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不幸過,請不要再讓你的孩子不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換句話說,原生家庭對待你的方式將對你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懂教育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健康的童年。
在一個Party上認識了一對母女。
媽媽說,女兒從小到大真費事:不止是生活上讓人操心不已。
大人做好飯,不給盛到手裡,不知道吃。
有時候,媽媽忙了,忘了給剝雞蛋皮,就急匆匆地上班去了,下班一看,雞蛋會完好無損地呆在那裡。
就連學習這種事,也是撥一撥轉一轉:小學的時候,作業不看著寫,就不寫!中學的時候,媽媽不陪著學,就不學;無比勞累的媽媽經常嘆著氣說,自己等於又重新上了一遍小學、初中。
因為媽媽的步步緊跟,孩子終於考上了不錯的重點高中,可是,媽媽卻再也沒法提供給她過多的幫助了,因為孩子要去學校寄宿,不能再把媽媽帶在身邊了。
孩子的成績步步下滑,在別人看來,肯定是由於孩子不夠努力、或者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媽媽卻不這麼認為,整日裡一籌莫展、不斷自責。
在我看來,明明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媽媽卻把原因歸咎於自己,認為是自己沒本事、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孩子學習不夠好,未來可能上不了理想的大學。
我分析了一下這位媽媽的成長經歷,終於找到了她如此對女兒的原因。
這位媽媽在她十歲的時候,被送到了姨媽家寄養,從此生活在了一個時時處處必須小心謹慎的環境中,話不敢多說一句,飯不敢多吃一口,跟大家相處力求完美無缺,因此對自己的要求極高。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就會潛意識裡想一定不讓孩子吃自己曾吃過的苦,要讓她幸福地過活,因而,在不自覺之中就養成了過度包辦、過度溺愛孩子的習慣。
在這種極端溺愛模式成長起來的孩子毫無自主能力,一切全憑父母做主,一旦父母的步伐跟不上,自然就會被競爭淘汰。
原生家庭的影響一旦建立,是會影響終生的。
它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得到固化,或者說逐漸地呈現出它該有的後果來。
有時候,會忍不住對孩子說:「孩子,那好像不完全是你的錯!」家庭教育在一個問題孩子的身上要擔很大的責。
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里受傷、都會有遺憾和痛苦,但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問題,當作是自己不肯成長、不肯改變的藉口。
因為,每個人自己的幸福、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的原生家庭對你的教育曾有過不幸,這種不幸在你建立自己的家庭後還在影響著你的孩子,身為父母,如果你曾不幸過,請不要再讓你的孩子不幸!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善呢?
一、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很多時候,原生家庭的影響並不是家長故意為之,而是在父母的無意識心理衝突中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它影響著父母的教育方式、說話方式及處事方式。
無意識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卻也是影響最深的。
身為父母,我們要以堅定的決心去改正,去多思考,多學習。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真正的認識自己。
「為什麼我會這樣要求孩子?」
「孩子總是喜歡在背後議論別的小朋友跟我有關係嗎?」
在我們失控的時候,考慮下這些問題,檢討下自己。
發現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時,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告訴自己:「我又傷害到他了,我又把我父母跟我之間的模式,運用在他身上了,我又做錯了。
」
這樣反覆幾次,在發生同樣的事情時,就有了思維定式,會立刻認識到問題,而不再苛求孩子。
二、 夫妻彼此尊重
讓你的家庭充滿正能量
孩子最喜歡的原生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的模式。
因為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這是超越了一切的願望。
而孩子為了與父母保持這種連接的歸屬感,通常會採用與父母做同樣的事情來達到目的,這就是我們說的有樣學樣。
所以,如果一個家庭里,媽媽總是說:「你長大了可不能像爸爸,那麼懶。
」那麼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爸爸就是懶的,時間長了,孩子為了保持與爸爸的連接,就會模仿爸爸,讓自己變懶,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因此而產生。
由此可見,家長們在經營自己的家庭時,要夫妻彼此尊重,讓家庭充滿正能量的話語。
比如夸孩子時,你可以說:「孩子你真棒,像爸爸一樣聰明!」
「寶貝你真細心,像媽媽一樣,未來也一定會像媽媽一樣優秀!」
不只是夸孩子,重點是要夸孩子與爸爸媽媽像的地方。
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不但心中的歸屬感得到了滿足,還會與爸爸媽媽好的信息方向靠攏,更好的成長。
總結:孩子是一張待畫的白紙,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決定了這個孩子未來的成長方向。
做父母的,應該時刻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中是否有不妥的地方,不斷地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