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這些,會讓你的孩子膽小不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好像有著解讀不完的奧秘。

當孩子兩歲後,一般都會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狀態:要麼動若脫兔,膽子很大high起來不得了,要麼靜若處子,文文弱弱的有些膽小。

好動愛玩鬧還好說,孩子嘛大多數都是這樣,但是如果家裡孩子膽小的過分,就讓媽媽們傷透了腦筋,畢竟不去接觸新鮮事物肯定是不利於成長的啊。

其實所謂孩子膽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很多孩子膽小是不想離開舒適區!父母把孩子呵護的非常好,形成了一個舒適區,而孩子要去探索的新鮮事物卻在舒適區外。

孩子無法去判斷去探索以後的結果時好時壞,為了不讓自己失落,很有可能就去逃避,不去接觸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推出舒適區,讓他們在自己的摸索和探索中成長,失敗和錯誤終將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助力。

當我們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在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內心感到舒服的時候,才能夠去嘗試新鮮事物。

孩子需要很強的自我意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他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比如他們會證明:我能做到。

這個時候,父母要給予孩子自我證明的機會,允許孩子自己照顧自己。

同時也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教孩子自主選擇衣服,如何穿衣服,如何洗澡,如何做簡單的飯菜和零食,如何修補和清理東西等等。

自主意識的覺醒是孩子嘗試不同事情的第一步。

孩子需要自信意識

自信意識與自我意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我能做到」的信念。

但是,自信意識更強調「我一定能做到」,「我一定能成功」的堅定信念。

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信意識,但是說一大堆膚淺的表揚話語,比如「你真棒!你做到了!你成功了!祝賀你」等等,並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相反,你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並給予肯定,鼓勵孩子去做,從而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是,一個人不再需要從別人那裡得到讚美和驗證,自己也能做好。

父母在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從小的挑戰逐漸開始。

日常小事的成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做好準備應對大型挑戰。

孩子需要安全感

孩子的這種安全感就是內心非常確定「我很安全」,「我有歸屬感」。

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注意孩子,增進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從而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學會聆聽孩子,真正的了解孩子,全面接受孩子。

同時,父母也要滿足孩子日常的生活需要,比如營養、睡眠、身體接觸、遵守家庭規則等等。

另外你要經常跟孩子交流,告訴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對你而言,他是最重要的。

孩子需要應變能力

孩子需要從小就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利進行,他們需要有彈性地應對生活中的失望和挫折。

同時也要孩子明白犯錯誤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通過管教來教育孩子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而不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懲罰他。

另外,教育孩子錯誤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小優有話說: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首先就是要先強化孩子內心的自主、自信、安全和應變能力,這樣孩子就能獨自大膽地走出安全區域。

一旦孩子有了內心的力量,他們就會相信自己能夠嘗試任何新的事情,儘管有時會不熟悉,但是他們有能力戰勝挫折。


喜歡請訂閱,更多育兒乾貨請關注優兒學堂微信公眾號【yoparent】優兒學堂是由劍橋大學博士蘇德中創辦的擁有來自全球300多位兒童心智成長專家,是爸爸媽媽的高階育兒學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我需要這樣的表揚!

每一位家長都知道,適當的表揚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做出了努力卻仍舊失敗的時候,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安慰劑,也是讓孩子繼續前進的動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揚孩子,才能讓孩子不驕傲,並且能正確的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