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育兒能力有信心,就不會care 其他人對待孩子的行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一次的親密關係的工作坊上,我分享「我總是看不慣老公回家就玩手機,怕影響孩子」,老師講起佛家的「如釋了」,意思就是放下執念,自己釋然。
饒了我吧,我咋能做到。
後來,又一次課上,對「老公回家躺床上看手機這事」我學到「我看到的都是我的投射,是因為我自己不喜歡自己做那樣的人,但老公有他自己放鬆方式,有他長期的習慣,而我想去掌控他的生活。
我錯了,我可以跟他溝通,但改變需要他自己做出,我不能控制他。
」
近期,又有新的感受,我不再那麼焦慮了,持續不斷的學習,讓我對自己育兒更有自信。
爸爸、老人以及以後小羽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人,我也控制不了別人以什麼樣的方式影響她,也許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發展出健康的面對他人行為的態度和有效的方法。
案例
洋洋跑進屋裡,非常傷心地大哭:「媽媽,爸爸打我!」媽媽放下手上的事情,抱著兒子安慰道:「到底怎麼了?」「他說我野蠻,然後打了我一巴掌。
」「好的,寶貝,我會處理這件事情的。
現在別哭了。
」洋洋不再哭了,來到院子找到正在忙碌的爸爸。
接下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媽媽再次申明不贊成打孩子。
爸爸則聲稱,洋洋也是他的兒子,當他讓洋洋把自己的自行車放好時,他聽到兒子出言不遜。
洋洋站在旁邊,看著爸爸和媽媽的爭吵。
1.洋洋:通過讓別人敵對來保護自己,而不是思考怎樣面對和解決問題
上面的例子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媽媽和兒子站在一起聯手對抗爸爸。
洋洋利用父母之間的爭執來確保媽媽始終支持他、維護他,幫助他反對爸爸的意見。
當洋洋用這樣的方式操縱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時,他的心理發展是不健康的,他通過讓別人敵對來保護自己,而不是思考怎樣面對和解決問題。
2.媽媽應該做好自己,而不是試圖控制每件事
媽媽不明白洋洋的心理活動以及對自我認知的損害,掉入這個陷阱。
而爸爸決定要消除媽媽對洋洋的縱容,所以洋洋一不聽話就揍他。
然後媽媽更加堅定要讓孩子生活的環境裡沒有體罰,通過怒斥和爭吵強迫爸爸接受她的想法。
這樣不能教會洋洋尊重他人,尤其是尊重自己的父親。
當然,洋洋不喜歡被爸爸打,但實際情況中,洋洋用被爸爸打來換取媽媽的支持和讓爸爸威信掃地,而媽媽認為洋洋被打是體罰,這和她的理念相反,她則利用這樣的機會促使丈夫改變,加強對丈夫的控制。
媽媽應該做好自己,而不是試圖控制每件事。
她有權利自己不打孩子,但沒有權利控制丈夫對待兒子的方式。
洋洋和爸爸的關係是他們兩個事,媽媽不該和他一起對抗爸爸。
當洋洋找到媽媽告狀時,媽媽可以說:「寶貝,我也感到難過。
你不喜歡爸爸打你,你能不能想出什麼好辦法,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媽媽也可以和洋洋一起討論,引導洋洋這麼樣才不會再被打。
3.如果媽媽對自己育兒能力有信心,她就不會在乎其他人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我們關懷孩子,就應該關懷別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和合適!然而,什麼是正確和合適的方式呢?我們既然認可孩子有自主的能力和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那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孩子的性格、言行都不同,這使得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也不同。
那麼,我們更加有責任去了解整體情況、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孩子與他人的關係等。
有了這些了解,我們才可以,而且必須,引導和訓練孩子了解規則,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相互合作。
這是我們唯一能夠激發孩子行為越來越好的方式。
父母兩人性格不同,生活習慣、想法和意見不同,這很正常。
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當然最好。
但意見一致不是必須的。
孩子會觀察和感受自己周圍的人,他能夠自行決定接受什麼、拒絕什麼。
媽媽很難控制其他人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時,父母會本能地反對這個大人,申明自己的理念,減少或消除這些人給孩子的影響。
這其實沒有什麼用,孩子並不需要別人給自己的環境設置防線或者重新規劃。
我們要做的是當孩子對這些環境產生反射時,給予恰當的指導。
外界影響本身對孩子不重要,他怎麼反應才是最重要的。
再進一步,我們會發現:媽媽對自己育兒能力的信心,和她在乎其他人的育兒方式這兩者之間有著必然聯繫。
媽媽越在乎別人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不對」的地方,孩子越容易在這個地方出問題。
如果媽媽能夠激發孩子的行為越來越好,媽媽就不會在乎其他人的方式。
其他人只不過是孩子環境中事實情況而已。
願媽媽們自信地走在育兒的路上。
《孩子·挑戰》讀書筆記
10歲兒子揚言要殺了母親,原因竟和父親有關!
年底的《四大名助》節目中,一個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個夫妻雙方持有完全不同教育主張的家庭。媽媽育兒(自認為)寬嚴有度,爸爸則主張開心隨意、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