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育學家曹雕:如何教育孩子的正能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代教育學家曹雕

一、每天教育孩子的24個機會

職業父母都很忙,一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

父母們都覺得自己在事業上打拚,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事實上按教養的標準,大部分父母是在養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教育孩子的一個重要法則是過程法則。

兒童教育是平時點點滴滴的滲透,若干年後才看到教育的效果。

如果我們平時沒有進行長期的細緻的教導,心裡又帶著高度期盼的心,難免許多的父母到時會感到失望。

即使是只有短暫的時間相處,如果是個有心人,我們仍然可以做到殷勤教導孩子。

一天的24小時,我們可以發現24個教育孩子的機會?

1、早晨孩子還在被窩裡,用輕吻或輕拍喚醒孩子,告訴孩子,我愛你。

讓孩子學到早晨用愛問候他人。

2、在孩子面前迅速穿衣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醒即起,顯得動作利索,並可以和孩子比賽誰穿衣服快。

3、表揚孩子在頭一天晚上就準備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告訴他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4、在早晨的時候,輕聲哼自己喜歡的歌,給孩子傳遞早晨輕鬆愉快的心情。

5、掀開窗簾,為今天的來臨表示感恩。

同時告訴孩子今天能有工作真好,並展望見到一些有趣的人。

6、在起床後,帶孩子一起做伏地挺身或伸展運動。

開始孩子會不願意,但是當堅持形成一個習慣後,他會在每天起床後做點簡單的暖身活動。

7、為孩子準備早餐過程中,請孩子參與做點工作,比如烤麵包,熱牛奶等。

8、在孩子上學的書包里放一張「我欣賞你」的卡片,上面寫上你對他的一個品格欣賞,並寫上我愛你。

9、在孩子整裝出門前,鼓勵孩子照看鏡子,自己檢查衣裝是否整潔,精神是否飽滿。

10、下班後回家,當看到配偶和孩子都過來迎接問候時(事先和妻子建立家庭傳統,就是當夫妻的一方誰先下班,要帶著孩子一起到門口迎接晚來的家人),先問候配偶,然後再親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彼此相愛。

11、訓練讓孩子為回家的父母拿拖鞋或接過文件包。

12、將手機調成震動,並告訴孩子你很重視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所以你需要將手機調成震動。

13、告訴孩子今天工作中有意義的事情或開心的事情,和孩子分享你的工作。

14、專注傾聽孩子的分享,不輕易打斷並積極回應。

最後可以告訴孩子你的一些建議。

15、和孩子一起運動。

球類,跑步,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鼓勵孩子堅持。

16、當孩子想看電視,約定好時間。

內容由父母事先選定。

陪在一旁,當孩子有問題時,可以討論。

17、在餐桌上,為桌上的飯食感恩,並欣賞烹調人的手藝。

18、家庭設定親子共讀時間,全家一起讀有益心靈的童書,並一起討論。

19、家庭遊戲節目。

全家一起做一些有趣的遊戲,比如捉迷藏。

20、鼓勵孩子找到一些智慧的話語,也可以發現孩子說的智慧的話,讓孩子抄出來,貼在房間的各個地方。

21、訓練孩子過規律的生活,到時間就需要準備睡覺。

22、檢查孩子是否為明天做好了準備,如書包,衣服,文具用品等。

23、為孩子今天的一天的表現做個簡短的評價,鼓勵好的表現,不好的表現提醒孩子改變,並告訴孩子過犯已經被完全原諒。

24、在孩子睡覺前講一些輕鬆美好的心靈床邊故事。

掖好被子,親吻孩子,道晚安。

「當殷勤教育子女」,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古代先賢的智慧依然可以為我們所用。

如果我們願意用心去教導,就會發現教導的機會其實很多,我們可以做到順勢而發,不著痕跡。

二、決定孩子命運的七個習慣

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你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人在小的時候就要訓練出好習慣。

因為這些習慣關乎到今後命運大事業。

以下7個好習慣,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

習慣一:做事有計劃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複習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總是被別的事情打亂,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會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嗎?您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些麻煩嗎?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做事有計劃,不僅能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處理各種事情。

那些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於做事有計劃。

小到身邊的點點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標追求,計劃都是不可缺少的。

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反映了一種態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習慣二: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開拓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為了實現這些夢想,孩子們每天埋頭於功課,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

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不僅是在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在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堅持鍛鍊身體,使很多人獲益匪淺。

生命在於運動。

每天鍛鍊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習慣三: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

