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為什麼楊瀾能教出品學兼優的孩子?媽媽們該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許多爸爸媽媽都對楊瀾非常熟悉,從正大綜藝到天下女人,她一直是公眾視野里一位非常優秀的主持人,但同時楊瀾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她的一兒一女老師眼中都是品學兼優的典範。

楊瀾曾經在採訪中談到過自己的育兒經,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這位優秀媽媽的教育方法吧~

父母應展示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

楊瀾有一次在家裡和先生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把孩子嚇到了。

情緒稍微穩定後,楊瀾和先生都意識到剛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他們來到孩子的房間,單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視的角度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我們在你面前那樣爭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語言,我們想跟你說,大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剛才我們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們倆真誠地向你道歉。

請你原諒我們。

第一,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第二,我們不想讓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糟糕的情緒控制能力是會「遺傳」的,在家庭環境中,孩子小時候很容易被動的接受家長的不良情緒,最普遍的就是父母在家中吵架,楊瀾和先生意識到了孩子收到驚嚇這件事情,但許多家長認識不到,在家長不經控制的在家裡宣洩了不良情緒後,其實是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糟糕的示範,讓這種情緒管理方式成為孩子潛意識中的習慣,將來孩子也會用同樣糟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面對網絡和電視,選擇相信孩子

對於網絡的管理,楊瀾跟孩子們達成了一個「交易」: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網看無用的東西,不玩遊戲;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個小時。

孩子們同意了。

既然談好了,楊瀾就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

看到孩子待在電腦前,雖然心裡很想知道他在幹什麼,但楊瀾就跟自己說:「不要問他,他一定在做作業。

這種適度管理的方式效果是遠好於全部禁止的,一則現在是網絡的時代,從小培養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感是很有必要的,二則讓家裡的電視、電腦等產品全部消失,人為地進行隔絕,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在班裡的社交,當班裡的孩子都在說他們熱衷於看的某一個卡通片和一個遊戲的時候,孩子只能無話可說。

在規定的上網時間內相信孩子也是很必要的,父母的不信任容易讓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不好的」並對此感到傷心,進而催生孩子逆反的心理。

只有適度管理,相信孩子,才是最好的辦法。

要敬畏孩子的天性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上,父母也會面臨選擇的困惑。

兒子5歲的時候,楊瀾曾逼他練鋼琴。

在學琴的4年中,兒子痛苦,楊瀾也不愉悅,終於有一天,兒子說「媽媽我想把鋼琴砸了」,楊瀾意識到兒子是真的不喜歡彈鋼琴,於是終止了兒子的學琴生涯。

楊瀾的女兒卻喜歡彈鋼琴。

楊瀾由此感嘆,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興趣之所以為興趣,是因為人能在做這件事時產生愉悅感,所以家長憑自己的判斷給孩子選擇興趣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如果恰巧與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只能在練習過程中感到痛苦,對培養特長有害無益。

在培養孩子興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讓孩子自己選擇興趣所在。

即使練習過程有一定的辛苦,因為孩子有興趣也會樂於去克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mmm018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