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教會孩子擁有自我約束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得不承認古語中蘊含著真諦,想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成就的人,首先要修身。

這裡的修,即使自我約束、自律,指一個人監督和教育的能力。

擁有自我約束力的人往往不容小覷。

自我約束力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粹,自我約束,立德修身一向倍受推崇的高尚品質,很多事實證明,有著強大自我約束力的能夠理智對待各種誘惑,做到自我監督和教育,也容易獲得成功。

教會寶寶自我約束和管理是現代教育的重點,也深受各大年輕家長的認可,五常法教育原先來自日本,但卻迅速在中國國內走紅,它是一種品質管理技術,像是常組織(Structurise)、常整頓(Systematise)、常清潔(Sanitise)、常規範(Standardise)及常自律(Self-discipline)五項。

看似高大上其實他是一個優秀人的都應該具備的品德。

運用在孩子身上時,就是教育他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規範自我,為成為高素質人才打下夯實的基礎。

常組織

就是指寶寶可以通過父母的幫助將保存的玩具,物品等分層管理,實現有序擺放,這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常組織強調「東西在精不在多」,故而建議孩子有一個放置玩具的架子,一個鞋架等,讓孩子可以集中存放同類物品並且儘量減少存量。

常整頓

做一個富有責任感的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己整理玩過玩具,令他們從小就有獨立自主的習慣,另外為了降低寶寶整理物品的難題,家長可以先幫助孩子做好一個分類,令物品有「名」及「家」,讓小朋友在30秒內找到對象。

常清潔

小朋友要保持個人衛生,也有責任去負責保持清潔。

使其樹立「我不會使東西變髒」,而且「我會馬上清理東西」的觀念,每天清潔身體及衣服,保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

為了讓寶寶知道保持自己乾淨清爽的形象有多重要,父母也日常生活中也要時不時加深其印象,給孩子多洗洗手,並且講述保持身體清爽乾淨的重要性。

常規範

孩子天真童稚,犯了錯誤也無可厚非,但是作為監護人,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或是潛在的不好行為時,要及時溝通糾正,幫助孩子可以儘早將壞習慣扭轉過來。

常自律

持續地、自律地執行上述「四常」,養成生活的好習慣,父母也要適時的鼓勵孩子和肯定孩子的進步,做出適當的獎賞,讓小朋友從他律,紀律,發展成為自律。

五常法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寶寶成為一個聰明,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當孩子有了責任心和自律能力,他們就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本要素,孩子教育的好,其實也正是反映出父母的開明和智慧,要想成為了受歡迎的高素質人才,家庭教育是基礎。

小編寄語:立身修身不僅僅是從大的精神層面,更是要從生活中的日常點滴中做起,從小事做起,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

並且,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貴在堅持。

長期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長大後一定不一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該上幼兒園了,3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時間飛逝,轉眼間暑假已接近尾聲了。寶寶也該入園開始學習生涯了,如何幫助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呢?孩子在園期間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等一系列狀況該怎樣處理呢?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

入園早準備,孩子不受罪

上一篇介紹了家長如何選擇幼兒園,得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認可和轉發,榮幸備至!對於家長們更關心的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 只要準備到位,怕什麼!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更輕鬆

有一天晚上,豬仔仔洗完澡就不讓我幫他穿褲子,要自己穿。我當然抓緊機會,把褲子丟給他自己穿,沒想到小傢伙竟然真的會穿。 我高興了一個晚上,那時他才1歲8個月。 第二天早上,叫豬仔仔起來,想往常一樣...

怎麼提高小朋友的自律意識?試試這五個方法!

提起孩子「邋遢」的這話題,很多爸媽都感到非常傷腦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每天看著滿地的玩具,亂七八糟的床鋪,就剩下一個頭疼了!孩子通常都管不住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人也不是孩子。如果你想有一個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