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打?進口疫苗就真的好嗎?終於有權威答案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都只是按照規定準時帶她到社區醫院打一類疫苗。

最近寶寶要入園了,幼兒園裡的孩子由於抵抗力弱,很容易相互傳染疾病。

打疫苗是預防傳染病非常有效的辦法,雖然不能說打疫苗百分百保證不患病,但可以大大降低患上傳染病的機率,即使生病,嚴重程度也會明顯降低。

於是,我開始關注起自費的二類疫苗。

二類疫苗有哪些類型?能夠抵抗何種病毒傳染?哪幾類二類疫苗特別值得打?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有什麼不同?

一、二類自費疫苗有沒有必要打?

先來科普一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區別吧:第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提供,依照規定必須打。

第二類疫苗是指自費、自願打的疫苗。

那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打?有!

按照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暫時還不能做到全部疫苗免費接種。

但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像肺炎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這些二類疫苗都是免費必打的。

在重要性上,一、二類疫苗並沒有任何差別。

二、二類自費疫苗哪些更值得打?

下面給出常見的二類疫苗的詳細表格,建議爸爸媽媽收藏。

(點擊圖片可放大)

疫苗中,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這兩樣是世界衛生組織最優先推薦兒童接種的疫苗。

1、肺炎疫苗

肺炎是中國0-2歲小兒死亡原因中排名首位的疾病。

因為肺炎可以引起中耳炎、細菌性腦膜炎等嚴重疾病,預防打疫苗就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國內的肺炎疫苗有13價和23價。

所謂「價」就是疫苗里覆蓋了幾種肺炎鏈球菌。

表面上,23比13更好,但是2歲以下的寶寶,免疫系統刺激多了吃不消,所以一般不建議打23價疫苗,更建議打13價疫苗。

13價:6周齡~15月齡

13價肺炎疫苗是7價肺炎疫苗升級加強版。

適合年齡:在中國被批准用於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

接種時間:基礎免疫在2、4、6月齡各接種1劑,加強免疫在12~15月齡接種1劑。

注意:如果寶寶≥5月齡,那麼很可能接種不上。

所以如果寶寶在六月齡以內,抓緊時間諮詢疫苗接種醫院,看是否還能趕上。

另外,目前13價肺炎疫苗只有進口的,國產的正在研發階段,尚未上市。

2、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HIB)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起寶寶嚴重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會引起小兒肺炎、小兒腦膜炎、敗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嚴重疾病。

一般來說,5歲以下尤其是2個月~2歲的寶寶容易感染。

建議最好進行接種。

適合年齡:5歲以下,尤其是2個月~2歲。

超過5歲通常不需要接種。

接種時間:寶寶出生後2、4、6個月和12-15個月。

起始時間不同,接種的劑次與間隔也有所不同。

3、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因此常在幼兒園、小學中爆發。

兒童感染流感之後容易引發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併發症。

適合人群:體質不好或長期集體生活的寶寶

接種時間:寶寶6個月起接種,每年9~10月接種(6月齡~8歲:首次接種2劑,間隔1個月,之後每年只需接種1劑)。

流感病毒本身變異很快,因此打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4、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以皮膚出疹為特徵的傳染病。

水痘可引起寶寶發燒及皮膚長水泡、膿泡,還可能造成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或是並發細菌感染。

水痘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常在幼兒園、小學中爆發。

很多幼兒園建議在入園前接種水痘疫苗。

接種時間:水痘的高發期是每年的春冬兩季,最好是在這兩個季節前打。

第一次滿一歲即可接種,1-12歲接種一次,13歲以上接種兩針。

5、輪狀病毒疫苗

口服型疫苗。

輪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醫院內感染導致的擴散,呼吸道感染,還有糞便——口腔途徑。

一般來說,只要寶寶身體狀況好,平時注意衛生飲食,感染機率是比較小的。

這個疫苗對寶寶秋季腹瀉的保護率在60%~70%左右,接種之後可以減輕寶寶腹瀉症狀。

適合人群:3歲以下,容易在秋天發生腹瀉的寶寶。

接種時間:3個月後就可以接種第一次,至3歲前每年9月接種一次。

6、手足口疫苗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腸道病毒71型(EV71)引發的較為兇險,有致死案例,接種71型疫苗是目前唯一針對這個病因手足口病的有效預防手段。

