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手下留情 打孩子會引起的7個心理偏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於一時衝動,卻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使孩子產生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
這一點,迄今尚未引起廣大家長的廣泛重視。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
1、說謊
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
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
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一做錯事就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2、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挨家長的拳打腳踢,時間一久,孩子一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
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
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這種孩子往往會唯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
3、孤獨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
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
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
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獨。
4、固執
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
於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
也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認錯,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逃夜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5、粗暴
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
父母打孩子,實際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作用。
6、怪僻
有的孩子在被打之後,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也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後,又覺得心痛後悔,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並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
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也就習以為常了。
慢慢地孩子也變得喜怒無常了。
7、焦慮不安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就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孩子焦慮不安。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不是細心幫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簡單地痛打一頓,使孩子總擔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滿意而又要挨打,異常緊張,焦慮不安。
結果,離父母的要求反而更遠。
總之,家長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
著名教育專家蒙謹認為,這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決不能獲得好的效果。
懇切希望每一位家長再也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了。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號:babyxt365。
愛美麗的MM,關注微信「女人話美麗(huaml99)」給你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