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了,動不動就積食感冒發燒,不打針吃藥讓孩子增強體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關註:我的育兒日記

每天3分鐘,一起學習寶寶養護知識,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我家寶寶出生在六一兒童節,所以我們給孩子取名六六,今年已經是孩子過的第4個兒童節了。

可是今年的兒童節,六六沒有去遊樂園,也沒有吃大餐,而是在生病中度過的。

孩子從小就經常生病,自從上了幼兒園,生病的次數更多了,不是發燒就是咳嗽,動不動就消化不良。

開家長會的時候,看著同齡的孩子比六六高半頭,瘦瘦小小的,仿佛一陣風颳過來就能把他刮跑,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兒童節頭天晚上,屋裡的空調冷氣足了一些,孩子第二天早上起來,就開始發燒咳嗽,咳嗽一聲緊過一聲。

早飯也沒沒味,就喝了點兒稀飯。

去看了門診醫生,拿了退燒止咳藥,吃了睡著了還在咳嗽,看著孩子咳嗽的連覺都睡不安穩,當娘的心如刀割,真希望病的是自己。

孩子吃了兩天藥,燒是退了,還是咳嗽,這一咳竟咳了半個月,直到寶媽群里認識了一位老中醫,孩子的咳嗽才總算止住了。

我和孩子爸專門帶了孩子去國醫館,我給大夫講了一下孩子的情況,大夫看了看孩子的舌苔,聽了聽心肺,大夫說孩子是內熱外感造成的,脾虛導致肺氣虛,孩子才一直咳嗽不止的。

大夫說這樣的孩子是非常多見的,大多是脾胃不和引起的,7歲以下的孩子,脾胃功能還不健全,多吃幾口或者吃了油膩生冷的食物,就容易傷了脾胃,時間久了,導致脾胃虛弱,容易產生積滯,也就是中醫里的積食。

雖然專業,但是能聽明白的,孩子積食了體內自然就生熱,散熱的時候一旦受涼,很容易感冒,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

大夫說這樣的孩子脾胃本就虛弱,吃藥更傷脾胃,它是兒童常見的病症,平時注意孩子的飲食,家常飯就好,是可以調理的。

問題的重點是調和孩子的脾胃。

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健康了孩子的抵抗力就會增強。

大夫沒有給孩子拿喝的中藥,而是在孩子的不同穴位上貼了健脾貼膏,又教了我幾個幫孩子止咳的小兒推拿手法。

兩天過去了,孩子咳嗽聲越來越少了,每天在家給孩子推拿,貼健脾貼,吃飯也清淡了許多,孩子也一天天好轉了。

大夫說孩子的脾胃調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次生病只是治住了,接下來就是養的過程,繼續按照大夫的調理方法給孩子調理。

如今,一年過去了。

我家六六的小臉圓嘟嘟的,連親起來都那麼有質感呢。

我想孩子的脾胃功能算是緩過來了。

所以,寶媽們,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吃多少吃什麼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脾要能消化吸收掉才好。

積食生百病,沒有積食了,孩子當然就會健康茁壯成長了。

這是群里一位寶媽分享的,我覺得對寶媽們養護寶寶挺有幫助的,所以就整理成了文字,孩子脾胃健康很重要,媽媽們在養護孩子的時候切記一句話:若要小兒安,寧可三分飢與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發燒、咳嗽、積食,一招根治

相信很多寶媽們對於寶寶發燒、咳嗽、積食都很頭疼,如何正確採取治療方法,或是從根本上預防這些疾病呢?古人云:「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而不知脾胃重要者,為不知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