接種年齡:建議6月齡兒童接種,且越早接種越好,最好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5歲以上兒童,暫不推薦。

接種程序:2劑,間隔1個月打。

有西林瓶和預充注射器兩種不同的針劑(包裝和使用方法不同,效果是一樣的),根據醫生反饋,預充的疼痛相對更少。

7、聯合疫苗

寶寶從出生到兩歲要打18-21針疫苗,如果再加上自費疫苗,將達到30針左右。

1歲以前爸媽平均每2周就要帶寶寶去打一次疫苗。

什麼是聯合疫苗疫苗呢?普通單獨疫苗只管一種疾病,聯合疫苗就是一種疫苗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疊加功效,也就是打一針,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那麼都有哪些聯合疫苗呢?

8、流腦A+C、流腦ACYW四價疫苗

流腦疫苗分為A、C、W、Y四型,不同國家可能流行不同種腦膜炎,我們免費疫苗了有A型的,自己可選擇疊加型的。

接種時間:寶寶出生後滿6和9個月分別接種流腦A疫苗(免費),間隔不短於3個月,可用流腦A+C結合疫苗代替。

如果已經接種流腦A疫苗,可在2歲以後接種流腦A+C多糖疫苗或流腦ACYW四價疫苗。

9、五聯疫苗

五聯疫苗一般是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流感嗜血桿菌(HIB)的聯合疫苗。

打五聯能夠將原本預防這五種疾病所需打疫苗的總次數由12次降至4次,與單個打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一樣的。

但,五聯的缺點是價格較高。

接種時間:五聯疫苗接種共4劑次,在寶寶2、3、4個月大時分別進行3針基礎免疫,18個月大時,再注射一針兒童五聯疫苗加強免疫。

如果錯過了寶寶2個月大的接種時間,可以在3、4、5月齡給寶寶進行基礎免疫,加強免疫時間仍然是18個月大。

注意,聯合疫苗還有:

10、四聯疫苗:可替代百白破+HIB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引起的疾病,3月齡起打。

11、流腦HIB疫苗:流腦AC結合+HIB疫苗。

要說明的是,打過含有HIB疫苗的聯合疫苗,就不用單獨再打。

三、進口疫苗比國產疫苗更安全?

進口疫苗與國產疫苗存在某些區別,同類疫苗雖然作用相似,可品質各有千秋,包括工藝、免疫原性、維持時間長短等諸多方面,但從疫苗的防病效果來說,進口和國產的差距並不大。

從安全上來說,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疫苗,都通過了各種高標準的檢驗。

國產疫苗簡稱活疫苗,也就是疫苗里的病毒沒有被完全殺死,打進體內可以更強的刺激免疫系統。

優點:打一針,就可以長期免疫,價格便宜。

缺點:寶寶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可能會明顯些。

進口疫苗簡稱死疫苗,就是疫苗里的病毒全部被消滅,對免疫系統的刺激相對溫和很多,但這種免疫要多刺激幾次才能保持免疫的效果。


優點:更安全,寶寶打完後的不良反應較小,免疫功能缺陷的寶寶也可以打。

缺點:得打多針,價格貴一點。

爸爸媽媽們可以結合寶寶身體素質和家庭經濟狀況,給寶寶選擇二類自費疫苗。

還要注意這些:

1、要帶孩子去有資質的正規接種機構接種,可以撥打12320公共衛生公益熱線進行諮詢,也可以通過當地疾控中心查詢正規的疫苗接種點。

2、接種二類疫苗時,可以要求查看疫苗保質期、說明書等,注意有否冷藏,並可以要求留下包裝。

3、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不建議同時接種,最好相隔15天。

4、注意不能接種的事項,接種疫苗後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

(具體做法可以戳這裡:這些疫苗不接種 小心你家孩子學都上不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之疫苗那些事兒

本寶媽之前在老家帶娃,那是一個小城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和護士並不是特別專業,剛開始對於疫苗的事情,我都沒怎麼上過心,所以選擇吃糖丸還是五聯苗的時候,我選擇了糖丸……嗚嗚……要是重來一遍,我肯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