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嘴是個好習慣?教會孩子從小懂得為自己說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孩子的人,一定對這個場景不陌生:女兒5歲時,我曾帶她去銀行櫃檯取款,當時她在旁邊等得百無聊賴,為了讓我早點走,竟開始大發脾氣,大吼大叫,引得旁邊兩位老奶奶側目——她們一定在想,這孩子的家教這麼差,都怪她爸爸。

但接下來的一幕讓她們頗為震驚。

我給了女兒一個失望的眼神,不慌不忙說,「抗議無效。

如果你想逼我走的話,這麼做還不夠可憐。

」聽了這話,女兒果然安靜了,眨巴、眨巴眼睛,從地上站了起來,小嘴撅得老高。

「你對她說了什麼?」其中一位老奶奶吃驚地問我,「孩子這麼快就不鬧了!」我解釋說,「這是我們家的辯論小遊戲。

讓別人覺得自己可憐,是古代辯論藝術里常用的辯論方法。

」我從女兒出生前就痴迷於此,那時女兒雖然小,但在教她何為「說服」的魔力上,我已下了不少功夫。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

言而無信

上個星期,和爸爸約定好如果我作業完成了就帶我去迪斯尼玩。

可等我完成了他卻改口說,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考不上就別想了。

我真的特別生氣,為什麼你們大人這麼言而無信……

感到委屈

其實,只有在媽媽誤會我時,我才會頂嘴。

有次我只是想幫她分擔一點家務,不讓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壞了碗。

媽媽就過來向我大吼:"誰讓你洗碗了!有這個閒工夫還不去看書!"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頂嘴了。

"

父母不以身作則

爸爸媽媽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卻都沒有做到。

讓我早睡,可他們在外面打麻將到凌晨才回家;讓我別玩電腦,我媽卻在電腦上看韓劇一看就幾個小時。

父母霸道

我覺得父母太霸道了。

媽媽經常教訓我說:「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你小孩子懂什麼?」我的天哪,這話也叫講理嗎?

總拿我與別人比

他們只知道打擊我,我媽反正就是有意無意的就說起別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麼獎啦,考上重點高中啦巴拉巴拉的。

為什麼你們總是說別人的好?那你找別人的女兒做你女兒好了!

頂嘴是表達想法

在我們孩子面前,父母總覺得自己絕對正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

其實,我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時候,如果不大聲「頂嘴」,根本沒有威力,我們就應該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討厭被命令

我只是想把後半集的連續劇看完就馬上睡覺,爸爸堅決說不行把我電視關了,而且他總是用命令的口氣跟我說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讓我很不爽。

「表達你自己」VS「讓對方聽見你」

我一直認為,每個聰明的父母都該讓孩子儘早掌握說服力。

很多人逃避爭論,認為這有失修養,但我們的文化,從來就不歡迎「拒絕」,一味保持表面認同,只會導致被動同意或者「辦公室政治」,家庭里,大家都崇尚絕對權威,那麼最後,孩子連看哪個電視台、買什麼東西這種小事都不會和大人好好溝通。

而辯論術,也不是讓孩子變得腹黑、尖銳,它只是讓孩子高效思考自己的核心觀點到底是什麼。

讓孩子儘早學會辯論,能從小養成一種意識,即「表達你自己」遠遠不如「讓對方聽見你」來得有效。

每當孩子和他們的小夥伴發生衝突時,我都會提醒他們,牢牢記住你的觀點後再去說服別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顧自己說——每次他解決完衝突,我都會多問一句,「所以你的朋友最後認同你了麼?」

學會察言觀色,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

我一直想讓孩子們學會合理地說「不」,這就需要用到辯論術的三個關鍵詞——無懈可擊的邏輯、毋庸置疑的理念和讓人動容的情感。

其中,「邏輯」是最基本的,當孩子想要或者不想要一個東西時,他得找到說服別人的最合理的理由,而不是簡單說一句「我想怎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樣的小事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每天要發生無數回。

「Mary不讓我玩這輛車。

「為什麼她不讓呢?」

「因為她是只小豬。

「所以,Mary不讓你玩車是因為她是只小豬?」

……

這種重複,是讓孩子自己梳理清楚因果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讓孩子意識到:怎麼可能因為不讓你玩車,Mary就變成小豬了呢?邏輯上不成立,別人怎麼可能答應你?

