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寶寶離不開媽媽,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直以來,孩子們都喜歡粘著媽媽,這是很正常的,正如歌曲所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但是,「戀母情結」逐漸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生活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視!那麼什麼是戀母情結呢?有哪些表現呢?我們又該如何糾正孩子的戀母情結呢?
戀母情結通俗地講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喜歡和母親在一起的感覺。
戀母情結並非愛情,而大多產生於對母親的一種欣賞敬仰。
它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3-4歲的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戀母情結。
一般情況下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就像是媽媽的「小尾巴「走哪跟哪,時時刻刻都要和媽媽黏在一起。
孩子在幼兒時期戀母是正常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還沒有從戀母情節中順利過渡,那麼就極易產生心理障礙,很難學會獨立,沒有主見。
對以後的求偶,婚戀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這些看不到的成長」隱患「,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母親要從自身開始注意,在和寶寶相處的時間裡不要過度的與寶寶親昵,在孩子5-6歲時開始實行分床制(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更早開始),這樣可以淡化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還可以提高彼此的睡眠質量。
其次要克服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就要鍛鍊孩子的獨立的思考和自理能力。
對於生活中的小事,要放手讓孩子學著做,寶寶3歲左右便開始進入幼兒園,這是讓寶寶與媽媽分離並且培養獨立性的最好時機。
另外一點就是要讓寶寶接觸到更多的人,經常帶孩子去公園、遊樂場、兒童樂園等人多的地方,拓寬寶寶的人際交往範圍,和別的寶寶一起玩耍。
家長永遠不要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身邊半步,因為他終將自己長大。
最後家長可以把孩子的小房間或小床布置得有兒童特色,要有他喜愛的東西、陪伴物,使之喜愛自己的小天地。
這樣做是寧可讓孩子戀物,也不能讓孩子戀母。
戀物可以通過其他物品來分散注意,而戀母情結太嚴重就很難改變。
「戀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難分難解。
擁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個性也會顯得極不成熟,孤僻,不合群,有甚者會很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
草根奶爸說:
戀母情結的產生,很大一方面是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一種失職。
有時候過度的關愛容易讓孩子對家人產生依賴,我們養孩子是希望他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學會獨立,而不是希望他一直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長!
育兒道路上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還在育兒的道路上繼續摸索,大家也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草根奶爸」添加關注,近距離跟奶爸互動交流。
看完這位德國媽媽的8大任務和崗位說明書,有沒有讓你汗顏!
學堂君:德國人不僅踢足球非常了得,人家的媽媽也堪稱一流!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各位家長朋友們可以結合您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學習與參考!
育兒學問:讓孩子心理上「斷乳」
一個國外寶寶(大約1歲半,不足2歲)自己穿衣、洗漱、吃麥片、收拾廢品、甚至使用吸塵器等「超人」的表現,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興趣和討論。我們無需糾結視頻是否經過「剪輯」,可愛的寶寶是1歲半還是2歲(...
孩子五歲時一定要完成這件事,心軟可能會耽誤孩子
文|秘籍君「孩子,是父母行走於地的心肝。」這是昨天看到的一句話,不過事實確實如此,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開始,父母的心和目光就在也無法離開他。在這種情愫和家庭環境的驅使下,不少孩子長到一定年齡了還...
這幾種媽媽最容易培養出「媽寶娃」,孩子永遠不能獨擋一面!
老公是「媽寶」?凡事都想找媽媽辦,你怒氣爆棚。可你知道嗎,你也可能教出「媽寶」來!「媽寶」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哪些媽媽最容易養出「媽寶娃」呢?
我們不缺優秀的父母,缺的是正常的父母!
小寶:曾經有位學生家長跟我訴苦,說她兒子越長大越不肯跟自己交流,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放學回家就關上房門,有次吵架後甚至在門上貼了一張紙,寫上「閒人莫入」,這位媽媽表示很受傷。聽了她的話之後,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