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欺凌,作為家長應該知道這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校園被家長們期待為除家庭之外,呵護孩子平安健康成長的又一個安全港。

但是,近年來出現的學生欺凌事件讓我們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類似現象的再次發生?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談論學生欺凌這個話題?

幫助學生了解欺凌

了解什麼是學生欺凌的學生能夠更好地辨別它,當學生欺凌發生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時,他們能夠馬上意識到。

學生還需要了解如何安全應對學生欺凌,以及如何獲取幫助。

具體做法

1、告訴孩子上下學儘可能結伴而行。

2、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

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看管好孩子遠離暴力遊戲、暴力性動畫片及電視劇。

不要沉迷於網絡。

5、告訴孩子要慎重擇友,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

6、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

7、對孩子愛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滿足其要求,言聽計從。

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品格。

8、進行預防教育。

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分辨事情的對與錯,曲與直,不能誘導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以不受欺負而以暴制暴。

當然,還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孩子平時有心理準備,遇事能從容處理。

保持交流暢通

可以像下面這樣,帶著問題開啟日常生活的對話。

試試這些話

今天發生了什麼好事?有不好的事嗎?

你在學校幾點吃午飯?你和誰坐在一起?你們一般聊些什麼?

直接談論學生欺凌是理解這個問題如何影響孩子的重要一步,這些問題沒有對錯,但是鼓勵孩子誠實回答問題非常重要。

要讓孩子們確信他們不是獨自面對任何問題。

家長要經常了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情況。

要多於老師和孩子交流,有通過聊天去了解孩子學校是否有校園暴力現象。

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做孩子的榜樣

通過善待他人、尊重他人,成年人向孩子們展示在他們的生活中如何避免或者應對學生欺凌。

即使看起來他們沒有在意,然而孩子會觀察成年人如何進行壓力和衝突管理,以及他們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家人。

孩子出現這些跡象時,家長要注意

如果孩子遇到暴力事件,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是否受到了傷害,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下面這些跡象預示孩子有可能正遭遇校園暴力。

1、身體傷痕

如果孩子身體表面無故出現各種人為傷痕,諸如瘀傷、抓傷及其它傷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

要注意,如果孩子經常穿著長袖衣服,即便是溫熱天氣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傷痕。

2、丟失或損壞

雖說有些孩子會把個人物品保管得亂糟糟的,但如果發現他/她經常丟失一些個人物品,比如說鞋子、首飾、文具等,或者衣服、書包等物件總是有破損,那麼家長就要留心了。

3、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經常回到家都帶著傷心、沮喪甚至是哭著鼻子的情緒,那麼他/她很可能在學校受到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

校園暴力的受害兒童,可能會變得很依賴家長,並且變得孤僻、怕生,而且顯得很沒有自信。

4、自我傷害傾向

受到校園暴力侵害的兒童,很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或自虐的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甚至是自殺行為,家長都要予以高度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有關心理諮詢專家處尋求幫助。

5、不願上學

如果孩子非常不願意上學,甚至出現逃學、裝病請假等的現象,那就要注意了。

這可能是孩子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他/她不願意回到讓其感到不適的地方。

6、睡眠出現問題

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現之一,如果睡眠問題還伴隨著其他以上提到的現象,那麼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素材來源於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報、第一教育

編輯整理:知翼、劉亮、湯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預防校園欺凌?

新學期開始了,面對孩子可能存在的被欺凌危險,或者避免孩子成為欺凌他人者,家長應該怎麼辦?孩子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能否進行有效的預防?提醒各位家長做好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