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兇猛如何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寨卡病毒近來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寨卡病毒的暴發和傳播已構成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月9日通報,我國確診內地首例寨卡病毒病輸入性病例。
這是一種什麼病毒,為什麼會引起新生兒患小頭病,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
寨卡病毒的前世今生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一般症狀較輕,2-7天自愈。
寨卡病毒主要在蚊蟲數量較多的熱帶地區傳播,於1947年首次在非洲的烏干達恆河猴體內被發現,1952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的人體中分離出,但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僅在非洲和南亞部分國家發現少量散在病例,直到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浦島出現暴發疫情。
2013年以來,有疫情國家及出現暴發疫情的國家呈增加趨勢,特別是2015年以來開始於智利、巴西等國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區迅速傳播、蔓延,目前已經有20多個美洲國家有本地感染病例,報告輸入性病例的國家更多,包括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英國、丹麥、芬蘭、德國、義大利、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等。
傳播寨卡病毒是什麼樣的蚊子
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傳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的傳播媒介。
傳播效率最高的是埃及伊蚊,我國廣東省、海南省以及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德宏州及臨滄市等地區有埃及伊蚊,這些地區是登革熱的高發地區,因此也是未來發生寨卡病毒本地傳播風險較高的地區;同時,白紋伊蚊也可傳播寨卡病毒,而我國河北、山西、陝西等以南的廣大地區都有白紋伊蚊(又稱亞洲虎蚊)的分布,因此也需做好預防工作。
伊蚊活動及叮咬人有什麼特點
伊蚊主要孳生在較為潔凈的容器積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動高峰在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
叮咬人的為雌蚊,一旦吸飽了血,需要休息3天後產卵。
這些卵可以在無水情況下存活達一年之久。
一旦在有水環境下,只需要少量的死水,這些卵就可發育成幼蟲(孑孓)和成蚊。
居室內或居家周圍的水桶、花盆、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可能成為伊蚊的良好孳生地。
哪些人容易感染寨卡病毒
各類人群包括孕婦對寨卡病毒普遍易感,在有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區生活或前往這些地區旅行會增加感染風險。
曾感染過寨卡病毒的患者可能對該病毒具備免疫能力。
寨卡病毒病有什麼症狀
人被帶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後,大約3~7天後發病。
絕大多數人症狀很輕,出現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以及頭痛等症狀,持續2~7天後自愈。
近期有研究表明,該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少數人出現神經和自身免疫系統併發症,孕婦感染後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現小頭畸形。
懷疑自己感染寨卡病毒怎麼辦
曾在流行地區生活或去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區旅行的人員,如出現可疑症狀,懷疑或者擔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應前往當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和諮詢,需要時可通過採血檢驗,確認是否感染了寨卡病毒。
對大多數得到寨卡病毒病診斷的病人而言,這種診斷以病人症狀和近期病史為基礎(比如,蚊子叮咬,或者到已知存有寨卡病毒的地區旅行)。
可通過血液檢測法做出實驗室確定診斷。
寨卡病毒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目前對寨卡病毒病的併發症了解甚少。
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間,觀察到新生兒小頭畸形數量明顯上升,提示與寨卡病毒感染存在關聯。
另外,在2013-2014年法屬玻里尼西亞發生寨卡病毒病和登革熱混合疫情後,當地發現格林-巴利綜合徵(一種多發性神經根炎)出現異常上升,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病疫情期間也觀察到格林-巴利綜合徵的上升。
寨卡病毒與小頭畸形、格林-巴列綜合徵之間是否存在確切的病因關係有待進一步研究。
什麼是小頭症
