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貴人語遲」 別錯過寶寶的語言敏感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語言發展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寶寶遲遲不肯開口說話,很多長輩會用「貴人語遲」的說法來安慰年輕的爸媽。
然而,兒科專家指出,「貴人語遲」這一說法缺乏科學根據,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家長應高度重視。
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很多,
大致可以分為發育因素和疾病因素兩大類。
一、發育遲緩
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一過性(注1)的落後,我們稱之為「發育性的語言發育遲緩」。
這些孩子大多表現為能聽懂大人說的話。
比如家長叫孩子把蘋果皮扔到垃圾桶,孩子能聽得懂,並可以照著做。
也就是說,孩子能較好地執行指令,但說話較少或較晚,詞彙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齡兒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較理解能力落後。
(注1一過性:指某一臨床症狀或體徵在短時間內一次或數次出現,往往有明顯的誘因。
隨著誘因的去除,這種症狀或體徵會很快消失。
)
出現這種狀況,常常是因為家庭語言環境複雜多樣,比如媽媽說普通話,爸爸上海話,帶寶寶的外婆又說某個地方的方言,孩子學習起來較為困難。
再就是,大人對孩子的照顧過於細心周到,孩子不需要張口說話,一個眼神,媽媽就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這樣,孩子就越來越沒必要努力學習開口說話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過早地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如手機、iPad、遊戲機、電視機等,孩子沒有與家人之間的應答性行為,而只是與冷冰冰的螢幕進行交流,等等。
近年來,我們還發現,有些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明顯延遲,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受到影響,一些孩子到1歲半仍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吃硬一點的食品也有困難,或者吃東西囫圇吞棗似的,不經過咀嚼、攪拌。
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從而也導致了說話的延遲。
二、疾病因素
孩子不能開口說話,還有一些原因,就是生病了。
常見的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孤獨症等。
對於有這些疾病的孩子,要儘快到醫院就診,一旦確診應該及早治療,或可挽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說話能力。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部分孩子的「晚開口」屬於正常範疇,並不需要特殊處理,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家長要明白,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家長切不可大意,而應高度重視,讓專業醫生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做出正確評價。
在現實中常常遇到不少家長因為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或者五六歲口齒還不清楚,這才慌了手腳,往往延誤了診療的最佳時機,最終釀成孩子的終身遺憾。
如果是因為聽力障礙而不能開口說話,則要儘早進行干預。
目前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聽損的重要手段,對於普通家長來說,除了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還可以通過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聽力是否異常。
以下內容列出了正常兒童(0-5歲)的言語語言發展的關鍵特徵,因為每個兒童的語言發展潛能及早期的語言環境各不相同,許多因素均會影響到兒童的語言發展,然而大部分兒童還是遵循一般規律。
言語
可看作是單純的語音信號,是一系列聲音的組合,包括字、詞、句,言語本身無意義,只是發音的區別。
包括三個元素:清晰度、聲調、流暢度。
語言
指的是我們如何運用言語形成有意義、可交流的話,語言包括:表達性語言(字、詞、句的闡述)、接受性語言(理解)、語用學(社會交流或交流規則)。
1歲
言語發育
3個月時發出「咕咕」或愉悅的聲音;
6個月時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包括「b、p、m」;
1歲左右能發出長音;如「tata」「papa」「bibibi」,並會咿咿呀呀地引起別人的注意。
語言發育
3個月時能轉向說話的人;
6個月時對不同變化的音量有回應;
1歲左右能識別家庭成員和自己的名字;
開始有意識地說「媽媽」、「爸爸」;
使用手勢溝通,開始對問題做出答覆(比如:問「要抱抱嗎?」時會張開雙臂回應)。
1~2歲
言語發育
2歲左右開始使用聲母和韻母的組合;
使用很多只有家庭成員或親密看護著理解的言語。
語言發育
有規律地學習新詞彙;
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或問題,比如「給我」「爸爸在哪兒?」;
當指向身體的某部位時可以知道;
會說簡單的主謂短語「要吃」,並提出含1-2個短語的問題如 「去哪兒」。
2~3歲
言語發育
學會使用p、b、m、n、w、h、t、d、g、k、ng等音的詞彙;
所說的言語50-75%能被非家庭成員理解。
語言發育
會用含2-3個詞語的短語去對話和交談;
開始對需要的東西進行命名;
理解很多反義詞,比如大/小、上/下;
能夠按照雙步驟指令行動,比如「拿起蘋果,給媽媽」;
開始回答簡單的開放性問題,比如「這是什麼?」。
3~5歲
言語發育
3-3歲半
75%以上的言語能被非家庭成員理解;
能發出較複雜的聲母發音;
能發出絕大多數韻母的發音。
4-4歲半
100%的言語可以被非家庭成員理解;
能發出更逗的複雜聲母。
5-5歲半
100%的言語可以被非家庭成員理解;
掌握絕大多數聲母的發音,除了一些「z、c、s,zhi、chi、shi」。
常在6歲後還存在一些發音錯誤,比如 r、l、ch。
語言發育
3-4歲
能回答簡單的「誰」「什麼」 「為什麼」的問題;
可以聽懂電視和視頻中家庭成員的聲音;
能將4個字或詞組成句子。
4-5歲
喜歡短故事或簡單的問答;
會使用長句並具體描述;
會講一個有主題的故事;
可以回答更為複雜的開放性問題;
開始識別並理解筆畫和數字。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開始咿呀學語,是每個家庭關心和興奮的大事。有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說話早而開心,也有不少家長為孩子遲遲不說話擔心。於是,旁人總會用「貴人語遲」的老話來安慰他們。老話真的有道理嗎? 「言語發展分為...
兒童語言發展障礙及對策
一、寶寶不會說話,說話晚有哪些跡象?4個月大時: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6個月大時:不會笑或大聲叫。8-9個月大時:不會用聲音吸引你的注意力;還沒開始咿呀學語。滿10個月時:對別人叫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