每天早上都要刷牙,太麻煩了;夏天應該勤洗頭洗澡,冬天就沒必要了;球鞋穿一個星期再換也沒關係;長指甲顯得好看,所以不用剪;內衣應該天天換,外套就沒必要經常換洗了;偶爾扔一點垃圾也沒關係,反正沒人看見,再說還有環衛工人呢……

如果您的孩子也是這樣,那真是太糟糕了。

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既有個人衛生方面的要求,也有公共衛生方面的要求。

要想讓孩子成為文明的人,首先就必須讓他克服不良衛生習慣,做到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

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保持室內衛生與通風。

要定期做居室大掃除,平時注意保潔,無論什麼季節都要做好室內通風和室內保濕。

二是高層建築居家儘量不養寵物,既有利於健康,又能和睦鄰里關係。

三是在傳染病流行期不去或少去商店等處,一定要去時要戴口罩。

如果孩子得了傳染病要及時報告,應上醫院治療,在家養病治療時,不要讓他們到處亂跑,以免傳染給他人。

四是告知孩子不到醫院等容易傳染上疾病的場所玩耍。

五是教育孩子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

習慣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和經驗,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完全屬於自己必須面對的事情,而不是想方設法地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已經習慣了讓父母當自己的保姆,起床讓父母叫,衣服讓父母收拾;在學習上,也已經習慣了讓父母和老師當自己的拐杖,讀書讓老師催,寫作業讓父母陪。

試想,一旦父母離開了他們,誰來幫他們做這些事情呢?他們會不會變得手足無措,寸步難行呢?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幫助他們克服懶惰的心理和依賴的思想,學會自我管理,逐漸成為獨立的人。

習慣五:微笑待人

英國詩人雪萊說:「微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徵,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

有了微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微笑待人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行為狀態,也是一種良好的心態,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學會微笑待人,這是讓孩子學會做人的準則之一。

世界上最美的人是帶著微笑的人。

也許您的孩子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公共汽車上,突然遇到了急剎車,由於自己沒有抓牢扶手,一下子就撞到了別人身上;

急急忙忙趕路的時候,沒有注意,一下就踩到了別人的腳,弄髒了對方的鞋;

做遊戲的時候,不小心弄疼了夥伴;

類似的種種情況,他們都不是故意要傷害別人的。

這時,孩子願意看到一張寫滿了討厭與責備的冷冰冰的臉,還是願意看到一張表示寬容和諒解的微笑的臉?他們肯定會不約而同地期待後者,因為這樣一種微笑其實等於在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沒關係的。

」這微笑代表的是一種友善,一種諒解。

每個人都願意面對一張微笑的臉。

微笑待人的人,總是彬彬有禮、和藹可親、真誠友善、寬容大度,他們走到哪裡都會是最受歡迎的人。

習慣六: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如果一個人答應別人去做某件事情,卻一直沒有動靜,對方會覺得惱火嗎?如果一個人總是言而無信,有誰還願意繼續和他交往呢?

別人可能會容忍他一次兩次,但若是每次都如此,恐怕沒有人會繼續容忍他。

因為在他的身上,幾乎毫無誠信可言。

只知道說卻不努力去做的人,總不會受歡迎。

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這關係到一個人的誠信。

一個人要形成好的人格,受到眾人的愛戴和歡迎,再也沒有比誠信更重要的了。

您的孩子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嗎?他能做到說了就努力去做嗎?可以問一問孩子:

在答應別人的要求之前,會認真想想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做嗎?

如果自己沒有條件,就不會答應超出能力範圍的要求嗎?

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要答應了別人,就會認真去做嗎?

一定會按時歸還所借的東西嗎?

說出的承諾即使很難完成,也不會輕易放棄嗎?

做了卻沒有完成,也不會找藉口嗎?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父母要教育孩子,無論什麼事情,說了就應該努力去做,否則就等於是告訴別人他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習慣七: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在學習中,錯題意味著孩子在學習上的錯誤、在知識掌握上的漏洞。

對待錯題,絕不僅僅是將其「改正」那麼簡單。

這就需要孩子養成一種新的好習慣: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我們發現,那些善於在錯誤中反思自己的孩子,常常能對自己做錯的題進行深入分析,及時總結,並且能在需要的時候對它們集中複習,大大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幾率。

