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始於我們學會放手和接納他/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日去給嘟嘟打預防針,遇到幾個小朋友,在兒童遊樂區比賽滑梯,其中有一個孩子輸了後沒完沒了哭。

其他孩子家長去安慰,結果哭的更凶了。

他的媽媽說,每次在家裡玩遊戲或者參加一些比賽,得了第一就開心的不得了,輸了就悶悶不樂,哭的很傷心!

​這樣的孩子生活在不在於少數,有大部分的孩子,無論是遊戲還是玩鬧,不允許自己失敗,覺得自己輸了就是輸了全世界,會非常的失落,不開心,有時候還會為此發個小脾氣。

覺得自己輸了就不對,家長呢也不知道怎樣讓他正確認識失敗,認識失敗不可怕。

又或者怕他沒了好勝心,這個度又很拿捏。

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要多花點心思引導才行!

又經常在小區內,看到很多的家長,經常的誇讚孩子,哇,你真棒!寶寶好厲害啊!真了不起!然後又轉頭髮現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有爭執的時候,開始各種擔心,各種相勸,不要打啊,不能這樣啊,你這樣是不乖的,你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類似的話語,不絕於耳!

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大人們沒有必要過的這麼小心翼翼的的,孩子之間難道真的要比個輸贏嗎?又或者他們沒有分寸嗎?當然,小孩子不懂事,可能會有磕磕碰碰,試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是從磕磕絆絆中成長,學會分寸,學會分享與愛的嗎?

孩子們希望的是能有一個朋友與他一起玩耍,與他一起承擔責任,一起分享!打是親,老話一點不假,不同的孩子無憂無慮的在一起玩樂,不僅僅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社會屬性的培養!人之所以為人,初了有群居的屬性,還有就是一起分享,交流的意識。

為什麼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這跟孩子從小被眾星捧月式地誇讚分不開。

成長的道理,不僅僅需要誇讚,表揚,禮貌待人,也需要適當的挫折和放養。

比如,當一個小朋友,不給你孩子玩具玩的時候,你看到後,可能會第一時間說,沒有關係啊,咱們家裡不也是有的嗎,或者說,媽媽一會也給你買個新的玩具! 當然,對方的家長也可能會說,給他/她玩下啊,好孩子需要分享!

但是真正的樂於分享,是這麼來的嗎?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教育過我們要給他人分享,也沒有因為說,對方不給你玩,就不理他了吧?孩子有自己交流性的語言和行為,哪怕我們不去言語上刺激,當他們意識到什麼是朋友,什麼是玩伴,會自願分享的!

而很多父母卻只看到了言語上換來的笑臉,卻忽視了偶爾的挫折才是培養孩子品質的重要一課!當你放手孩子後,你會發現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

讓孩子去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需要父母諒解孩子,接納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意願。

當我們的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者一個鼓勵的眼神。

也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給他鼓勵。

告訴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站在你的身邊支持你。

還有太多的父母看到孩子受委屈安慰道:「爸爸媽媽覺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

」這種方式可能會讓孩子立馬放鬆下來,尋找新的玩伴,但這對孩子來說並非是好事,所以我們有什麼事情,真實的想法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直接跟孩子說明呢?

記得有一次,我帶嘟嘟到小區的花園遛彎,也遇到了其他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的情況!只見那小朋友的媽媽,立馬說,玩具要與小妹妹分享!一把把玩具拿給嘟嘟。

我看到後說,孩子有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要強求!在說了我家嘟嘟還小,你家孩子的玩具她也不會玩的!只是想一起跟小姐姐玩。

這孩子的媽媽做法對嘟嘟很好,可並沒有給她帶來真正想要的答案。

嘟嘟並不是說要把玩具占為己有,而只是想同這個小姐姐一起玩而已。

我過去坐在他們身邊說,小姐姐,你這個球真好看,你比妹妹大,你來帶她玩好嗎?小朋友很認真的在聽,然後和嘟嘟開心地玩耍起來。

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孩子不懂得!其實就算是面對風浪,我們也要敢於放手,願意信任孩子,並且默默陪伴,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懂事。

我們為人母人父的要學會放手孩子,尊重和接納孩子,也讓孩子學會自我接納,因為這代表著我尊重你並且愛你。

版權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圖片來源網絡,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可聯繫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