與榜樣作用,這是親子之間有效陪伴的必要保證。

親子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首先表現在對孩子的傾聽。

傾聽是一種立場,也是一種姿態,是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對話關係中,從而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係。

傾聽需要有目光的注視與神態的專注,研究已經顯示,如果父母能夠專注地陪伴孩子,則孩子的注意力會延長,而孩子集中注意力,是與其日後成就強烈相關的一個預判指標;其次表現在信息的反饋,對孩子的信息進行回應,是贊同、肯定、補充還是建議,而不是充耳不聞或是全面控制,這是兩個平等主體的交往行為。

正是陪伴過程中的互動與交流,孩子多形成健康和高品質的安全型依戀類型,孩子會以父母為他們的安全基地,情緒健康、穩定、自信、友善,積極進行探索活動。

陪伴幼兒應有父母共同而理性的參與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席。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孩子多由母親照顧,父親很少或根本不參與子女教育,這也導致了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席。

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不同於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前者是一種依戀關係,後者是一種激活關係,這種激活關係是幼兒積極能力發展的基礎。

父親參與的陪伴對於孩子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智力的提高、問題行為的減少都有積極的影響。

因此,父親需要重塑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努力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在親子遊戲、互動交流中建立感情,讓孩子因為父母的共同關愛而更好地成長和成熟。

父母需要理性參與。

陪伴孩子固然需要時間、精力、物質與金錢,但如何處理陪伴與獨立、支持與放手的關係,如何在陪伴的過程中知道哪些事情需要去做,做到何種程度,可以說,這些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是年輕的父母需要學習與思考的內容。

幼兒的成長有基本的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對幼兒的引導也要科學、合理,但現實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去參與培訓、學習,父母可以從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做起,從生活中「可為」的點滴細節做起。

如果父母之間互相尊重、彼此寬容,孩子也能學會善待、尊重他人與自尊;如果父母減少在外應酬,每天回家吃飯,輕鬆溫馨的晚餐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堅持運動,孩子也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需要什麼樣的陪伴?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這是為人父母的一種責任。

儘管不能苛求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陪伴孩子一起長大,但應該在有限的陪伴時間內,做一名用心的父母,以身作則,在陪伴中不斷學習、提升與修煉,讓陪伴孩子成為一種幸福和享受。

陪伴,其實不難,難的是用心。

(作者李飛,系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幼教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2月12日第2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都是實在乾貨!

父母這種職業不需要任何考試就能上崗,那麼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教育好孩子?還是有一定技巧的。Q1、給80、90後年輕爸媽的建議。Q2、父母如何以朋友的方式參與和陪伴孩子?Q3、父母應該如何定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