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測你的家庭環境,是否能夠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說孩子是一顆小樹苗兒,那麼TA賴以生存的土壤就是家庭,家庭的環境決定土壤的質量,土壤質量決定孩子的成長質量與高度

幾乎所有來求助於心理諮詢的人,最後我們都能找到困擾TA的核心問題與TA成長的家庭環境間的密切聯繫

小粉,13歲,我們初次見面是在一個春日午後,第一感覺這是個粉嘟嘟的「大號嬰兒」,身材和臉蛋都胖乎乎的,皮膚白白嫩嫩,連某個瞬間的神態都會讓人恍惚是在面對一個嬰兒。

但與這種感覺完全相反的是,小粉在與人交流時顯得特別有禮節,臉上一直保持著禮貌性的微笑,也會非常有禮貌地與我對視,禮貌性地點頭回應:「嗯嗯,還好,還好······」,儼然一位成熟有教養的女士。

小粉告訴我,自從進入初中以後,自己就不斷「生病」,不是頭痛就是肚子痛或者胸痛,看了很多次醫生,做了所有檢查,半年下來也沒有確切的結果,後來有位醫生建議看看是否是心理原因,所以來約了我的諮詢。

我問小粉,她的那些竄來竄去的疼痛就像什麼?她說就像是追命的繩索,鞭打她、勒緊她!我又問,為什麼要鞭打、勒緊?她說因為生命隨時都會消失,要加緊步伐才會不留遺憾。

我追問,為什麼生命會隨時會消失?她說因為她本來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她說因為爸爸媽媽從來都不希望她存在······

後來我終於明白,在小粉還未出生時,父母的婚姻就亮了紅燈,爸爸出了軌,媽媽對前夫的憤怒和怨恨無處安放,就會時不時宣洩在小粉身上,打罵很經常,而且會經常對小粉說:當初要不是因為有了你,我才不會嫁給你爸爸這樣的男人!當初本來已經說好要去打胎的,就是因為你爸爸求著我,才結婚生下了你······而那個媽媽口中當初救下她一命的爸爸,除了留給小粉和媽媽一樣的怨恨之外,什麼也沒給小粉留下。

對小粉來說,爸爸,無論是角色還是位置都是缺失的。

媽媽雖然一直在身邊,但對小粉來說,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不定哪天就爆炸了。

小粉一直很害怕媽媽不要她,所以她拚命做一個可愛的孩子,她學會掩藏悲傷,學會微笑,學會開朗,學會善解人意,學會大度······但實際上,小粉沒有一刻不是緊張害怕的,甚至連做夢都經常被媽媽拋棄!

上初中後,新的環境和學習壓力成了壓倒小粉的最後一根稻草,所有被壓抑的緊張、恐懼、焦慮,都以持續的身體疼痛爆發出來,大聲吶喊······

當然,小粉是一個相對極端的案例。

對於所有人來說,家,不僅是避風港、棲息地,還是一個人的人格塑造地,我們對外界、對自我、對他人、對關係等等的感知和認識,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也是在這裡「定型」的。

如果將剛出生的嬰兒比喻成白紙,成人比喻成一幅畫,那麼這張畫的基調(最核心的部分),是在家庭里完成的,而且,這基調一旦形成,會在短期內迅速固定(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嬰兒早在4個月月齡時,其核心特質就已經形成),之後要再調整和改變這些核心部分,都將花費成倍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很可能要藉助專業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醫生的幫助

家庭養育的核心任務除了保證孩子身體的健康發育之外,也要保證心理的健康發展,保護孩子的天賦特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每一個發展階段的關鍵任務,儘量減少因發展受阻或太過引起的內在衝突,使其成為TA自己!而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實現這一任務的保障。

那麼,如何來檢測家庭環境的優劣呢? 我們會從以下維度去檢視。

家庭各成員的角色是否到位。

這裡的「到位」是指 「在其位,謀其政」,即家庭各成員都在自己正確的位置上,沒有角色缺失、越位、錯位,且各成員都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瀆職」現象。

