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真的能讓孩子智力超前嗎?結果也許不是你想要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一陣子,琪琪媽媽見到有孩子的人就問:「你覺得孩子應該上學前班嗎?」 原來,琪琪馬上就要升幼兒園大班了,可是,最近很多同學都陸陸續續地退園了。

琪琪媽一打聽才知道,這些孩子的父母都給他們報了學前班,所以,下學期就不上幼兒園了。

本來,琪琪媽很堅定,她認為孩子這個年紀就是應該快快樂樂地玩,她不希望琪琪過早地背上課業負擔。

可是,隨著班裡只剩下7個小朋友的消息傳來,琪琪媽有些慌了……

想必有不少家長和琪琪媽一樣糾結。

「明明不想給孩子壓力,但又怕孩子跟不上,怕落後......」

這就是「超前教育」所帶來的現實和煩惱。

那麼, 「超前教育」真的好嗎?未必!

我們先來看看「超前教育」影響下的孩子都會遇到哪些問題吧。

「超前教育」真的讓孩子智力「超前」了嗎?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小,剛上學時會跟不上,而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

但與之相反的是,近些年很多幼兒園很少再進行「學習」類的超前教育了,他們更加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品格培養。

然而,爸爸媽媽們可不想「落後」——別的孩子都在學習了,我們家的怎能只顧著玩?迫於周圍環境的「壓力」,家長開始給還在學齡前的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和補習班。

超前教育真的有必要嗎?

教育改革家們不斷提出:超前學習從總體來講是違背教育規律的,超前學習對個別孩子來講是適合的,但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是不適用的。

父母的誤區在於:我的孩子提前學會了加減法、提前認識了很多字,就是智力超前了。

而事實卻是:掌握某項技能遠不能作為兒童智力發展的評判標準,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知出發。

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智力發展是靠自己用心探索感知得來,而不是被教會。

「超前教育」的即時效應很難長期維持

來自一位「神童」媽媽的自述:

朵朵小的時候,我和她爸總盼著她當一個「神童」,超過別人家的孩子們,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教她拼音、識字、數數,後來還給她報了英語班、數學班、詩歌朗誦班、鋼琴班、畫畫班、舞蹈班等等將近十個補習班,花了近十萬塊錢!在她5歲的時候我們就把小學二年級的知識全學完了,英語小托福考試還得了全國第二名,當時我覺得我的女兒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了。

後來她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直是全班第一,甚至經常回家和我吐槽「同學們好笨哦,這麼簡單的知識都不會。

然而,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她的成績出現下滑,一下從尖子生掉到了中等生的位置,還經常和我說周末不想再上補習班了。

班主任和我反映說朵朵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不好好聽課,布置的作業完成的也不好。

我和她爸一下就慌了神,不知道孩子的轉變為何會這麼大?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明明提前讓孩子學了那麼多課程,為什麼越到後面成績越下降了呢?

教育界有種說法叫做「三年級效應」,指的是很多超前學習的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所學的內容已經學過,並且輕輕鬆鬆就能拿滿分,而養成不認真聽講的壞習慣。

到了三年級「老本」吃完了,開始學習新知識的時候,由於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知識的陌生感讓孩子的成績急劇下滑,甚至對學習產生了無力感,最終變得厭學。

「超前教育」還有哪些弊端?

1

憑藉孩子超前的知識儲備,上小學後會覺得老師教的東西都會,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聰明,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2

學習本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但是對於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來說,每天學習的都是重複的知識,對孩子來說是很無聊的。

這會導致孩子對學習喪失了興趣,求知慾也一點一點地被泯滅。

3

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一開始的學習中就好比是「吃老本」,直到自己的知識儲備被掏空。

在這期間孩子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註定舉步維艱。

4

過早地剝奪了孩子的童年,會使孩子喪失了原有的活力,每天對著書本難免變得沉悶、消極。

很多事實證明,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很難如願以償,甚至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那麼,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家長應該重視哪些教育呢?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在幼兒階段處於一種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狀態,對任何事物都有一種新鮮感,家長正好可以利用這個階段慢慢地像孩子滲透一些入門級知識,必須說教孩子數數,教孩子識簡單的字等等,一天教一點兒,保留新鮮感,使孩子對知識越來越渴望。

孩子如同新生的嫩芽,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教育是需要慢慢澆灌地,這樣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需要家長用畫筆一筆一筆正確地描繪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在幼兒階段家長可以多帶孩子接觸一些事物,比如教孩子接觸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樂器,從中摸索出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再好好地去培養。

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家長的意願報一些孩子壓根不感興趣的班。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謂是幼兒教育的核心任務。

曾經有一名記者採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記者問道:「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

記者接著問:「您在幼兒園都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一直按照這些去做的。

由此可見,只有在幼兒時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今後的生活以及學習才能更加輕鬆、更加優質。

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分為以下兩點:

1、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等。

2、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認真嚴謹的習慣等。

家長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過早地讓孩子「衝刺」真的未必能夠第一個到達終點。

昨天,琪琪媽一臉輕鬆地去上班,因為她不再糾結了,她決定不跟隨大多數人的意見,堅持讓孩子快快樂樂地上完幼兒園。

或許一年後,一年級的小豆包琪琪會比其他同學成績差些,但是她相信自己的孩子,琪琪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追趕上去,並且從中領悟到學習的樂趣。

編輯:小音 王美

本文來自央視少兒,歡迎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