小頭畸形是嬰兒頭部出現非正常變小(與同樣性別和年齡的嬰兒相比)的一種罕見病,直接原因是嬰兒在母親懷孕期間或在子宮內大腦發育異常造成的。
小頭畸形可由一系列環境和遺傳因素造成,比如唐氏綜合徵,接觸藥物、酒精以及子宮內有其它毒素,懷孕期間出現風疹病毒感染等也可以增加小頭畸形的可能。
有小頭畸形的嬰兒和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有腦部發育的問題。
應該如何做來保護自己
防患寨卡病毒的最佳保護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
防止蚊子叮咬會保護人們免患寨卡病毒,也不會患上通過蚊媒傳播的其它疾病,比如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
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就要使用驅蟲劑;穿戴可使儘可能多的身體部位得到覆蓋的衣服(最好是淺色衣服);採用紗網、門窗緊閉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帳內睡覺。
另外較為重要的是將水桶、花盆或者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實施排空、保持清潔或者加以覆蓋,從而去除可使蚊蟲滋生的地方。
目前正在調查孕婦感染寨卡病毒與其嬰兒罹患小頭症之間可能存有的關聯。
在得到更多了解之前,孕婦或者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當格外注意自我保護,防止蚊蟲叮咬。
如果已懷孕並且懷疑可能染有寨卡病毒病時,就請在懷孕期間去看醫生,並接受密切監測。
避免去存在寨卡病毒的地區旅遊
旅行者應當不斷了解寨卡病毒和其它蚊媒疾病情況。
如存有疑慮,就請徵求當地衛生和旅行部門的意見。
要保護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它蚊媒疾病,每個人都應當採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
孕婦或者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當遵循這一建議,當前往已經出現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區旅行時也可徵求當地衛生部門的意見。
寨卡病毒輸入性病例擴散風險極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第三期寨卡病毒病防控態勢簡報稱,已於2月4日正式將寨卡病毒病納入傳染病網絡直報。
針對我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江西省衛生計生部門分別組織專家對輸入病例帶來的傳播風險進行了評估。
專家們認為,由於寨卡病毒病在美洲等地區持續傳播,我國目前繼續面臨輸入性病例風險,有繼續發現新的輸入性病例的可能,但我國冬春季節伊蚊密度低,無法形成有效的病毒傳播循環鏈,因此,目前由輸入性病例引發擴散和本地傳播的可能性極低。
我國已研製成功寨卡病毒診斷試劑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出血熱室在「十二五」傳染病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應急處置和檢測技術平台」課題的支持下,已研製成功寨卡病毒病的診斷試劑。
該試劑採用檢測病毒核酸的螢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同時檢測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
用合成的寨卡病毒核酸製備模擬樣本,並和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其他相關病毒性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標本組成的樣本盤對試劑進行了評價。
該試劑與國內常見的其他黃病毒無交叉反應,特異性可達100%,可檢出10個病毒核酸拷貝,檢測靈敏度較高,具有較好的檢出限。
該試劑的成功研製保證了我國能夠及時開展寨卡病毒病病例的診斷與監測,為我國積極應對寨卡病毒病疫情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記者王嘉整理)
我國確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系輸入性感染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去委內瑞拉;專家認為進一步擴散風險極低據新華社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9日通報,我國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在委內瑞拉已有發熱頭痛症狀據通報,這例患者,男性,34...
蚊蟲叮咬傳播「寨卡」病毒,導致嬰兒小頭症!孕媽和孩子如何防治
近日曝出巴西蚊子叮咬傳播的寨卡病毒正在巴西引發疫情,而格蘭公共衛生局日前證實,3名曾前往哥倫比亞、蘇利南和蓋亞那旅遊的英國人患上了寨卡熱,這也是英國首次在本土發現寨卡熱病例。
「寨卡」離你有多遠?
2016年一開始,就經常聽到「寨卡」這個詞,直到現在,有關寨卡病毒的消息仍在時時更新,尤其是聽到「寨卡病毒可能誘發新生兒小頭症」的新聞時,不免讓不少孕媽聞之色變。那麼問題來了,「寨卡」到底是個什...
寨卡病毒威脅多大?寨卡病毒致死嗎?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2014年首次在巴西被發現後,近期在拉美地區出現大規模流行,目前尚無疫苗和有效治療手段。那麼,寨卡病毒致死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