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這樣幾句話,化解了寶寶和小夥伴的衝突「Gymbo育兒商先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來介紹周逸軒寶寶的故事。


逸軒的媽媽是一名健美操老師,在逸軒出生前,她的教學風格以嚴謹嚴厲著稱。

通過在對逸軒的早教中和逸軒一起成長,她對待自己的學生比以往也有了改變。

「以前我帶學生時候,如果學生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很難容忍。

現在我更了解孩子了,知道他們正因為是孩子,所以才更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引導,更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幫助他們,陪他們一起慢慢成長,這是早教帶給我最大的變化。

逸軒剛滿月,爸爸媽媽就帶他來到金寶貝。

來金寶貝之前,逸軒的爸爸媽媽對早教持觀望態度:「因為我們不知道早教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是金寶貝讓逸軒的爸爸媽媽對早教有了深入了解。

早教首先帶來的就是理念上的改變。

整個早教的過程對父母來說是觀察學習,在對孩子的觀察中更懂孩子,在學習如何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提升了自己。

孩子是上天派來家庭的天使,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父母自己內心再次成長的過程,這就是早教的魅力,它並不是要造就什麼天才,而是幫助年輕的父母不斷完善自我。

早教給孩子帶來的又是什麼呢?

逸軒是在49天的時候開始在金寶貝上課的,他的很多技能都是在金寶貝課堂上學會的。

在逸軒七個月的時候,他已經有足夠力量支撐自己的身體了,但他就是不會爬,不管媽媽怎麼引導他,怎麼做示範,逸軒總是看著媽媽微笑。

後來在金寶貝課堂上,他看到與自己月齡差不多的寶寶爬著玩很開心,結果他一下子就主動爬起來了。

這讓爸爸媽媽很納悶:「在家裡怎麼教都不會,到課堂上居然會爬起來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不僅要從大人身上學習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去學習。

漸漸地,逸軒在課堂上變得非常活躍,但是也有個問題讓媽媽很擔憂:「他是男孩子,我很擔心他會和其他孩子發生衝突。

為此,媽媽向指導師請教,指導師告訴媽媽不要害怕孩子之間起爭執,這是他們學習社交的一種方式,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只要在適當時機給予他們引導就好了。

通過和指導師的溝通,媽媽不再那麼憂慮了,她分享了一個自己成功解決孩子間衝突的小例子。

有一次,逸軒和一個小朋友在課間活動中一起玩耍,玩著玩著吵了起來,逸軒媽媽聽到聲音,回頭一看,逸軒正用手在推一個小朋友。

她馬上過去抱住逸軒,並對那個小朋友說:「寶貝,你可以給阿姨一點時間嗎,阿姨先問問逸軒剛才發生了什麼,然後再讓他回來,你們再好好解決,可以嗎?」

被推的孩子三歲半左右,他很懂事地沖她點了點頭說好。

然後媽媽把逸軒拉到一邊,說:「逸軒,你能告訴媽媽剛才發生了什麼嗎,你為什麼要用手推小朋友?」

逸軒有點不高興,噘著嘴說:「他剛才搶了我的玩具。

媽媽繼續引導:「如果你推小朋友的話,把他推倒了,他會摔得很疼,他會哭的,你希望看到小朋友哭嗎?」

逸軒說:「不,不願意。

「你是不是還想玩那個玩具呢?如果是的話,你可以問問那個小朋友能不能把玩具還給你。

然後你推了他一下,是不是應該對小朋友說一句什麼呀?」

他非常小聲地跟媽媽說:「媽媽,你替我說對不起行嗎?」

「不行,因為媽媽沒有推小朋友。

但是媽媽可以陪你一起去,好嗎?」

他遲疑了一會兒就走過去對小朋友說了對不起。

逸軒的主動溝通,讓兩個孩子友好地握了握手。

你家寶寶有遇到過類似的衝突困境嗎?

你是怎麼做的?

歡迎在底部評論區或後台留言,

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或提出你的疑問,

我們將盡力解答。

金寶貝早教始終用心了解孩子,教會爸爸媽媽們如何讓孩子成為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教是父母內心的再次成長

(本文作者:和孩子共同成長 趙玉平 孫宏)早教是父母內心的再次成長——記周逸軒家庭的早教故事 在金寶貝超級育兒達人總動員活動中,周逸軒寶寶家的參賽宣言是:不能因為對寶寶的愛而束縛他的成長,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