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待孩子入園的「不適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親樂園:10年親子教育經驗,呵護您的孩子成長
當我們認識到社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開始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幼兒園無疑是孩子建立友誼的第一站。
在這裡,他們將逐漸走出自我中心,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新入園的孩子多少會對社交產生一定的不適應,例如聽不進老師的指令,遇到不願意遵守的規則說什麼也沒用,與其他小朋友產生衝突等等。
老師希望孩子儘快融入集體,建立規則意識;家長則不希望約束孩子的天性。
站在愛與規則的天平上,我們要考慮的是,到底如何做才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
有了社交需求,孩子還需要一點時間
認知發展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在3~6歲的階段以自我中心為主,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
比如,一個7歲的孩子和一個4歲的孩子一起去給媽媽買生日禮物,7歲的孩子會為母親選擇漂亮的項鍊,而4歲的孩子會給媽媽買一輛自己最喜歡的小汽車。
這並不意味著4歲的孩子自私,而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區分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把一切都看作跟自己有關,是自己的一部分。
這就不難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發生這樣的片段,老師讓孩子去午休,而孩子只顧搭建積木城堡,對老師的要求充耳不聞;又或者,家長讓孩子好好吃飯,可孩子就是對擺弄勺子和碗興趣盎然。
大人如果將這類行為當作孩子「叛逆」,就會怒火中燒。
其實,孩子只是在「搭建」自我,由於專注而不為外界所動。
為什麼要把孩子的自我中心用「搭建」來形容呢?是因為孩子從出生時與世界混沌一體的意識中,慢慢地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認識著自己的能力,學習著控制自己。
當孩子「聽不進去話」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孩子一點時間。
從自我中心到社會交往,貫穿在整個幼兒園階段。
孩子一定會面臨規則、約束和挫折。
在這些新鮮而陌生的經歷中,孩子會懂得為什麼錯過午飯就要挨餓,為什麼自己的哭聲並不會引起關注,為什麼打了小朋友之後大家就不再跟他玩了……這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過程。
「變」還是「不變」—思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課
人無法孤獨地存在,一旦有了社交需求,就會發現世界並不是繞著自己轉,考慮別人,甚至適當退讓都是必需的。
然而,這一代年輕父母更重視孩子天性的發展,不願讓孩子被規則束縛。
這周我帶著3歲的小愛去上創意體驗課,這是小愛第一次參加父母不在身邊的課堂活動。
教室內,老師帶著6個小朋友一起做水果酸奶,而我在屋外靜靜地看著。
一開始,小愛是個規則破壞者,老師讓排隊洗手,小愛會提早站起來;老師讓喝酸奶,小愛會突然大笑著說對面的小朋友喝成了「小花貓」。
慢慢地,小愛看到大家都遵守著秩序,她也開始融入其中,聽從老師的指令,跟小朋友友好地互動。
短短40分鐘,我體會到了孩子從同化到順應的轉變。
皮亞傑的生物學角度研究認為,思維的成長本質上是一種適應。
人類認知結構的生長和變化,正是適應和組織的結果。
對孩子來說,同化,代表著按照已有的思維認知行動。
比如,小愛覺得洗手不用排隊,是因為在她以往的經驗中,沒有遇到過需要排隊的情況。
當孩子發現新的經歷自己無法解釋,就會發生順應。
順應,則代表著孩子通過修改已有的經驗圖式或形成新的圖式,來適應新環境的認知過程。
就如小愛因為想要融入活動中,而選擇了遵守老師的規則,更好地完成作品。
通過順應,孩子的認知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既豐富了認知的內容,也改造了認知結構,發展了自己的思維。
看來,社交對於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人際關係的建立,更是思維發展的全新篇章。
走出自我中心,提升孩子適應能力
當孩子在幼兒園遇到新的挑戰,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完成這種「順應」,而不是拒絕變化。
比如,通過情景回顧,跟孩子聊聊幼兒園的生活:如果今天因為大嚷大叫而被批評,那麼原因是什麼,下次如果太興奮是不是可以找到別的辦法來表達呢?通過故事或觀察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提醒孩子思考別人的感受和反應。
還可以讓孩子多參與合作類遊戲,跟小朋友在相互幫助中發現社交的樂趣。
每一次新的平衡,都是提升孩子適應能力的過程。
親樂園:10年親子教育經驗,呵護您的孩子成長
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寶寶入園前的必修課
寶寶的行為習慣其實在能聽懂語言的時候就開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社會規則的適應是後天習得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做嘗試。 因為幼兒園老師照顧的孩子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