但更多時候,過於糾結邏輯也不一定奏效。

辯論者給人的印象、字裡行間展示出的人格魅力等,經常會起大作用。

不少人認為「察言觀色」太過市儈,但這是群體有效溝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我有兩個孩子,生活中免不了各種摩擦,但姐姐總能獲得我更多的信任,不是我偏心,而是她在「撥弄人心」上,確實有一套。

記得他們還小的時候,有一次,打算留給其他人的一塊餅乾被姐弟倆其中一人吃掉了。

雖然事情很小,但明令禁止後還是有人偷吃,我確實不太高興。

我:「你們中有一個人吃了餅乾。

女兒:「我以前偷過餅乾嗎?」

我:「有道理。

弟弟呢?」

弟弟還沒說呢,女兒就不依不饒發表了一頓悲情控訴,什麼「不讓孩子吃餅乾是酷刑」、「已經很努力了」……竟慢慢把我說動了。

如果她不管三七二十一發起脾氣,控訴我冤枉她,那這場簡單的討論可能又是一場家庭大戰。

但悲情控訴就不一樣了,它是喚起「同情心」的基本前提。

當一個小孩懂得讀你的情緒,然後把它作為自己的工具,恭喜你,你的孩子正朝「一個好的說服者」的方向成長。

▋讓孩子嘗到努力爭取權益的甜頭

而當孩子們誠懇地說服我讓他們多看會兒電視時,任何時候,我都會儘可能滿足:這時候他們就獲得了雙倍的滿足,一來,他們確實看到了自己想看的節目,二來,他們享受到了說服別人可獲得的好處。

兩個孩子越來越喜歡為自己的權益爭辯。

事實上,對於看電視本身,他們已經在說服我的過程中,自己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少壞處。

我嘗試過把辯論三要素都用在我的兒子身上,在他7歲時的一個冬天,他堅持要穿一件很酷的短褲去上學。

一開始,我搬出了我們家的家規——我父親傳授給我的一種毋庸置疑的理念,「你必須穿上長褲,因為我是你爸,而且我讓你這麼做。

」但兒子就是定定地看著我,雙眼泛淚。

然後我嘗試調用邏輯:

「長褲才能防止你的腿凍裂,你才能感覺好受些。

「但我就想穿短褲。

道理說不通,我開始打感情牌。

我把我自己身上的長褲腿捲起來,「你看看,現在我也要穿短褲去上班了。

這麼冷的天,我穿成這樣,看上去是不是很蠢?」

「是的,」兒子說,但他還是堅持要把短褲穿上。

「你為什麼這麼想穿短褲呢?」

「因為我看上去不蠢,而且這是我的腿,我不介意他們被凍裂,你不用擔心。

我的天……記憶中,那是他第一次完美地說服了我:不容他人質疑的理念(我看上去才不蠢),縝密的邏輯(這是我的腿,你無權干涉),以及情感(不用擔心,我自己能承擔凍裂後的痛苦)。

這是他第一次收起以往的大哭大鬧,嘗試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我怎麼能錯過這次機會,用父母的強權打擊他呢?

「好吧,」我說,「等我和你媽徵求到老師、校長的同意後,你就能穿短褲去上學了。

但你得先穿雪地靴在外面。

如何?」

「成交。

他開心地拿出他的雪地靴,而我開始給學校打電話……幾個星期後,校長宣布把兒子的生日定為學校的「短褲短裙日」,校長本人也會穿短裙去上班。

那時還是二月中旬,我們都感受到了來自這個社區共識的溫暖和舒適。

▋每個家庭都該養成「餐桌會議」的傳統

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大。

我發現在各種家庭談判中,我輸得越來越多。

他們有時會把我說得啞口無言,真讓我生氣,但這也讓我感到無比驕傲。

回想這個過程,我最大的心得,是每個家庭都應該保持一個「餐桌會議」的傳統。

亞里士多德還曾專門為此提出過5個詳細建議:

1、家庭辯論是為了教會孩子自己做決定。

當你和孩子分析一個事情的不同角度時,記得給孩子一個明確的選擇(比如暑假是去沙灘玩,還是爬山),更記得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提出完全不一樣的看法(比如暑假又去沙灘又去爬山),然後他們自己根據現實情況決定如何做。

2、聚焦在未來。

關於過去或者現在的討論,總是低效的。

「誰把玩具弄髒了?」、「好孩子才不會把玩具弄髒!」都不如探討「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玩具們保持乾淨?」

3、說「犯規」。

所有阻礙辯論進行的行為都是犯規:大聲嚷嚷、衝出房間、翻出以前家庭成員的舊行,都會讓討論無法進行下去,甚至得到一個大家都不滿意的結果。

4、獎勵正面的情感。

對於所有尖叫、生氣等行為,都沒收獎勵,這時候頂多說一句「回來,你能做得更好」。

只有好好參與討論的孩子,才能得到獎勵。

5、偶爾讓孩子贏。

當他們為自己想要的東西,據理力爭又頗有幾分道理時,沒有比好好獎勵他們更值得做的了。

過去我貪方便,經常用慢燉鍋煮各種食物,後來兒子受不了了,說,「即使是一隻貓,它的食物也不會總是濕噠噠的」,說得多好,我第二天就買了一堆漢堡。

▋營造民主的家庭氣氛

為了讓孩子有話可以輕鬆講出來,做父母的不應該時刻以權威自居。

不妨在家裡營造出足夠的民主氣氛,誰說的有理就聽誰的,並且鼓勵孩子隨時講出自己的感受,隨時化解孩子的委屈。

別怕你會沒有威信,其實你越這樣做,孩子越會理解和認同你。

反之,如果父母總是以「大」壓小,長期下去,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在日後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給孩子申辯權利

