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養不好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簡介:牧川,80後全職媽媽。

育有一女,珍惜並享受陪伴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日子。

在《京都里山四季》里讀到一句話:「Grain by grain a loaf,Stone by stone a castle.」這本書的譯者翻譯成「積穀成食,累石為邦」。

一束束的麥子打下來、去糠、研磨成粉、和水、撒上酵母、揉麵糰、發酵、放進石爐里烘烤,麵糰一點點膨脹,經過這些程序,不含膨化劑等添加劑的天然酵母麵包新鮮出爐了。

也許它的外表不及一些表面刷了人造黃油的麵包炫目,但純自然的味道才能實實在在令人幸福。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養孩子跟製作健康的麵包道理有相通之處。

「你在家整天跟孩子大眼對小眼,一天的日子怎麼打發?」閨蜜A問我,她也有孩子,與我當全職媽媽不同,她工作忙需要公婆幫忙照顧孩子。

「你都帶孩子去哪裡玩啊,我都快無聊死了,真想快點去上班。

」閨蜜B跟我一樣是全職媽媽,她迫切渴望把孩子送去託兒所以便重新外出工作,還有一年她的孩子才達到入園最小年齡,目前只能上私人的託兒所。

「你得教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你打算靠什麼門路搶公立幼兒園名額?」閨蜜C是位女強人,目標明確,凡事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目前正在備孕。

我們四個都已婚,但對於怎麼當媽媽,該不該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等事情,看法各有不同。

我沒有試圖說服事業型的媽媽,當全職媽媽並不是無聊的差事,也不僅是餵奶換尿布機械體力勞動那麼簡單。

孩子,尤其是上幼兒園之前的孩子,他們的成長是在一天天普通的日子裡積累起來的,全職媽媽是這個過程的見證人。

戒尿布能夠自覺上廁所大小便,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遊戲結束收拾玩具歸位,不亂扔東西……為了讓孩子養成這些小習慣,父母在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沒經歷過生兒育女的人很難想像。

養孩子跟拍電影不一樣,不能去粗取精,只剪輯保留最好的鏡頭。

在家陪伴照顧孩子的日子是平淡的,沒什麼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但抽絲撥繭篩除瑣事之後,也能發現一些小快樂。

孩子一天天長大,經歷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始至終在一旁相伴的媽媽,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至於是進步,還是停滯不前甚至退步了,那得看媽媽到底是怎麼度過每一天的。

孩子養成什麼樣才能說明媽媽成功了?這沒有特定答案。

但我想,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小小年紀就整天「好無聊啊好無聊啊」掛在嘴邊,不會只對看電視上網玩手機感興趣,那他的媽媽肯定很棒。

因為媽媽認真地過日子,孩子才不會敷衍地對待生活。

一些享樂比如去迪士尼樂園玩,一輛系禮物綁帶的腳踏車,一頓大餐這些帶給孩子的快樂是暫時的。

每天吃到媽媽做的高營養的可口飯菜,跟小夥伴一起玩,睡前能聽到想聽的晚安故事這些點滴小事匯聚起來才是孩子幸福感的源泉。

每當因為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焦急時,(比如孩子不肯午睡,不願意吃飯之類),我就會提醒自己,儘量別把氣撒到孩子身上。

兩年前,我抱著出生剛滿兩天的女兒站在產房陽台上曬太陽,目光落在角落的玻璃高腳花瓶上,花瓶里插著幾支修長的恣意綻放的向日葵。

那束向日葵是我媽媽送的。

孩子出生的同一天,她因躁鬱症病發被緊急送入精神病院療養。

那束向日葵讓人不禁聯想起梵谷那幅生命力極度旺盛的向日葵畫。

「女兒,外婆對於你的出生太興奮也太害怕了。

讓我們一起祈禱外婆快點康復好嗎?媽媽保證,會盡力保護你。

」我湊上去貼著女兒的還沒褪紅的耳朵說。

從那時起,我就決定要儘可能平和、溫柔地對待我的孩子。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本文由心貝親子網(微信訂閱號:心貝親子)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原文連結:http://www.xinbaby.com/pages/focus/28565/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養不好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