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許孩子笑,不准孩子哭,小心毀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

上周六媽媽帶著5歲的樂樂去肯德基,旁邊正好也有母女一對,當時那個小女孩一直嚷嚷著要吃炸薯片。

媽媽說這東西太容易上火了,讓小女孩吃了幾片就拿開了,可是不一會兒功夫,小女孩又偷偷的把薯片袋子拿了過來,卻把旁邊的芬達給碰倒了直接灑了一地。

這時候小女孩感覺到犯了錯誤,直接小眼都紅紅的,看到衣服也髒了,於是就開始哭了。

媽媽看到小女孩哭了起來,就變得更加生氣,直接氣氛的說到:「不讓你吃,你就是不聽,現在好了,衣服也弄髒了吧。

還哭,再哭不管你了。

」可是小女孩哪還能聽的進去,一直都在哭個不停。

媽媽直接把小女孩屁股了打了好幾下,才硬拽著出去了。

其實像這樣的事例現實中比比皆是,不少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許哭,只准開心的笑。

孩子只要一哭,心裡就煩的很,甚至打罵孩子。

為何非得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呢?總結一下,面對孩子哭泣,父母常用的手段有這麼幾個:

1、物質上面及時給予獎勵:乖,不哭啊,爸爸媽媽給你買了你最喜歡的東東。

2、鼓勵型:乖乖不哭,咱可是最聽話的了。

3、打罵型:還哭,小心揍你一頓。

4、恐嚇型:還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面對孩子的哭泣,其實不能打罵,更不可恐嚇,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

一般這時候可以通過下面的幾個途徑來解決,這樣可以取得很好的安慰效果:

1、及時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擁抱

這時候,父母要及時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嗎,其中蘊含的深意就是「寶貝,爸爸/媽媽懂你」。

不少父母其實也都發現了,一旦孩子不停的哭泣,這時候不可強行的制止或者恐嚇,這樣孩子反而會止不住哭,鬧得更凶了。

因為在孩子看來,自己不被父母理解,心裏面很不舒服於是就通過哭發泄出來。

這時候的一個擁抱,勝過任何的言語,會給孩子一種無言的鼓勵和安慰,讓孩子知道你動他。

2、學會及時轉移孩子注意力

一旦孩子哭泣的話,要學會通過一些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其實有很多,比如說也給孩子一支鉛筆和一張畫紙,讓孩子將自己心裡的不高興統統的都畫在這張畫紙上面。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宣洩方式。

這樣做了之後,孩子的情緒就會很快得到平復。

3、在房間裡面專門開闢一個發泄角

其實在不少電視上面,都提到過發泄角。

這個也很簡單,就是在房間裡面找一個大小差不多的空間,在裡面放置一些碗和碟子,或者直接放幾個氣球。

一旦孩子不高興了,就可以直接來摔這些碗和碟子,或者直接把氣球給弄爆,這樣心裡的不痛快也會得到很好的宣洩,自然也就不哭了。

對於父母來說,一定要及時調整好孩子的情緒,孩子如果哭的話知道如何去安慰,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情緒得到更好平復,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注微信公眾號:【ttyuerzhushou】媽媽育兒助手

孕期保健、寶寶成長及護理知識每天更新,分享來自兒科醫生的專業經驗,解答你的疑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能做到這三點,就不怕孩子沒有專注力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平平今年剛滿5歲,在縣裡的幼兒園上中班。對於平平的教育,爸爸媽媽平時都是比較上心的,可是有一點父母不理解,平平的注意力往往比較分散,集中不起來。很多時候,當平平自己吃過飯現場簡直...

孩子哭鬧只會打罵?這種教育方式早就過時了!

作者丨包小柒編輯丨包小柒對父母來說最頭痛的事情是什麼?肯定是孩子的哭鬧啊!辛辛苦苦把孩子生下來,到後面才發現更加辛苦的在後頭啊!小孩就是皇帝,什麼事情都要遷就著他,一有不開心的就哇哇大哭,哭到你...

孩子發脾氣時怎麼辦?不妨試試這幾招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兩三歲以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的脾氣似乎也在越變越大。想要的玩具你不買,他發脾氣;他想出去玩你不讓,他發脾氣......每每這時,相信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樣會感到無比的煩...

孩子愛生氣,爸爸媽媽這樣做!

你家有愛生氣的小孩子嗎?小嘴一撅,眉頭一皺、要麼坐到一邊不理不睬,要麼趴在床上喊不起來,要麼哭鬧不停耍無賴,起初讓我很是頭疼,時間長了,經常觀察,反思加總結,我終於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