現在很多家庭里會有角色缺失現象,這些家庭里,爸爸這個人在,但是爸爸的位置通常空的,比如爸爸因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或是工作太忙,早出晚歸,早上走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晚上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著,雖然住在一個屋檐下,但十天半月見不上面,爸爸與孩子之間很少或沒有互動,缺乏情感交流,孩子對爸爸的需求(孩子需要從爸爸那裡習得男性特質,比如力量、寬厚、冒險、果斷等)無法得到滿足,可能會呈現膽小、害羞、沒自信等狀態。

也有一部分家庭,爸爸在自己的位置上,但很少甚至完全沒有履行爸爸的責任和義務,同樣會給孩子帶來缺失,甚至是負面影響。

比如,現在很多父母是獨生子女,孩子出生後,有四個老人可以共同幫助撫養,加上媽媽,基本就沒有爸爸的位置了,很多時候,爸爸們樂得當「甩手掌柜」,工作之餘打打球、玩玩遊戲,基本不在角色狀態。

另外,中國目前還有幾千萬的留守兒童,他們一年甚至幾年見不著父母一面,而替代父母養育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多數年老體邁,保證孩子吃飽穿暖的身體需求已是能力極限,鮮有能照顧到情感、心理需求的,這是爸爸媽媽角色的雙重缺失。

家庭角色錯位,也是目前很多家庭的現狀。

比如在家庭建設上,爸爸媽媽能力弱,無力支撐起自己的小家庭,而爺爺奶奶成了「大家長」,在孩子的撫養過程中,爺爺奶奶無形中充當著爸爸媽媽的角色,這樣的家庭環境,在後續爺爺奶奶力量漸弱,爸爸媽媽力量漸強之後,孩子與父母間很容易發生親子衝突,爸爸媽媽行使職責,但孩子不認可,甚至不尊重,從而矛盾激化。

另一種家庭角色錯位會更加普遍,也可以稱為「越位」,孩子越過父母、越過爺爺奶奶,成為「一家之主」,家裡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高興一家人都高興,孩子不開心,一家人都不開心。

在這樣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自我中心、缺乏理解他人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在家庭之外的人際關係里容易不知所措,甚至受到排擠。

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理解起來很簡單,是放鬆的?緊張的?壓抑的?敵對的?冷漠的?積極的?消極的?溫暖有愛的?等等。

在放鬆、溫暖、有愛、積極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具備與家庭氛圍一致的性格特徵;反之亦然。

小於,13歲,兩年網癮,他這樣跟我描述:我不想回家,我一進家門就有一種憋悶、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原來,小於的父母早在6年前就已離婚,但為了給小於一個「完整的家」,父母選擇保持離婚前的生活狀態,即離婚不離家。

但這個家就像是一個爛了芯的蘋果,外表看上去完整無破損,住在裡面的人卻清晰地感覺到了壓抑和憋悶。

家庭氛圍一般會由父母的婚姻狀態決定,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關係和諧,家庭氛圍也會溫暖有愛;反之,則可能壓抑、緊張。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每個家庭里都有一個情緒主導者,這個主導者大多數情況下會是媽媽,媽媽的個人狀態是放鬆、愉悅、積極的,基本上整個家庭氛圍也會是這樣;反之亦然。

所以,家庭氛圍是可以由爸爸媽媽主動經營創造的。

家庭習慣。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慣,包括生活習慣(衛生、作息等)、學習習慣、交流習慣、處理問題的習慣等。

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而且一旦形成,改變起來會很難很痛苦,好的家庭習慣會幫助孩子潛移默化地養成好的個人習慣。

很多家長們會忽略這樣一個現象:生活習慣往往與學習習慣密切相關。

一個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比如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等)的孩子,往往更容易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一個在人人保持整潔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作業也會條理清晰、頁面整潔;而一個作息不規律的孩子,往往會存在一定的情緒、人際或學習障礙。

