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發脾氣,漠視or妥協?這4點處理更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有這樣的困惑嗎?
自己教育孩子時只會簡單粗暴的方法。
遇到問題,不會轉彎;
或者
平時都能好好說話,對孩子生氣時,什麼育兒理論都拋腦後了;
或者
孩子在外大哭大鬧,實在太丟人了,先順著一次吧/打一頓
雖然知道要教孩子,但不知道怎樣教,才能讓孩子樂於接受?
在孩子無理取鬧時,怎樣教育孩子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漠視 or 妥協?
聽過一句話,覺得特別受用....
送給所有爸爸媽媽們。
「任何教育的前提不該以犧牲親子關係作為代價,
先愛,再教育。
」
無論怎麼處理我們要達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嗎?!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
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
- 吃飯前不許吃糖,但孩子哭鬧著說一定要吃,心軟的大人罵咧咧:「給你吃給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飯看我不揍你!」孩子如願以償,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也能如法炮製逃過責罵;
- 商場裡,媽媽說:「不可以再買恐龍,家裡已經有很多恐龍,而且家裡很多玩具你都沒玩!」孩子哭鬧滾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臉無奈牽著孩子從貨架上取下了一隻綠色的恐龍玩偶;
- 遊樂場裡,「爸爸,我還要玩小火車……」爸爸拒絕後孩子開始哭鬧,跺著腳抽噎著,眼淚鼻涕橫流,面對路人怪異的目光,這爸爸窘極了,只好再去買一張票,孩子這才破涕而笑;
- 大人給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幾口後說不喝牛奶要喝飲料,大人不答應,孩子開始哭鬧反抗,大人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極度厭煩,「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喝幾口……」
這些情形跟馬戲團的訓練動物非常像,孩子就像一個馴獸師,「調教」著大人。
另一種方式,漠視,如果漠視這種哭鬧,其是強化孩子的這份無力感。
孩子最信任的父母都不幫他,那自然哭叫會升級。
無力感被放大。
我們來看看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
用了這四步
理解+真正的共情+遊戲力+給出解決方案
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去買菜,在去的路上孩子就各種撒嬌說:要去遊樂場玩。
這時候大部分媽媽都是Nice的說:」現在先去買菜,買完可以去遊樂場了。
」在超市的推車上,孩子復讀機般不停重複哭叫:要~去~游~樂~場~。
這時,家長再好的耐心都要被磨沒了。
一、其實,媽媽很理解孩子想要玩的想法。
很多時候,孩子也無力改變現狀,這是很多孩子哭鬧的一個原因。
二、真正共情,呼應孩子的情緒
真正嘗試去理解孩子的情緒。
媽媽們別再套路了(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難過...),
這位媽媽是這樣說的:你好想好想去遊樂場玩,因為太想去了一直在告訴媽媽。
但媽媽卻還一直不停地在買菜,買這個買那個,天啊,你太失望了,對嗎?」
三、借鑑遊戲力的思路、幫孩子消減無力感
這時候,大部分孩子會繼續帶著哭鬧。
這位媽媽是這樣做:寶寶勇敢的聲音哪去了啊?媽媽怎麼聽不到你勇敢的聲音了啊?剛剛還在的啊,怎麼現在不見了呢?我找找,是不是在推車下面啊?在不在媽媽的包里呢?哦,也許在寶寶的肚子裡,讓我聽聽」。
(讓孩子用正常的聲音表達自己的需求。
同時給孩子一個台階下)
四、演練並鞏固正確的方式(最關鍵的一步)
基本上孩子的情緒就平穩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教會孩子使用更好的表達方式,「你剛剛想要告訴媽媽什麼呢?能否用你勇敢的聲音清楚地告訴媽媽?」
做家長的,很容易站在「挑刺」「管教」的角度與孩子溝通,這個立場直接決定了你和孩子是「對立角色」。
如此,說出來的話和做的事,一定是居高臨下的判斷和指責式教育。
我們往往告訴孩子:你不能怎麼怎麼樣,你再怎麼怎麼樣,我就...但是有時候我們卻忘記了,告訴孩子正確的方式是什麼。
針對良好家庭環境的營造,親寶專門研發了一部寓教於樂的動畫《咕力咕力》,非常適合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觀看,可以幫助小朋友和家長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
關注頭條號或者搜索可以觀看《咕力咕力》動畫視頻。
好習慣的養成除了說教是不夠的,更需要輔助教育工具,就像同樣的一件事情會出現父母和孩子說孩子不聽,但是老師說孩子就會聽的情況。
《咕力咕力》行為養成動畫,是輔助父母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小朋友的行為習慣,幫助小朋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是父母的好幫手!
@雯雯1930 @劉峰18128565410 @淡定Baby @我心好累54 @qzuser @小妮子274802374@小烏龜56758187 @冰馨269 @驕陽似火93758611 @基因庇護所
@小蘋果15161 @開心果5758234059351
孩子說「髒話」,家長該怎麼應對?
孩子說髒話,是令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之一。你是選擇批評孩子?警告他?還是對他不理不睬?@隱霧:一頓打最有用,以前我說髒話的時候被我家長聽見了,打了一頓,從此我都沒在他們面前說過髒話。很多父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