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如何讓孩子建立邊界和規則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養和育,是一條布滿了荊棘的崎嶇之路。
在這條道路上,每個人走的腳印都不一樣,有深有淺,有快有慢。
只是養而不育,那是一種純粹的動物本能。
而育而不假思索,功利至上,則是一種投機行為,而投機行為的結果,要麼是豐厚回報,要麼一敗塗地。
沒人可以掌控投機的行為結果比例。
沒有人在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之前,能保證自己的育兒方法就是正確的,或者出色的。
英雄也必須在顯赫的功績面前被加封。
中國有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 在現在家庭教育意識越來越被呼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會認同——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反過來,道理也是幾無例外: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就有什麼樣的父母。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學習到的規則,父母是孩子最初開始接觸社會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構造成了孩子眼中最初的世界,這個「世界」里的一切就是孩子世界裡的一切。
父母的管教為什麼更有效,很可能是因為批評的時候和心裡想的是一致的,因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言行合一的一致性,知道父母外在的表現就是父母心裡所認為的,於是孩子往往不會採取強烈的反抗——因為那於事無補。
而為什麼很多由老人幫忙養育的孩子總是更容易養成嬌慣和刁蠻的個性,究其因也許正是因為老人的心口不一:隔代的顧忌和距離、以及寵溺,多少會造成教育者(老人)雖然嘴上批評,但心裡並非覺得孩子的行為有什麼真正需要教育和糾正的地方。
孩子對事物和人往往依靠的是感受而不是理性的分析,當他/她感受到爺爺奶奶的心口不一,就會天性地懂得如何去應付或者對抗這樣的「管教」或者「約束」。
我們在很多公共場合里,總是不時會看到一些特別「調皮」和根本無視環境規則的孩子,每當這種時刻,父母總會難免覺得「丟臉」和尷尬,有些時候也許我們可以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為——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麼是「規則」,然而如果一個孩子隨著成長而仍然毫無遵守規則的意識、從不懂得遵守規則,也不知道人和人之間有「邊界」的禮儀,那麼這一切的責任就只能歸咎於父母的引導欠缺和家教缺位。
孩子有沒有邊界感,有沒有規則的意識,最應該負責任的人其實更多的是父母自己,因為父母是最初「教會」孩子「社會規則」的人,從孩子的出生起,到每天的相處和陪伴,父母所有的言行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規則的一面鏡子和榜樣。
每一對父母都是一對善於「創造」的老師,不管這樣的教育是出於怎樣的初衷,它始終就在孩子的「學習」課程裡面,一直跟隨著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成長......
那麼,如何讓孩子建立起應有的「邊界」意識?如何培養孩子懂得規則、適當遵守規則的意識?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知半解,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實施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我所說的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策略,但願能對同樣在路上的父母們能有那麼一點點助益......
1、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有「邊界」
出於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忽略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也需要「邊界」。
孩子是不可能天生懂得和別人也要保持「邊界「的。
如果他/她在家裡總是能為所欲為、毫無顧忌,那麼出了家門,他/她也只會認為這就是他們可以用來對待世界的方式和態度。
有時候需要告訴孩子,父母也會有自己的時間,那樣的時間裡,孩子不可以來打擾,他/她可以安靜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就乖乖地等待。
要建立這樣的」邊界「意識,並不是一次兩次孩子就能明顯地記住,需要反覆地、耐心地強調和引導。
我和女兒就是經歷了反覆的「摩擦」才教會了她要尊重我的一些「邊界」:我和別人通電話的時候她不能隨便打擾、我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寫作或者看書的時候她不可以隨意打擾、我和大人在談事情的時候她在旁邊不可以隨便吵鬧打擾......
而當她在玩著自己的一些遊戲和「實驗」時,或者看書、寫字時,我也會保持最安靜的環境,不吵嚷、不打擾......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的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的照顧和給予,精神上的尊重和互相友好也是彼此間不可缺乏的「修煉」。
父母之間、家庭之間、朋友之間,「邊界」其實就是父母待人接物的態度和原則,孩子只會模仿他/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所以父母的「邊界」是怎樣的,孩子也自然就會建立怎樣的「邊界」......
2、讓孩子知道家裡也有「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不管是哪裡,人類社會裡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則。
我們在不同的環境,就要遵守不同的規則:在加油站不可以打手機和抽菸、坐公交車需要排隊、在會議室不可以大聲喧譁隨意走動、進遊樂場必須買票......
公司里有公司的規章制度、某個場所有某個特定的規則,而每個家庭里也會有著屬於自己認可的並且遵守著的規則(不管這些「規則」是否有明文規定或者只是約定俗成)。
每個家庭應該有自己所遵從和認可的「家規」,這些家規因每個家族的背景和文化傳承而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和觀念。
在不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我們也許很難去評判誰家的規則體現就是對的或錯的,而好與不好,也是大多數人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上得出結論:當某個孩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言談舉止大方得體,大家就會一致認為這個孩子的家教很好,也就是這個家庭的「規則」很好。
別人家的家規我們總是學不來的,因為我們有著自己家庭的傳承背景和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態度。
然而也由此可見,家規是一定存在的,只有那些在有著較為明確的、正面良好的家庭「規則」下養成習慣的孩子,才會在外面有著讓人認為良好的舉止和得到他人的讚賞。
「放養」的家庭,表面上似乎沒有家庭規則——「放養」似乎意味著順其自然,讓孩子隨性而長,父母通常認為這樣最能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和規則。
然而,在率性中橫衝直撞的孩子,也許無法適應不同的環境,而一旦養成了毫無顧忌、率性而為的個性,再想要扭轉只怕代價會更加的巨大。
我們生存在有規則有約束的社會環境裡,沒有人可以逃脫「規則」,也沒有人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著,所以,從小讓孩子懂得社會是講規則的地方,讓孩子從遵守「家規」開始,會有助於孩子能更好地適應學校、適應社會......
