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長這樣「愛」孩子會毀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業育兒知識經驗分享,讓您和孩子共同成長。

歡迎關注,謝謝!】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也要適度,過分「寵愛」孩子就變成了溺愛。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那麼怎樣算是溺愛呢?

1.什麼都替孩子做好

孩子穿衣、穿鞋、簡單收拾家務等,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家長都給孩子包辦了。

家長們認為,每天時間很緊張,沒時間讓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干那些事,我們動手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但這樣的做法卻剝奪了孩子實踐的機會,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鍛鍊,即使孩子長大一點有能力完成那些事,可能也不願自己去做,更不願去嘗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2.特殊待遇

在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都會辛苦工作,勤儉持家。

捨不得給自己買東西,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孩子要什麼都照給不誤,也不太會教孩子節省。

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態度上,孩子接受到的都是「特殊待遇」,處處受到照顧。

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全家人送禮物……

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從自己得到的特殊待遇中總結出「我是特殊的人」的結論,並容易變得自私,不懂得關心他人。

3.害怕哭鬧,輕易妥協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想達到無理要求時常常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

家長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礙於面子總是想讓事情儘早結束,往往會輕易妥協讓步。

長此下去,孩子會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慾望。

父母的一味妥協只會讓孩子抓住規律,越是有人在場,越是事多,一次次地迫使家長妥協。

做什麼事都要講究一個原則,若家長能夠堅持原則,孩子也會放棄無理的想法和做法。

4.縱容懶散

縱容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

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打遊戲,白天游遊蕩盪,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

長期的懶散生活,必然使得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5.過分控制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

有的孩子慢慢成了「小尾巴」,時刻都不能離開家長。

更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是絕對權威,強調孩子要聽話,要服從,用各種清規戒律約束孩子,干預孩子的個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獨立行動。

家長對孩子頻繁地發布指示和禁令,如不許調皮、不許鬧、不許跑等。

讓他們不要這樣那樣,應該怎樣怎樣,這樣容易使孩子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6.當面袒護

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

事事以孩子中心,一旦孩子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大發脾氣。

這樣過分「愛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膽小嬌氣。

以上幾種是常見的家長溺愛孩子的方式,溺愛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家長們要是有過以上的做法就得及時停止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七種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以下7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每個家庭可能都會遇到一些,...

這些溺愛的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以下7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每個家庭可能都會遇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