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運動,是否應放水讓ta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一:為什麼堅持和孩子一起運動鍛鍊,孩子會越來越好溝通?
運動不僅是完成肌肉運動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經歷。
運動也是孩子和他的朋友、父母互相溝通的橋樑。
可能就是一次玩耍,一次體育運動,你和孩子的話題因為運動變得寬泛起來。
今天踢足球的時候,誰跑得更快,誰射門最准、誰踢得更遠等,都會成為孩子們的談資。
運動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動中放鬆精神,感受休閒的樂趣。
運動於孩子,於父母都有好處,通過運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人這一生最大的財富。
將體育運動作為家庭教育內容,父母以身作則,讓運動融入家庭生活,養成隨時隨地的運動習慣。
參加一些孩子喜愛和擅長的運動項目,還可以讓孩子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滿足感,融洽與家長的關係,形成與他人親和、合作的習慣。
第二:和孩子一起運動,是否應放水讓ta贏?
雖說讓孩子體驗到成功很重要,但讓他懂得什麼是失敗同樣重要,因為讓孩子感受輸之後的失望、沮喪與發脾氣實在太重要了。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去反思為何輸了,更有動力去改變。
如果我們連這種機會都不給孩子,怕是以後他們長大後只會輸得更慘。
當孩子輸了就發脾氣該怎麼辦呢?
1、不逃避。
輸了就是輸了,情緒轉移對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於事無補,建議直接給孩子灌輸:「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定能贏!」
2、允許發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都是真實的,是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上實實在在必須要去面對的。
一味地想要快速制止其負面情緒的釋放,他就只會越來越輸不起。
3、情緒恢復平靜後幫他總結經驗。
如果你發現孩子真的被打擊得很嚴重,你可以和他們分享自己更痛苦的經歷,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父母也經歷過自己的這種痛苦。
類似深入的交談,可以一下子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也能讓他變得更加有韌性。
第三:親子溝通中不能觸碰的三大禁忌
1、忌忽略孩子的感受
比如當玩具壞了、和小夥伴鬧彆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
或者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說:沒關係的,要堅強點。
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裡了。
如果父母改成說:「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你的孩子會很願意和你溝通的。
2、忌敷衍了事
很多家長並不經常和孩子溝通,而是沉默著聽孩子說話,例如孩子放學後,會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媽媽說自己在學校的趣事,而爸爸媽媽反而沉默的玩手機,或者是想事情,只是「嗯」兩聲表示應付。
這樣的敷衍行為並不是交流,而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惹父母煩了,反而越來越減少說話的次數,也就跟著變得沉默。
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建立起一個標準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能夠和自己表達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多說話,平等的溝通,促進孩子和自己的關係增進,也讓孩子能夠開闊心扉,及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讓父母幫助著解決難題、開解疑惑,從而讓孩子優秀成長。
3、忌命令的口吻
儘量避免用「我警告你……」,「你馬上給我……」,「你怎麼那麼笨……」,「我不允許……」 等具有威脅、命令、責備、拒絕等用語。
也許你一時控制不住自己說出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
當你很生氣時,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去和孩子進行交談,因為人生氣的時候是會失去理智的,不要讓不理智的情緒控制住你的語言。
與寶寶溝通,這些技巧寶媽們必知
親情的關係良好是建立在交流的上,彼此有交流才可以的去了解對方的想法。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但也許你並不知道與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用親切的話語,這樣更有利於親子間的溝通。所以對於溝通,一定要選對方...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在一個家庭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家長如何才能做到與孩子很好的溝通呢?一、傾聽內心的聲音 那下面我說幾個見解: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
孩子發脾氣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世界上沒有完全不發脾氣的孩子,不單是孩子,父母自己也做不到完全不發脾氣。所以發脾氣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錯了處理脾氣的辦法。每當面對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往往會採用一些錯誤的辦法,總結起來可以歸為以...
父母脾氣不好對寶寶影響巨大,家長該如何改正自己的臭脾氣呢?
對寶寶發脾氣是寶寶教育的最大死敵,有些家長脾氣臭,孩子犯錯就會對著孩子發一頓火,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寶寶帶來負面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最容易被孩子學到,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