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600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2年8月,我走進上海火炬潤滑油這個大家庭。

就從這天起,我的人生發生了轉變。

入職那天,我第一次接觸到《弟子規》,讀了近20年書,我從來都不知道世界上原來還有這樣一本好書,原來只知道有本《三字經》,而且就知道那麼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小時候把它當做了一句順口溜。

當我翻開《弟子規》時,頓時呆住了,裡面都是短短的三個字為一句,但就是這短短的三個字卻蘊藏了人生的大道理。

就是這麼小小的一本《弟子規》,成為了我每天空閒時間必看,而且百看不厭的好書。

記憶中最深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弟子規》中第一篇《入則孝》,讀完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過去我是那麼的不珍惜。

記得那時我剛上初中,由於不習慣一個人的住校生活,再加上體質差所以時常感冒。

有一次,恰好是臘冬,外面還下著大雪,乾冷乾冷的,經不起寒冷氣候的突變,我感冒了,並伴有高燒,上課時腦袋暈乎乎的,坐在教室就暈暈大睡,無法堅持上課。

於是撥通爸爸的電話,委屈地說:「爸爸,你快點過來,我感冒了」.等了大概20分鐘,還不見爸爸過來,又氣又急,又撥通了電話:「爸爸,你怎麼還沒有過來啊」.說著說著,就委屈的哭個不停,爸爸也沒有多說,只說「快了,馬上到,你堅持住」.很快,爸爸來了,把我叫出來,在我出來的那一刻,一陣刺骨的冷風吹得我渾身直抖,那漫天瀰漫的雪花還沒有消停。

這時爸爸趕緊走過來把軍大衣讓我穿上,我卻嘟囔著「那麼丑,我才不穿呢」.說著就一撅嘴坐上摩托車,當摩托車啟動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寒風和冷雪簡直讓人窒息。

爸爸一邊騎著摩托車一邊朝後對我說:「把大衣收緊點」.出了學校大門,我才把那個象爺爺經常披著的軍大衣披在身上,瞬時身上一股暖流流過。

無意間抬了一下頭,這才發現爸爸或許因為急促的原因穿的如此的單薄,頭上沒帶頭盔,手上也沒帶手套,膝蓋上更沒加護膝,卻堅實地在我前邊替我遮擋風雪和寒冷,靠在爸爸的背上是那麼暖意融融,頓時,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父愛如山。

弟子規讀後感600字(二)

在看《弟子規》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孝。

孝,光看字的結構就能明白它的含義,上老下子,強調著血緣延續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雖然是小輩,但是,今天的小輩也是將來的長輩,如果在我們做小輩的時候不孝順長輩,那將來我們做長輩了又怎麼能指望我們的小輩會來孝順我們呢?現在的我們,父母叫我們,我們忙著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還會不耐煩。

在爸爸媽媽教育、教訓我們的時候有幾個心裡是沒有牴觸情緒的?總覺得父母管我們管的太多了,總是和父母頂嘴。

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找理由開脫,而我們需要父母為我們做什麼的時候,父母總是義不容辭。

所以說「恩重如山」這四個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擔當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臥冰求鯉」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

王祥早年喪母,但他的繼母並不喜歡他,還常常在王祥的父親面前挑撥離間,說這個兒子不好,不孝順。

所以,年幼的王祥不僅得不到母親的關愛,就連父愛也感受不到。

但即使是這樣,王祥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對父母好,孝順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時候衣不解帶地伺候。

繼母經常想要吃鯉魚,王祥都盡力滿足繼母的要求。

一次,在一個大冬天,繼母生病了,想吃鯉魚,但是河水已經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繼母依然想吃鯉魚,王祥沒有辦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禱。

突然冰裂開了,兩條鯉魚從河裡跳了出來。

即使是對自己並不慈愛的繼母,王祥也一樣如此努力地滿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的傳統當中,孝是無條件的。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孝是相互的,父母對我們好,我們才要孝敬他們,那隱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為某些原因對你稍微差了一點,我們就不孝敬他們了。

這在傳統當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孝就是人的根本。

父母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為父母做過了什麼?(www.lz13.cn)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我們怎能不孝敬他們呢?

弟子規讀後感600字(三)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

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

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

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

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裏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閒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

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

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

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分頁:12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