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件事絕不可縱容孩子,有三個家長決不能手軟,該「打」的就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一位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天性,但是這種愛中不應當是無節制的愛,在這份愛當中應該包含的有寬存以及理智,再者還要鬆緊有度的,有時更加應該為兒女做事情上面劃清一條界限,讓兒女們知道什麼事情是可以做,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而現如今,基本上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好幾人在圍著一個孩子打轉,特別是家中的老人會給到孩子最多的愛。

因此父母在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萬不可將寬容演變成為了縱容。

如果在看到孩子有以下幾種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制止,決不能手軟。

1、順手牽羊

在去朋友家串門,走的時候還不自覺的拿走別人家的東西,而他告訴你這是他在地上撿到的。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是:家長一旦在發現之後應該立即帶著孩子去歸還物品,再者還有要孩子自己道歉:我錯了,對不起!我把你的東西拿回家去玩了,我現在馬上就還給你,希望你能原諒我,從而讓孩子明白要勇於承認錯誤才行。

通常在孩子3歲~4歲這個階段沒有「物權」這個概念的所屬意識的,自己認為是自己所喜歡的,自己想要的就是自己的。

因此家長們千萬不可採取「下不為例」的方式以及態度去縱容自己的孩子,因為有了第一次就還會有第二次的。

2、得不到的就動手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突然孩子注意到了別人家手中的玩具,就因為好奇想拿過來玩玩,可是沒有拿到,便就一口咬住對方小朋友的小手,就這樣玩具順利的到手了。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於咬人的孩子,家長應該嚴肅批評,要讓孩子明白,咬人是不對的事情,對已經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的,必須馬上道歉,再者除了批評和講道理之外,相應的懲罰也是必須要有的。

這樣的話孩子才會明白攻擊他人的是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的,並且一定要摒棄這種不好的行為。

與此同時,家長還應該明白如果別的小朋友不願意將玩具借給他玩,教他要學會接受。

3、到了該睡的點不睡覺

晚上已經到了10點了,孩子卻還在一再的嚷嚷著要在玩一會兒。

如若父母允許孩子一再再而三的晚睡,那麼孩子良好的規律的作息時間就很難養成。

要知道沒有一個孩子會自己主動的睡覺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永遠都玩不夠。

因此不管孩子找什麼樣的理由,作為家長一定不可以妥協。

4、看到了玩具就走不動了

去超市,孩子看到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便哭鬧這讓你給他買,不買的話就一屁股坐在地上。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這個時候爸媽表示是絕對不會給你買玩具的,原因是在前幾天的時候才剛剛給你買了一個。

如若這時孩子聽不進去父母的話,並且還無理取鬧,這時家長不妨可以置之不理,繼續選擇所需的東西,或是假裝著要離開,任由坐在地上哭。

要知道妥協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你妥協了孩子後來將會變得變本加厲。

在等到孩子冷靜下來以後,家長不妨可以通過講道理或是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過來。

要讓他明白懂事的孩子才會招人喜歡,撒潑哭鬧的話將會什麼也得不到,反而還會讓人討厭。

5、天女散花

自己的東西總是隨便亂放,哪哪都是的。

這時家長可以柔中帶剛的和孩子說:我不是讓你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的嘛,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孩子,你一定可以在3分鐘以內收拾好所有的東西的,就從現在開始吧!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其實孩子們都喜歡被鼓勵的,因此家長要正面的對孩子進行激勵,孩子在反覆的督促中,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慢慢的自理,並且懂得承擔責任。

6、說謊

家裡的花瓶被打破了,媽媽回到家問起時,她卻說是妹妹打破的。

對於撒謊,是很多的孩子都會犯的一件事,在有的時候可能會為了避免挨打,有的時候也可能是為好玩。

這時候的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的嚴重,鼓勵孩子在第一時間說出真相,並且在第一時間鼓勵孩子。

在孩子5歲到6歲的時候明知道說謊是不對的,可每一次都為了逃避懲罰而故意為之。

如若這時你相信了孩子,或是不信也不予追究,那麼你的做法只能是助長了孩子的這一惡習,讓他在沼澤地里無法自拔,最後使得孩子在謊言的淤泥當中是越陷越深。

7、玩遊戲總是玩不夠

明明遊戲的時間已經結束了,孩子卻還是一動不動的。

要知道電腦遊戲容易使得孩子上癮,並且時間久了也容易傷到孩子的眼睛,所以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向孩子妥協。

因此父母一定要規定一個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並要嚴格的督促著實行。

好比如說,你快點,我再給你最後10分鐘的時間,如果你還繼續玩,那麼明天就不要玩了。

再者有關親子教育專家還認為,家長在規定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前5分鐘或是10分鐘的時候就要提醒孩子,讓孩子好有一個準備的空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這5個壞習慣 父母千萬別縱容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不僅包含理智與寬容,更應鬆緊有度,要為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界限,使他們的行為有章可循,5種壞習慣絕不能縱容。習慣1:順手牽羊。小朋友還沒形成物權意識,分...

孩子六歲前,一定要捨得對他說「不」

孩子3歲前,哭鬧反映出他身體上的痛苦,可是到了3歲之後,哭鬧常常伴隨著孩子想要達到的某種目的。比如,想要買玩具,家長不給買,就哭。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之前的規矩原則都只能拋到腦後,乖...

孩子的這幾個壞習慣千萬不能縱容

三歲看老,孩子的這幾個壞習慣,千萬不能縱容導語:有句話說的好「三歲看老」。因此對孩子如下的幾種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絕不能手軟,更不能把寬容演變成縱容——得不到就動手孩子們在玩沙子,其中一個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