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千萬別教育孩子當老師眼中的「乖」學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快開學了,千萬別教育孩子當老師眼中的「乖」學生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總希望孩子懂事,聽話。
尤其是在人多的時候,「乖」的孩子總是那麼討人喜。
可是那樣真的好嗎?或者說乖巧的孩子,只是父母老師覺得更滿意。
而對孩子而言,並不是最開心的選擇。
「懂事」和「乖」,真的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老師話嗎?有沒有惹事」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我們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乖一點」,乖就會怎樣怎樣,不乖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真懂事」等等。
於是乎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的「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夸自己「懂事」。
而反觀那些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
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可是,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
1、「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還是經常看到長輩對孩子說:「你再淘氣我就不喜歡你了。
」或是「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
」
孩子眨巴著眼睛,馬上安靜下來,以證明奶奶還愛著自己。
為了博得看護人的喜愛,情願壓抑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有什麼用呢?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同了,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2、「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當孩子受到委屈時,他能夠在你面前哭,說明他對你有足夠的安全感,知道你會對他的情緒照單全收,全盤接納。
而這種無條件的愛和養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礎。
為什麼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
父母期望我們走在一條可以複製黏貼的道路,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乖」本身不是個褒義詞
最本質的一點:這個時代是「快速發展」的時代: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輩要不斷向後輩學習,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聽父輩的話。
當矽谷的大街小巷已經充斥著無人駕駛汽車,當google X 實驗室進行著震撼世界的100個創意時,中國父母的「乖」,卻意味著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後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
所以越每個孩子都不「乖」一點,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與自主的思想。
做一個行為規距,但思想奔騰的新時生「乖」學生。
你的孩子越乖,他的人生就越失敗!
中國父母很習慣誇獎孩子的一句話,就是「你真是個乖孩子。」因為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爺爺奶奶也很喜歡這麼說,很少有人覺得這句誇獎不妥。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要做個乖孩子,這樣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乖...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
越「乖」的孩子,今後獨立能力越差?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問題就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沒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