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怎麼辦,別著急吃藥,用這幾個推拿手法輕鬆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了父母,最揪心的莫過於孩子生病了。

尤其是0-3歲的小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來表示,爸爸媽媽著急,只能把孩子送去醫院。

其實,父母多學一點基礎護理手法,在家就可以輕鬆應對啦。

女兒從2歲開始,小毛病都是我自己通過推拿解決,綠色環保,省錢省力,孩子還不遭罪。

下面介紹幾個發燒的小兒推拿手法,大家可以用起來:

1、清肺經一分鐘

位置:在無名指指根到指尖。

手法:無名指指面自指根推至指尖為清肺經;反之稱補肺經。

作用:補益肺氣,清肺瀉熱,止咳化痰。

2、清肝經一分鐘

位置:食指螺紋面從指端直推向指根

手法:食指指面自指根螺紋面推至指根為補肺經;反之稱清肺經。

作用:嬰幼兒肝常有餘而脾常不足,小兒推拿清肝經可以平肝瀉火、解郁除煩、養陰平肝。

3、補脾土一分鐘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節螺紋面)

手法:順時針旋推為補,名「補脾土」,中醫功效等於吃人參、白朮;從螺紋面根部推向指尖(即離心方向——編者注)的直推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補,而少用清。

作用:脾為後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兒肝有餘而脾常不足,補脾土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減少感冒咳嗽的機會。

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的小寶寶可以常規配用此推拿手法。

4、清天河水200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2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食積多有鬱熱,清天河水以清散鬱熱。

5、運內八卦1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從乾宮起自兌宮止,順時針運,反覆操作。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6、捏脊3-7次

位置:脊背。

手法:讓孩子俯臥、背部裸露,塗抹適量的潤膚介質(爽身粉),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孩子皮膚,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後突出部位)兩旁。

作用:調陰陽、理氣血,和肺腑、通經絡、強健身體。

多用於防治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病症。

跟爸爸媽媽們說的話:

以上是我自己的經驗,孩子發燒其實沒那麼可怕,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配合推拿,會很快好起來。

但是,推拿也要辯證,不能隨便用,所謂「用穴如用藥」,用前最好諮詢專業人士。

但不管怎麼,要相信, 推拿一定是有好處的,平時多用推拿保健,給寶貝一個健康的身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又尿床?TA可能是病了!爸媽這樣做!

遺尿是指孩子3歲以後,睡眠中不自覺的排尿,俗稱尿床,多發生在夜間、輕者數夜一次,重者一夜數次,多因腎氣不足、下元虛冷、膀胱鬱熱或病後體虛、肺脾氣虛所致。因此小兒推拿治療遺尿的原則是:「溫補脾腎、...

小兒安神推拿手法

小兒時期,神識未發,神氣怯弱,神經系統發育未全,對外界事物刺激易引起強烈的反應。因此驚觸異物,耳聞異聲,則易受驚恐,甚至導致驚厥。症見:小兒心煩易躁、易哭、盜汗,易受驚嚇,睡覺困難或睡後翻來翻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