3、在公共場合,父母自己首先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如何遵守「規則」
有的父母,自己不停地要求孩子要遵守這個、明白那個,然而卻在一些公共場合做出違背自己口頭「規則」的事情。
比如說在家裡教孩子「要排隊、不亂扔垃圾」,而帶著孩子去到外面,卻毫不介意地插隊,或者隨手把用過的紙巾、喝過的瓶子就扔在路邊......
沒有什麼比父母的言和行對孩子的教育更有效果。
孩子看著父母的所作所為成長,他/她自然認為那就是對的、值得自己效仿的。
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孩子隨意在高鐵上跑來跑去,或者大聲喧譁、一路不休,而帶著他們的成人,卻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不但不出聲勸阻和約束,也根本無視別人側目的目光和不滿的皺眉,甚至有的成人乾脆自己在打手機、玩遊戲......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會懂得社會是有一定的「規則」的,也由此可以推論他們的父母也多半是缺乏規則感和公共道德的人。
所謂教養,我覺得是父母在孩子的面前,總是會嚴守自己的準則,在「教」(言傳身教)中「養」。
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處世態度和父母的素質。
而一個孩子要學會如何遵守社會和公共的規則,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父母在公共場合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
4、用言行和交際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會自然而然地給自己的父母下定義和歸納。
父母是怎樣的人,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然而在每個孩子心裡,一定只有那個他/她所看到的樣子。
現在普遍的觀點都認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樣的理論。
父母是孩子最初效仿的對象,父母有著怎樣的價值觀和行為,孩子也就會形成怎樣的價值觀和行為。
父母愛錢,孩子也會愛錢;父母大方,孩子也會大方;父母喜歡論人是非,孩子也會喜歡論人是非......
當我們在一些場合看到某些孩子的不良行為,似乎那只是孩子不懂事的一種體現,但是實際上作為父母的人永遠不應該推卸、逃避了自己養而不教的責任。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言行觀念的一面鏡子,那樣的行為背後是父母所持有的處世態度。
當父母不滿自己孩子在人前的舉止和言行,很多時候都不應該直接把這樣的責任遷怒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太不懂事和頑劣。
固然,孩子調皮是一定的,那說明他們還有著孩童的天真和自然的天性,然而如果成為了頑劣,並且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也毫不顧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後果,那麼這樣的孩子多半是因為父母的縱容和疏忽,也說明了孩子缺失了來自父母的愛和陪伴,以及滿懷愛的引導。
父母不是聖人,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處世態度,每一對父母對孩子的期盼也不盡相同。
有的父母也許期望很高,有的父母僅僅只是期望孩子能夠長大。
然而,不管父母自己本身秉持著怎樣的處世態度和價值觀,對待孩子都應該是一個能夠約束自己、並且盡父母職責的真實的人。
不希望孩子學到的,父母自己首先不應該去做;不希望孩子違反的,父母自己不應該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不希望孩子看到的,父母自己應該儘量不看;不希望孩子吃的,父母自己也應該不吃......
你希望孩子是怎樣的,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父母自己先成為怎樣的......
5、父母應該總是意識到自己就是孩子的「規則」老師
如果父母自己都沒有遵守和做到的事情,不要威逼強求孩子去做到。
孩子是有獨立思想的人,儘管他們會屈服於權威,可能形成「聽話」和不敢反抗的個性,然而那樣的心理會帶給孩子更多的痛苦和彷徨。
如果做父母的希望孩子能夠快樂些,那麼就應該學會「尊重」這個詞。
我們不必要去苛刻對待父母,沒有父母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點和錯誤的。
我們需要的更應該是善於學習、懂得反思的父母。
以前我們很普遍地會把孩子的成長認為是學校的責任、社會的責任,而多少以為父母的作用很微薄、很有限。
固然學校對於孩子的知識教導和行為引導有著舉足輕重和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然而我們卻越來越清楚而明顯地看到:那些家庭環境良好、素質優良並且盡心盡責擔負起養育和引導孩子的父母,所培養的孩子無論是在行為習慣還是思想獨立方面,都有著更優秀的表現。
並不是學識更淵博、地位更優越的父母就一定可以自然而然帶出品質優良的孩子。
父母自己有的東西,也同樣需要通過自己的言和行才能傳達到孩子的心裡和眼裡。
而如果一個家長是偽善和姦猾的,那麼我相信孩子也不可能自己就能成為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
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從生活和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到處世的態度和觀念,無處不是。
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給孩子影響的父母,並且有著強烈的責任心的父母,才能不時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引導和舉止,也才能比較清晰而正確地教給孩子規則,讓孩子認同並遵守父母的要求,從而有意識地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待人處事態度和擁有不錯的人際關係。
孩子本就不懂邊界和規則,所以要建立孩子的邊界和規則感,關鍵的責任和教導最初和最重要的渠道其實就是來自於給予他們生命的人——父母!
沐瓔,簡書原創作者,用心生活,書寫溫暖。
更多作品請加微信公眾號:相遇在銀河。
熊孩子成「全民公敵」,孩子的天性與社會規則的衝突何解?
最近,熊孩子這個詞又在社交網絡上刷起了屏。2014年,騰訊網的一則熊孩子專題里,網友們對自己是否被小朋友困擾過進行投票,將近9成的網友都選擇了「困擾過」。幾年過去,熊孩子被視作「社會公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