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得幼兒急疹嗎?如何辨別應對各類疹子?最全出疹攻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寶寶聽父母交流群里,經常有家長很著急的問帶寶寶來看病,說寶寶前幾天突然發燒,好不容易燒退了身上又開始起疹子,擔心寶寶是不是得了嚴重的病,或是吃什麼藥引起的過敏?

其實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寶寶得了幼兒急疹,那麼什麼是幼兒急疹呢?幼兒急疹真的很嚴重嗎?幼兒急疹和濕疹、熱疹怎麼區別呢?本文就為各位家長普及下——關於寶寶疹子這些事

1.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又叫嬰兒玫瑰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溫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幼兒急疹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但這種病毒不會導致其他的皰疹感染,如唇皰疹、水痘或者帶狀皰疹。

寶寶在媽媽子宮裡時,胎兒通過媽媽獲得抗體保護他們不被感染,但這種免疫隨著時間減少,而寶寶還沒有發展起自己的抗體。

所以,最常見的感染幼兒急疹的時間在寶寶6~15個月時,95%的孩子都在2歲前感染。

幼兒急疹發病於接觸到病毒後的大約5~15天,多數情況下不伴隨其他的伴隨症狀,也有的孩子會經歷幼兒急疹全部症狀。

幼兒急疹雖然起病急驟但孩子精神狀態較好,基本上都不需要用藥物治療,單純護理即可

2.幼兒急疹的臨床表現(重點)

一年四季都可發病。

以冬春季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極為少見。

潛伏期是8~14天。

為散發病例,不具有流行性。

✩ 發熱 可以高熱達39~41℃,一般持續3~5天,個別的孩子可能出現高熱驚厥。

✩ 「熱退疹出」 是本病的特點。

皮疹一般發熱3~4天後熱退的過程中出現,皮疹多為不規則的斑點狀或斑丘疹。

用手按壓皮疹可以退色。

全身均可以見皮疹,多是從頸部和軀幹向四肢發展,前臂、小腿和手足極少見皮疹。

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跡。

✩ 有的孩子 還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狀,頸部的淋巴結可能腫大,尤其是耳後或枕後淋巴結增大更為明顯。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類中淋巴細胞增高,伴有便稀,輕微腹瀉

幼兒急疹會伴有咳嗽、流涕、腹瀉等症狀,會誤導家長以為感冒或其他病症,其實只要在這個月齡段內,孩子出生後第一次高熱,突然發熱,體溫上升快但精神狀態好,就基本可以判斷為幼兒急疹

3.幼兒急疹如何應對(重點)

(1)不要糾結用退燒藥,高熱帶來的危害遠大於退燒藥

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可給予退熱藥退熱處理,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體溫過高時會導致大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導致高熱驚厥的出現。

因此在出現高熱時,家長要及時為寶寶進行降溫處理,不要一味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為寶寶控制體溫,因為這種方法在高熱時並不理想,尤其是給寶寶貼退熱貼,對降溫幾乎沒什麼明顯效果。

如果沒有超過38.5℃,儘量不要慌著給寶寶餵藥,發燒是免疫系統的產生,吃藥只是暫時降溫,之後會燒的更高,而且也破壞了寶寶免疫系統的產生過程。

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是不能給12歲以下的兒童服用的

(2)要少量多次餵水

要給予寶寶適量水分(檸檬水、桃子水、清湯)避免因發燒而缺水,如果還在哺乳期,也可以通過多餵母乳避免缺水。

個別孩子因為灌藥的陰影拒絕喝水,可以用彩色勺子餵水,實在不行只能等孩子睡熟了用餵藥器擠水

(3)要一般處理,加強護理

家長要注意居室內安靜、舒適、空氣新鮮、流通、被子不能蓋得太多太厚,以免內熱難消。

此外,避免用鹼性皂劑擦洗皮疹,不要讓患兒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

(4)夜間監護不能松

夜間體溫上升較快,為避免高熱驚厥,夜間要加強監測,及時採取措施。

(6)出疹期間無需特殊處理

出疹期間可以正常沐浴、外出玩耍等,但是切記出疹期間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特別不能使用抗生素,因為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是細菌感染。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基於寶寶除了發熱以外不伴隨其他的症狀,如咳嗽、咳痰、嘔吐等,同時寶寶精神狀態良好。

如果寶寶出現了其他伴隨症狀或精神狀態萎靡、煩躁不安、嗜睡等,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就診檢查。

4.關於寶寶的各種疹,你肯定想知道

幼兒急疹最大的特點——熱退疹出,而麻疹、水痘、風疹都是高熱期間出疹,藥疹與用藥有關,伴有癢感。

那麼,熱疹和濕疹又怎麼區分呢?很多媽媽經常搞不清楚

濕疹 是指乾性的、脫屑的、成片的,可能存在裂口或滲出,且滲出液會很快乾燥結痂的疹子,伴有奇癢

濕疹應對方法(超級重要)

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容易出現濕疹,如反覆濕疹,建議換成胺基酸/深度水解配方,同時停掉所有補充劑,包括維生素D、益生菌製劑等,並建議採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藥,加抗生素的治療方法促使濕疹好轉。

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有破潰時,不要給寶寶用保濕霜、潤膚露,因為它們所含的成分會通過破潰處進入血液,造成寶寶對保濕霜和潤膚露過敏,要在寶寶皮膚完整以後才能使用。

此外,反覆濕疹說明光抹藥不解決根本問題,要考慮是否和過敏有關,是不是吃的食物讓孩子不耐受。

如何找到濕疹的過敏源

食物迴避+激發試驗

● 首先將食物簡單化,停止食用可疑的過敏源

(例如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等)

● 在濕疹有好轉後,可添加一種食物,並觀察3天

如果濕疹反覆了,說明此食物為可疑過敏原

如果無異常,可繼續添加下一種食物

媽媽要想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找過敏源

甚至有些孩子要通過抽血、皮膚點測實驗來尋找過敏源。

然後是皮膚本身的治療,要用一些含有激素的藥膏治療。

熱疹是米粒樣或者針尖樣的紅點,即使疹子連結成片,也能清晰看見小米粒樣的疹子,這往往和出汗捂熱有關

疹應對方法(超級重要)

如果全身熱疹,與穿蓋過多、室內溫度過高有關,孩子應比大人少穿一件;如果僅僅是面部+頸部,多於母乳餵養方式有關,因為母乳餵養時,母親乳房上的汗漬+不透氣過程可致嬰兒面部出疹。

建議每天規律用清水擦拭,保持皮膚乾爽,可塗些潤膚露,如果有感染跡象,也可以塗些抗生素軟膏,頸部熱疹,可用在清水擦拭後用柔軟的干紗布置於頸部皮膚疊加部位,幾個小時換一次紗布,利於局部皮膚透氣且減少出疹機會。

若使用一些藥物促進熱疹快速消失,一定要選水劑藥物,如爐甘石洗劑等,千萬不要使用油性較大膏劑,更不利於皮膚散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