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這六類孩子萬萬不能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代的父母,尤其是狼爸虎媽,總是喜歡打孩子,認為棍棒下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但教育專家認為,毆打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而且有些孩子由於天生敏感或自身原因,一旦毆打會影響身心健康。

經常打罵孩子有危害:

1、孩子變得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

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

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孩子感到孤獨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

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他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

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難以接近。

3、孩子逐漸學會說謊

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罵。

孩子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會對父母說謊,避免受到責罰。

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

這種強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說謊變得習以為常,構成惡性循環。

4、孩子變得暴力、暴躁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

這六類孩子萬萬不能打:

  1. 與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

    越打越疏遠,越打越逆反,這種無效行為寧可不做。

  2. 孩子已經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

    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萬別干。

  3. 過於內向的孩子。

    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能力有限,什麼事都掖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打會加重孩子的壓抑。

  4. 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

    如有關孩子選擇愛好、社交、友情等,尊重孩子的權利,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5. 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

    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

    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6. 打後還要讓孩子自我檢討的事不要做。

    孩子被打以後相當一段時間一般都很窩火,可以讓孩子表達他的不滿,讓他有個心理的緩衝。

    這個時候強迫他認錯,等於逼迫他撒謊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創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現在還在打孩子,你會毀了孩子一生!

大部分家長都持著「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這種觀念,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然而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採訪現在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