即便知道他們在狡辯,也要耐心聽他們把話講完,然後因勢利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他們選擇將功補過的辦法來彌補過錯,這往往是他們最樂於接受的。

中國傳統教育中,「不能頂嘴」被視為尊敬和孝敬的一個重要部分。

這點在日本文化、韓國文化中更為普遍。

可是在西方的教育思想中,「頂嘴」不僅不是壞事兒,還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兒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這位心理學家還談到爭論的一些重要之處。

由於受千百年傳統觀念的影響,受封建禮教的約束,國人總覺得小孩子見識少、閱歷淺、不成熟,又是自己生養的,於是形成了"大人說話小孩子聽"的定論。

不少家長不允許孩子與大人爭辯,他們奉行"父母之命"的教義。

孩子只能對大人的話"言聽計從",是決不允許與父母拌嘴、爭辯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其實,父母與孩子爭辯是件有益的事。

爭辯是爭論、辯論的意思,是各執己見,相互辯論說理。

這樣做有利於思想溝通,通過爭辯達到形成共識、解決問題。

這有什麼不好呢!

孩子同父母爭辯並非壞事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這位心理學家還談到爭論的一些重要之處。

有助於找到界限

「等我們吃完了再去干」,媽媽勸兒子盧卡斯。

9歲的盧卡斯生氣地把椅子往後一推,頂了一句:「為什麼?」我還有些事要做,比坐在這裡要好。

」法斯博士說,盧卡斯的這種挑釁是在試驗他的能力的極限在何處。

同這個倔頭倔腦的階段相似,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機會學會估量自己。

爭辯是擺脫兒童無方向狀態的一個途徑,可以使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處。

?

形成自己的意志

法斯說:「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

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爭執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們注意到,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

?

應付衝突的訓練

安格拉想學騎馬,但是她媽媽反對。

媽媽說:「我要對你負責」。

安格拉反駁說:「薩比內的父母也對她負責,但他們允許她騎馬。

」爭論有學習的效果。

孩子通過爭論學到爭論的藝術。

考慮到日後在工作中,以及和同伴的關係中會有爭論,這種學習對兒童是重要的。

愛的表示

俗語說,相親相愛,才會相互逗弄。

鬥嘴是向對方表示,你對我是重要的。

一個人如果總是與世無「爭」,他就是向周圍的人表示,你們對我無所謂。

孩子與父母爭辯對成長有益

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反抗期,能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將來會比較自信,也富有創造力。

孩子與父母爭辯,在成長曆程中至少有兩點益處。

刺激智力的發展

能促成孩子和父母爭辯的直接原因,是他們語言能力的進步和參與意識的覺醒。

在爭論時,孩子必須根據自己對環境的觀察分析,選擇並運用學到的語彙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慾望、觀點,挑戰父母,這將大大刺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而且,通過爭辯,孩子可以學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這對孩子日後思維的發展是有利的。

幫助形成個人意志

心理學家認為,爭執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和獨立。

在爭辯中,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才能實現自己的意志。

爭執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正在嘗試著走自己的路。

孩子在與父母爭辯後發現,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

辯論的勝利,無疑使孩子獲得一種快感和成就感,既讓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力。

因此,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簡單地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為孩子的爭辯創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

在爭辯的過程中,父母應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不要簡單地把孩子的爭辯看作是對長輩的不敬。

喜歡就收藏吧= ̄ω ̄=

更多親子類資訊及親子遊學項目信息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cqinz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與父母爭辯不是壞事,是對孩子成長有益?

孩子同父母爭辯並非壞事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孩子同父母爭辯並非壞事!

不少家長不允許孩子與大人爭辯,孩子只能對大人的話」言聽計從」,是決不允許與父母拌嘴、爭辯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其實,父母與孩子爭辯是件有益的事。爭辯是爭論、辯論的意思,是各執己見,相互辯論說...

孩子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真的是好事兒嗎?

兒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這位心理...

孩子愛頂嘴,不一定是壞事!

在中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能對大人的話「言聽計從」,是決不允許與父母拌嘴、爭辯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其實,父母與孩子爭辯是件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