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心理偏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父母由於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和耐心好好和孩子溝通,一著急起來動手打孩子司空見慣,不管是真打,還是無意打PP。
這並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而且對某些敏感的孩子來說,打罵會導致心理問題。
打孩子是家長失去理智的野蠻行為,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於一時衝動,然而,卻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心態和心理偏差。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體罰可能影響孩子智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明明知道不能打小孩,但孩子實在太頑皮,似乎怎麼說都沒用,只有打才能讓他記住教訓。
然而,打後不久孩子又舊病重發。
於是家長陷入打孩子沒多大用處,不打孩子也不行的矛盾中。
【家長注意:經常打罵孩子有6大危害】
1、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
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
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孤獨。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
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他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
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難以接近。
3、說謊。
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罵。
孩子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會對父母說謊,避免受到責罰。
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
這種強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說謊變得習以為常,構成惡性循環。
4、暴躁。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
5、怪僻:
有的家長打了孩子以後,還硬要孩子「認錯」,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
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傾向加劇。
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牴觸情緒很大。
在被打之後,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6、喜怒無常:
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後,又覺得心痛後悔,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並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
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也就習以為常了。
慢慢地孩子也變得喜怒無常了。
【六種情況下萬萬打不得】
1、與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
越打越疏遠,越打越逆反,這種無效行為寧可不做。
2、孩子已經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
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萬別干。
3、過於內向的孩子。
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能力有限,什麼事都藏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打會加重孩子的壓抑。
4、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
如有關孩子選擇愛好、社交、友情等,尊重孩子的權利,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
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
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6、打後還要讓孩子自我檢討的事不要做。
孩子被打以後相當一段時間一般都很窩火,可以讓孩子表達他的不滿,讓他有個心理的緩衝。
這個時候強迫他認錯,等於逼迫他撒謊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創傷。
【任何時候這麼打都不行】
1、拿「爸爸媽媽打你是為你好」當幌子。
很多家長因為「爸爸媽媽打你是為你好」這句話走入了「打」的最大誤區,扭曲「愛」的意義,加劇親情疏離。
因為他們打,不是為孩子好,而是為自己好。
歸根到底是從成年人自己的角度出發,實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將個人的意志強加給他人。
2、心情壞的時候打,心情好的時候不打。
哪怕就懲罰的效果而言,如果家長憑個人心情獎懲,心情好的時候,再嚴重的錯誤都不懲罰,心情壞的時候,隨便打罵,懲罰尺度差別太大,絲毫不會有任何正面效果。
3、公眾場合為顧全自己的面子打孩子。
這種打孩子的行為最常出現在公共場合、親友聚會的時候,當孩子在眾人面前表現不好,或者公然挑戰家長的權威,家長此時衝動性地「打」,純粹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
可能同樣的行為,如果是在家裡出現,家長的情緒反應會較少一半。
4、自己急功近利,卻怪罪孩子。
以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成就為理由打孩子是不可取的。
唯有當出現涉及人身安全、社會道德、規範,才是最需管教的。
5、拳打腳踢。
教育目的的「打」和普通意義上的暴力動詞,必須嚴格區分。
當該行為超出懲戒的界限,那就是赤裸裸的人身傷害。
【6種方式取代打罵孩子的教育】
1、多多了解孩子。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
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
此時,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3、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4、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父母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6、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棍棒底下打出來的是什麼樣的孩子?狼爸虎媽們都看看吧!
現代的父母,尤其是狼爸虎媽,總是喜歡打孩子,認為棍棒下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我一直是極力反對家長暴力教育孩子的, 好孩子不是罵出來的,更加不是打出來的。如果你想孩子更加聽話、更加體貼父母、更加懂...
現在還在打孩子,你會毀了孩子一生!
大部分家長都持著「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這種觀念,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然而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採訪現在的父母...
父母手下留情 打孩子會引起的7個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於一時衝動,卻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使孩子產生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這一點,迄今尚未引起廣大家長的廣泛重視。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1、說謊...
3歲男孩時而大哭時而大笑,真相揭開讓人心酸不已
3歲的小斌原本是一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可不知道怎麼的最近老是會一個人傻乎乎的傻笑,整天神情恍惚。看到孩子變成這樣,家裡人都擔心不已,趕緊帶著小斌上醫院檢查。在檢查後醫生診斷小斌患了自閉症。...
經常打孩子究竟有多可怕? 看了這篇文章的父母再也不打了
靈豆君有一個高中同學,在上學那會兒可謂是溫柔嫻靜,知書達理,逢人說話總是帶著淺淺的笑容,是標準的脾氣好的女生。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雖然聯繫不太多,但是在彼此的朋友圈裡都能看見對方的動態。記得有一...
媽媽再打我一次Or媽媽再愛我一次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是媽媽再打我一次OR媽媽再愛我一次……打罵孩子造成的不良後果孩子遭打的時候,沒有心裡是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們產生怨恨、逆反、畏懼等心 。打的結果就是孩子與父母...
媽媽一巴掌,8歲女兒沒了!孩子的這些部位千萬不能打!
點擊上方「華商報」可快速關注哦!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爸媽們都是小心謹慎的,生怕有什麼意外斷送了孩子的前程或者性命。前不久,家住陝西的一個8歲小女孩就在夜裡突然死亡,只因媽媽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虎爸狼媽體罰女兒致死 體罰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少父母因為孩子發錯常常會挨打孩子想要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但是這真的有效嗎?據報導贛縣梅林鎮一對夫婦,因12歲的女兒偷了超市一包零食,在家對其採取用繩子反捆雙手、雙腳,用...
專家:打罵孩子危害多,這6類孩子萬萬別打!
導讀:我見過很多父母,包括我身邊的許多親戚,他們教育孩子都是「棍棒式教育」。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時,他們就開始打罵孩子,甚至嚇唬他說:「別哭了,狼來了!」。有的直接呵斥孩子,說:「再哭的話,就把你...
棍棒教育、暴力溝通對孩子究竟有多大傷害?
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在國人眼中更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以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用打、罵、吼。認為這樣的方式才能使孩子成才。可是,這種棍棒教育方式發展到現如今已經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