從長遠來看,這樣做對堵住知識掌握上的漏洞非常有效,而並不僅僅是解決了幾道題。

三、教育孩子不可有三心

如果說,哪個父母不盼望孩子將來成龍成鳳,不希望成才,那就不是實話。

父母們為了孩子的成才,從孩子呀呀學語開始,直到孩子上大學這漫長的育子生涯中,其栽培之心、愛子之意可謂貫穿到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把「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感天動地的愛,本無可厚非,但是,教育孩子太用心,太細心,太小心了,也未必是好事。

為什麼這樣說呢?請看——

1、教育孩子越是用心,孩子的心理壓力越大。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將來成「龍」成「鳳」,包攬了所有的家務還不說,在學習上也非常用心。

比如,為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天天過問學習上的事,甚至犧牲自己的事業來陪讀。

「只要學習好,什麼都不用你操心」,這句話中表達了父母的高期望值,如果孩子達不到他們心中定的標準,就會繼續要求你「什麼也不用你操心」,只管好學習就行了。

結果,孩子除了學習以外沒有別的事可做,學習成了他唯一的生活目標。

這樣的孩子,心理壓力相當大。

比較聽話的孩子,如果沒有達到父母預設的目標,他會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這麼多,而成績還沒考好,會對不起父母。

沒考上大學而自殺的事件常見報端已不是駭人聽聞了;而個性比較強的孩子,會有牴觸和逆反心理,當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或違背家長的意志,頂撞父母,把情緒向父母宣洩,或破罐子摔碎,自暴自棄,影響了人格的健康成長。

2、輔導孩子越是細心,孩子的自信能力越弱。

一位母親寫得一手好字,她為了讓女兒也寫一手好字,給女兒報了寫字班。

女兒開始積極性很高,可是上了一段時間,女兒不想再上寫字班了,說自己寫不好字。

任憑媽媽怎麼勸都沒用。

原來,這位媽媽在孩子檢查孩子寫字作業上非常細心,一頁中檢查出一半的不合格。

其實不過就是字寫得這筆長了點,那筆短了點,沒這麼漂亮,可她就認為不規範,要求重寫。

本來15分鐘就可以寫完的,結果擦擦寫寫拖到一個多小時才完成。

一段時間下來,孩子便沒有了自信。

就這樣,孩子的原本的自信心給擦沒了。

由此可見,在檢查孩子作業上太過於苛求,過於細心的父母容易把孩子的自信心打掉。

這種母親有求美求精、事事追求完善的心理,但她忘記了,孩子的腳印是歪歪扭扭的,是在歪歪扭扭中向前走的。

過於細心地輔導,過於認真地糾正,只能讓孩子望而生畏,打消了積極性,產生了自卑感,削弱了自信能力。

3、教育孩子越是小心,孩子的生活能力越弱。

看到這樣一篇作文,是孩子寫的隨父母去公園玩時的苦惱:「那天,我們全家一起去逛公園。

一進公園,我就拉著爸爸媽媽去看老虎。

到了老虎山,媽媽一把拉住我,神色緊張地對我說:『老虎有什麼可看的?你看那麼多人,萬一被擠下去怎麼辦。

』路過假山,我剛往上爬,又被爸爸攔住了。

他皺著眉頭,邊摸著尖尖的石頭邊帶著央求的口吻對我說:『哎呀呀,我的小祖宗,快下來呀!你看這石頭多硬啊,萬一摔下來,還怎麼去上學?』結果,我只在爸爸媽媽認為不危險的一些地方玩了一會兒,掃興極了。

爸爸媽媽就是不相信我的能力,在家裡想干點什麼都不行,現在,我什麼都不干,就等著他們『實行三包』。

從文中可以看出,這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地謹慎小心,安全意識極強,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摔了,傷了。

他們對孩子總不放心,處處小心,過度保護,孩子成了溫室的花不讓她見一點風雨,否則他們內心會驚恐不安。

這樣的教育,於孩子來說,不是愛,而是害。

四、兒童心理健康的十二大忌

第一、忌嬌慣溺愛

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抬,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

父母「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護縱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眾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有些家長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養成虛偽不誠實的品格。

第三、忌哄騙

有些家長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養成虛偽不誠實的品格。

第四、忌諷刺

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為可以「激發」上進,結果適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

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都要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和束縛,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

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為,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

第七、忌打罵體罰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產生感情對立。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遊戲和運動,培養他們注意力集中,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兒童持之以恆的毅力,做什麼事都要有始有終,而不要反覆要求孩子更換活動內容。

