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最大的人群,竟然是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海藍博士親自帶領的 第1期幼兒抗挫力訓練營 在美麗的海藍靜修園開營。

本次夏令營協同香港大學幼兒教育專家梁錦堂老師,國家級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腦科學實驗室共同開展。

青少年抗挫力訓練營所不同的是,幼兒抗挫力訓練營是針對寶媽寶爸的成長課程。

海藍博士通過日常生活,可以看出爸爸媽媽們在教育幼兒時出現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及時進行科學的引導。

今天是開營第天。

20位寶寶和爸爸媽媽們在海藍博士的引領下,學習靜觀自我關懷、學習如何陪伴和滋養彼此,學習如何讓自己快樂。

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純潔和美好,一笑一哭中,牽絆著我們的每一絲情感。

先來一組照片暖暖大家的心~

....

感謝攝影師張浩紀錄下了如此美好的瞬間,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位寶媽的成長收穫。

現代社會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信息像光速傳播,每人每天都在處理大量的訊息,在如此拼搏的世界裡,你覺得哪類人群的壓力最大呢?

結果超出想像,竟然是孩子。

他們自身能力弱小,每天都在學習和適應新技能,面對家長、老師、親戚等等對TA的要求、修正和打壓,沒有傾訴和發泄的出口。

調查表明15-34歲的人群在中國自殺比例最高,其中孩子所占比例很大。

這個結果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以前總覺得孩子忘性大,整天沒心沒肺,就應該好好教育,打兩下罵兩句再正常不過。

都是為TA好,我們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仔細探究孩子的內心世界,TA到底有多少憤怒不能發泄?有多少眼淚只能流給自己看?因為爸爸媽媽的不理解不支持,小夥伴們的嘲笑,孩子的痛苦沒有地方訴說,久而久之都變成了心中的創傷。

我閉起眼睛,回想自己過去的痛苦,發現很多都是童年陰影后遺症

父母的每一次發火我們會一直記到成年後。

該如何走這條少有人走的幸福之路?

一切為了孩子,可什麼是真正為孩子好的行為?過去的三天,海藍博士抽絲剝繭,一層層為我們剖析親子關係背後的科學道理,每天帶領我們體會舊有的模式,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我內心深處的決心和力量被一次次喚醒。

❶ 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需求上,80%的精力放在鼓勵、引導、發掘長處上,眼睛要盯著孩子的優點。

❷ 集中精力修正孩子的行為,是完全本末倒置的。

不先愛孩子就要求孩子是透支行為,孩子感受不到愛,當然無法去認同父母的要求。

❸ 父母對孩子生一次氣的傷害,抵過一百次對TA的好。

❹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怎麼才能讓孩子感受到這種愛呢?和顏悅色,柔聲細語,摟摟抱抱,就這三條,大道至簡。

這幾天近距離與海藍老師相處,我真切觀察到老師對孩子們的鼓勵和讚美,次數多,頻率高,覆蓋範圍廣。

隨時隨地給鼓勵「你真棒,我相信你能做到」。

孩子們很喜歡這種交流,都非常聽從,而且他們覺得不是逼迫被要求,而是自己想要去突破和改變。

舉個例子說明:在孩子爬山摔倒後

☞ 海藍博士抱著孩子說:寶貝,快給我看看。

哎喲,摔得這麼厲害,胳膊都有血印子了。

你一定非常疼。

親親孩子:讓我吹口氣,把疼痛吸走。

嗚~~吸走就沒那麼疼了,好點沒?

鼓勵孩子:摔這麼疼寶貝都沒有哭,真勇敢!試試看能不能走路?真棒!

走一段再次鼓勵孩子:寶貝今天在受傷的情況下還堅持爬山,表現非常好,又勇敢又堅強,老師愛你!

這一過程循序漸進,從承認到安撫到鼓勵,鼓勵好幾次。

我們需要儘快學會和寶寶們交流的新技能

真正幫助孩子擁有抵抗風雨的能力——抗挫力

溫馨通知:

2017年幼兒抗挫力訓練營還未排出時間,2016年青少年抗挫力訓練營冬令營正在報名中。

詳情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課程簡章:

☟ 點擊 閱讀原文即可收穫課程簡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