家庭里的交流習慣會直接影響到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親子溝通上的,所有親子關係損壞的家庭,在溝通方面一定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父母在家「一言堂」,只許父母講,孩子聽,而不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或者是「說教式」的溝通,無論和孩子討論什麼,最終都變成父母訓話,孩子低頭受教;或者是「打壓式」溝通,無論孩子說什麼,父母都能找到漏洞,進行否定批評等,久而久之,孩子會感覺和父母溝通無望,說了等於沒說,甚至還招來麻煩,那還不如不說,徹底斷了與父母溝通的橋樑。

中國人都相對含蓄,尤其在家庭里,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掛在嘴上,都藏在心裡,更注重行動的表達,比如盡力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上好的學校等,但實際上,孩子的感知與判斷與成人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成人可以從對方的行為來分析你是否真心對我好,但孩子是從語言和肢體語言來感知你是否愛我的。

比如你拿出你所有的積蓄給愛人買一件漂亮衣服,愛人會覺得你是「付出所有」在愛我,但如果你拿出所有積蓄給孩子買一件玩具,他會覺得你只是買了一件玩具而已,但如果你去很有愛地擁抱他,誇讚他「你拍球好厲害啊!」,他會覺得你是最愛他的!

無論在哪咱關係里,良好的溝通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父母與孩子之間,除了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的角色身份之外,首先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需要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去對待;在此基礎之上,認真傾聽對方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然後互相商量,達成「共贏」。

孩子最初的溝通能力大部分都是從家庭里習得和發展的,一個在家庭交流中總是被打壓的孩子,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往往會有不自信,或者會像父母打壓自己那樣去打壓同伴;而一個在「共贏」式家庭交流習慣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在與他人溝通時也會朝向共贏的方向去努力。

家庭里處理問題的習慣大致包括積極支持、消極抱怨和打擊批評。

當家庭或某個家庭成員遇到問題時,父母的應對方式會成為孩子將來應對問題的榜樣。

在面對問題時,父母如果一味抱怨、互相指責或打擊批評,那麼孩子將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應對TA遇到的問題;但如果父母是:坐下來,了解情況、分析問題、探尋解決辦法,那麼孩子不僅會感覺到支持的力量,還會潛移默化地學會有效處理問題的流程和方法,增加應對問題的信心。

家庭規則和界限。

在家庭里,愛與規則並存,沒有愛的規則是冷漠,而沒有規則的愛是傷害。

沒有規則,孩子不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就像是被置於茫茫大海的小舟,既迷茫,又恐懼,不知道該往哪邊走,也不知道盡頭有什麼,不知道是該劃漿好一些,還是該安靜等待好一些······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越是被無邊界寵溺的孩子,越是很容易情緒焦躁。

大人們往往會說這個孩子「被寵壞了」,但實際上孩子自己很多時候也是恐慌無助的。

除了規則之外,家庭各成員間也需要保有一定的界限。

如果將每個人的內在空間比喻成花園的話,那麼這個花園需要有一圈圍欄(即底線),圍欄的大小遠近由花園的主人決定,而其他人呢,遵守規則,勿請勿入!只有這樣,我們才感覺安全、舒適、自由,否則,很可能將愛變成了傷害!

這一點在青春期孩子的家庭里尤其重要,孩子小時候對父母的強烈依賴決定了孩子在父母面前無界限的狀態,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發展越來越完善,對「個人空間」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強烈,如果父母沒有跟著孩子的步伐調整相處方式,比如隨意翻看孩子的抽屜、替孩子答應別人的邀請、要求孩子像小時候一樣事事報備等,就容易與孩子頻繁起衝突,導致孩子強烈的所謂的「叛逆」行為。

最後,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孩子版的《家庭環境自測表》,用以快速檢視您的家庭環境狀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