第九、忌缺乏適應能力

要訓練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第十、忌無控制力

要訓練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第十一、忌憂鬱沉默

要培養兒童樂觀幽默的性格,切忌鬱鬱寡歡。

第十二、忌依賴

要讓兒童經受一定的困難,學會克服困難,得從身心(性格和體格)兩方面進行磨練。

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

五、如何讓孩子學會聽課

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放棄自己的愛好和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遇上孩子功課有點不會的,馬上給予指導。

可是家長並不能代替孩子學習,長此以往,家長感到力不從心,孩子也學會了依賴,學習成績也難有提高。

其實有一個改變這種狀態的好辦法,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簡單辦法,那就是教會孩子聽課。

你不妨先向學校的老師詢問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念書、聽課情況怎麼樣?是每節課都認真聽講呢,還是經常「開小差」?了解情況後,就可以教給孩子「聽課」的本領了。

讓孩子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學習有三個環節預習-聽課-作業。

家長幫助孩子只能是前後兩個環節,而中間這個環節恰恰是最關鍵的,如果孩子能夠獨自應付,不僅可使父母省去輔導的時間,更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首先給孩子做有目的的預習。

以往許多家長把「預習」理解成給孩子講一遍課程內容,這樣做不僅耽誤家長的時間,還會使孩子第二天上課不認真聽講。

講授新課是老師的工作,家長不要「代勞」。

家庭預習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明天的課要學會什麼。

如果孩子對將要學的新課目標明確,上課聽講的時候才能主動和有針對性,一節課下來,他才會明確知道自己學會了沒有。

如果他對這節課要達到的目的並不明白,他就無法知道他會了沒有,一節課上完,稀里糊塗,學習成績當然不會高,還得爸爸媽媽勞神再講一遍。

父母可以利用放學後,或者老師家訪的時候跟老師交談,根據孩子的特點向任課老師了解授課內容和進度,然後跟孩子溝通,翻閱他的課本,了解他的進度,幫助孩子確定什麼是近期學習的重點,什麼是難點。

同時教給他調控注意力,以便記住老師講解的內容,放學後就把當天所講的內容溫習一遍。

也就是說,培養孩子聯接三個環節的能力,讓孩子在學習面前始終目標明確。

在向孩子發問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會就事論事。

比如當父母問,「今天老師教了什麼」、「今天你學了什麼」時,孩子往往說,「老師教了幾個生字」、「老師講了幾道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可繼續問,「老師對這些字有什麼要求嗎」、「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今天的作業和老師講的題有什麼關係」?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這恰好表明孩子還不會「聽課」,但是如果這時候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很快就會學會的。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還可在孩子做家庭作業之前,和孩子一起商定今晚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做哪些作業,然後進行哪些預習?這些作業要達到什麼要求(別忘了對孩子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的培養)?預習要得到什麼?開始的幾天,由父母來記下這些事先商定好的內容,然後幫孩子檢查;以後逐漸讓孩子自己記,父母在結束時幫助對照檢查;習慣完全養成後,就不用再一一寫在紙上,只需孩子心中明了就可以了。

但是在作業和預習結束後,家長要再和孩子一起對照目標進行檢查和小結,知道已經實現了哪些目標,哪些目標還要努力或需要修改。

這個做法恰是對孩子「認真聽講」的培養——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今天晚上應該完成的。

漸漸地將這種意識引進課堂學習,從一門功課開始,比如讓孩子每天敘述「老師在語文課上教了些什麼?提了什麼要求?什麼地方老師講得多,為什麼在這裡講得多?」訓練孩子的聽課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

如有條件,可與老師核對一下,看看孩子的敘述是不是符合教學目標。

相信在您的訓練之下,您的孩子會聽懂每一節課。

六、讓孩子遠離髒話的秘訣

1、別讓寶貝覺得說髒話很有趣

聽到很小的寶貝說髒話,有些父母會覺得有趣,忍不住吃吃地笑。

這樣,就會使寶貝產生錯覺,認為這是一種能得到父母讚賞的行為。

於是,寶貝會一再地說髒話,試圖繼續獲得這種愉快的體驗。

如果父母聽到寶貝說髒話就大怒或覺得十分尷尬,寶貝也會因說髒話引起父母的注意,而繼續他的說髒話遊戲。

最好的方式是聽到寶貝說髒話時,給他一個冷冰冰的面孔。

讓他明白,你對他說髒話的遊戲一點兒沒有興趣,也很反感,這樣他就不會嘗試用說髒話來吸引你的注意了。

2、教寶貝一個新的表達方法

如果寶貝僅是在嘗試一個新詞,看看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自己,那麼,父母可以嘗試用另外一個有趣的新詞,比如用一些童話書或者神話故事裡提到的咒語或有趣的圖來吸引寶貝;也可用一些聽起來很愚蠢但不是髒話的詞彙,來幫助寶貝表達自己,轉移寶貝對那些髒字眼的注意力。

