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老走神,多半是家長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關注小象媽咪育兒。

根據教育專家研究發現,每100個孩子當中,只有1個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個孩子智商是弱智,那麼為什麼在餘下的98個孩子中,成績懸殊那麼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沒有聽進去。

「天才,首先是專注力。

」這是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對專注力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專注力是保障大腦進行敏銳感知、快速記憶和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

它是通向人們心靈的唯一門戶。

專注力一旦渙散或不集中,心靈的門戶就會關閉,知識和信息就無法進入。

世界上著名的記憶大師強調「專注力等於記憶力」,所以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體現,進而成為了孩子學習成功的最佳保障。

令人欣慰的是,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專注力並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過後天培養得到。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

培養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方法與每一位父母的言行都有關。

俗話說身教大於言傳。

作為父母一定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靜、良好的環境,減少外部不良干擾。

然而,很多父母卻在家裡定立了雙重標準,不讓孩子看電視,玩遊戲,自己卻做不到,這不僅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公信力而且會讓孩子在無形中效仿。

並且嘈雜的家庭環境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煩意亂,根本無法專心學習。

這不團團的爸爸媽媽就有這樣的問題:

家裡亂鬨鬨

媽媽隨手丟東西,家裡亂鬨鬨。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寫作業時把各種作業丟得滿屋都是。

父子「爽歪歪」

爸爸下班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孩子放學回家,一邊寫作業,一邊聽音樂、玩遊戲。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上樑不正,下樑歪?!」

媽媽「黏糊糊」

孩子寫作業,媽媽一會兒送牛奶,一會送蘋果;孩子剛浮現的解題思路一再被打斷。

每一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但是這種愛一定要放對時候哦!

榜樣的神奇力量

自從團團的爸爸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都開始行動做榜樣。

家裡乾淨整潔,孩子寫作業,爸媽不看電視,不玩遊戲,而是和孩子一起看書,做表率。

在家裡安靜的環境下,孩子作業寫得又快又好。

1. 給孩子單獨的房間,家裡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

2. 培養孩子從小物品歸位的意識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3. 家長儘量不在家裡打牌、搓麻將,儘量減少電視、音響、電子遊戲等帶來的干擾,

4. 也不要一會兒送個蘋果、一會兒送杯開水或飲料……

關注小象媽咪育兒,陪你和孩子共同成長!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以身示教"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途徑

為什麼同樣一個班級的孩子,成績差距這麼大,除了智力方面的原因外,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全神貫注地聽講,時而做小動作,摳耳朵,挖鼻孔,抓頭皮,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