即便寶貝剛剛開始學說話,他也能很快就學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

3、給寶貝設定一些界限

一旦發現寶貝說髒話,就有必要給他設定一些界限。

但給寶貝設定界限時一定要冷靜,不能過於激動甚至以近乎瘋狂的態度對待寶貝。

如果是寶貝自己生造的詞,告訴他沒有那樣東西,沒人明白他在說什麼。

這樣,可以降低寶貝說髒話的積極性;如果寶貝模仿其他成人說的髒話,不要給他解釋髒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說,冷靜又明確地告訴他「你不能用這樣的詞」就可以了。

4、別給寶貝的髒話太多注意力

有時,寶貝說髒話僅是想要某個東西,或想吸引父母對他的注意。

父母不要因寶貝說髒話感覺尷尬,就試圖儘快結束寶貝的這種行為,甚至不惜放棄原則,讓寶貝的小「陰謀」暫時得逞。

比如,寶貝想要冰淇淋,父母不宜說「這樣說話不好,不要再說了。

好了,這是你的冰淇淋。

」2歲左右的寶貝生活經驗匱乏,根本就不可能明白父母跟他說的這些話的含義,他們看重的只是一說髒話就可以達到目的的結果,而不會想到父母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因此,父母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鼓勵寶貝,只要說髒話就能達到目的,而那些不能說髒話的道理他們根本就不會往心裡去。

5、教寶貝學會尊重他人

寶貝最常見的說髒話,就是給人起一些他認為很可笑的外號。

他們常常將一些自己認為不好的詞湊在一起,組合成一些新的詞語,來表示自己對他人的不滿。

要告訴寶貝,給人起外號是不尊重人的習慣。

無論是在家、幼兒園還是其他公共場所,一旦看到別的小朋友說髒話,就要及時向寶貝解釋,讓寶貝明白小朋友的這種做法是不禮貌的,不受人歡迎的。

也可以問問寶貝,如果別人這麼叫你,你會不會不高興。

通過這種移情作用,寶貝就會理解他對別人說髒話時,別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也就明白為什麼不能說髒話了。

6、父母做寶貝的好榜樣

儘管成人與寶貝的行為規則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旦寶貝聽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冒出一些髒話,就會認同父母的這種表達方式。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當你要求寶貝不要說髒話時,他會很困惑:為什麼爸爸媽媽能說,我就不能說呢?這樣,父母對寶貝說的話就沒有了權威性。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旦你無意中說了一句髒話,寶貝開始模仿時,趕緊用一些別的事情來轉移寶貝的注意力。

比如,給寶貝講個故事,教寶貝唱一首歌,或者和寶貝玩一個遊戲,以這樣的方式來洗刷父母自己的行為給寶貝帶來的污染。

7、別隨意做語言與行為之間的關聯

給寶貝換尿布或者把尿時,要溫和地描述父母所做的一切,對寶貝的身體也不要做一些不適當的評價,比如皺著眉頭,一個勁兒說些類似「臭屁股」之類的難聽話。

這樣,寶貝會在潛移默化中將這些詞與他那些體驗聯繫起來,並把這一切看成是很不好的事。

今後,他在不高興時就會用這些詞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之情。

8、配合一些小小的懲罰

如果在警告寶貝後,寶貝仍然說髒話,父母就要採取措施了。

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寶貝停下他正在做的感興趣的事,讓他安靜地待上幾分鐘,不許說話,不許動。

比如,讓寶貝待在汽車后座上、商場一角某個位置或家裡某個房間等。

如果這種懲罰不發生作用,可以撤銷對寶貝的獎勵。

撤銷時父母一定要嚴肅冷靜,不要情緒化。

一旦向寶貝宣告了這樣的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不能因寶貝的哀求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輕易放棄原則。

作者簡介:曹雕,男, 1961年 6 月 17日生,湖北武漢人,漢族。

武漢大學中文學士,海南政法學院法律碩士,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博碩士,美國哈佛心理學系博士後。

現為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學院社會心理學博士生導師,美國波仕頓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座教授,社會科學心理學者,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社會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朮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和應用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卓越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協會員、中國書法協會員、中國攝影協會員等;同時,兼任湖北朝陽紅康復休閒養老院董事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