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還珠格格》的罵戰戳中痛點了嗎?快來對照一下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們的罵戰,我們的回憶

我不是個喜歡看娛樂八卦的人,卻在大家爭論還珠口水戰的時候,被各種表情包勾起了一些熟悉的記憶,點進去瀏覽了一下。

腦子裡就迴旋起了一個關於「風兒、沙、走天涯」的旋律。

時不時還會被「有一個姑娘」挑動一下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兒時純真的小神經。

終於明白,過去了20年的一個電視連續劇為什麼會又突然間火氣了一場罵戰的原因。

原來,你們看的是罵戰,我們卻品味的是童年。

一段孩子戳心的話,你中了嗎?

大人卻相反,他們喜歡在黑暗的地方睡覺。

他們幾乎從來不哭,

即使洗髮水流進鼻子裡也不哭。

假如真的哭了,也只是輕輕啜泣。

聲音如此輕,連小孩都注意不到。

不過即使注意到,

小孩也會假裝什麼都沒看到。

——這是出自奇想國繪本《親愛的小孩》裡面的一段話。

你中了幾條?

那些不敢表達的眼淚和隱藏在黑暗中的情緒真的都是長大了嗎?

或許只是因為我們低估了童年,低估了孩子的力量。

而在長大的過程中,竟然忘記了該如何表達。

滿紙童言無忌,讀來發人深思

● 孩子小,就一定是幼稚嗎?

錯了,那是你缺乏了發現的眼睛——

小孩有雙小小手,有雙小小腳,

有兩隻小耳朵,但這並不意味著,

他們腦袋裡的想法也是小小的。

他們的想法有時大得驚人,

逗得大人喜出望外,

張大嘴巴,驚訝地感嘆:「哇哦!」

● 因為你其實並不知道,小小的他們有著大大的世界。

小孩的東西都是小小的,

正如他們自己一樣:

小床、五彩的小書、小傘、小椅子。

然而,他們活在一個廣闊的大世界裡: 大到城市根本不存在,

公交車開往遙遠的太空,

長長的樓梯永遠沒有盡頭。

美國幼兒心理健康和發展精神衛生治療領域創始人之一,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專家,塞爾瑪·弗雷伯格有這樣的觀點:

0-6歲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我們成人經常會以不容易被發現的方式忽略了孩子而去愛孩子。

所以,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不是幫助他們成長,而是阻礙了他們的成長。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看向孩子的世界,看清楚孩子,看清楚我們自己那曾經被阻礙過的童年,發現孩子的同時,發現自己。

還在找育兒指南嗎?你的孩子在你眼前,你卻在書里去尋找他的真相

他們是如此地不同,從外表來看,他們長得高矮胖瘦;從內心需求來說,他們要的各不相同;從思想來說,他們關注的如此迥異……

但是有一樣卻是相同的——

他們曾經那麼細膩、敏感,他們的精神生命需要成人愛的滋養才能長大。

但他們要的卻又真的不多。

只要——

● 一線目光和驅走黑暗的小燈。

他們號啕大哭,想讓大人聽到自己的哭聲。

你需要用溫柔的目光來安慰他們,

並且在床頭柜上放一盞小小的夜燈。

小孩在說話時,希望看到聆聽者專注的目光。

● 偶爾寬容他的一次放飛。

孩並不喜歡天天去上學。

他們常常更希望閉著眼睛

聞一聞草的清香,

叫喊著追逐鴿子,

靜聽遠處貝殼開裂的沙沙聲,

或者對著鏡子齜牙咧嘴。

● 紀念日一個可心的禮物。

要穿亮閃閃的鞋子,把棉花糖當早餐。

● 每天一個睡前故事,可能還不用你費心準備新的。

每天晚上要聽同一個故事。

每天一點真心的陪伴,偶爾容忍一次的放飛?對於大人而言難嗎?

如果你真的覺得難,請你一定記住啊!

小孩是個小小人。

可他們只是「小」很短的一段時間,

然後,就會長成大人。

他們在不知不覺間長大,

慢慢地,悄無聲息地,他們的個子長高了。

小孩不會永遠只做個小孩。

有一天,他們會變了模樣。

孩子的長大真的只是瞬間。

再不陪伴,你就會像再口水戰中回憶自己的童年那樣,回憶孩子在你生命中黏膩的瞬間了。

你的每一點粗暴,都如同釘子一樣,深深地扎進他們的心裡

孩子在父母的身邊長大,在形成自己的判斷之前,都從父母對自己的評價里建立對於自己的認知。

孩就像海綿。

他們會吸收一切:

壞心情、鬼點子、別人的恐懼。

他們丟三落四,總是丟東西。

不過,那些物品隨後會在他們的

書包里、床單下或一本書的前面再次出現。

著名的女星瑪麗蓮·夢露,尚在母親的腹中就被生父遺棄。

出生後因為母親的精神病,她先後被多個家庭收養。

從大人冷漠的目光里,她形成了深深的自卑。

即使她蕙質蘭心,即使她博覽群書,她依然只敢用自己最擅長的求生本能來生存,冒充「愚蠢的金髮姑娘」,假做傻白甜。

線索在這樣一個軼事中可見一斑:

在一次勞軍表演的溝通中,軍方要求夢露唱歌跳舞,夢露卻突然說:「我還能演莎士比亞。

對方目瞪口呆。

夢露笑了笑,說道:「別當真,我開個玩笑而已。

所謂「玩笑」里,藏了多少自卑、苦澀和無奈,誰又能體會?

所以,你要在他大動肝火的時候,看向自己的內心,你的情緒是把孩子作為出口,還是為孩子的情緒找到出口?

小孩會時不時地

感到煩惱或者變得氣呼呼的。

有些小孩永遠不想上床睡覺。

有些小孩總是不聽話,

有些小孩會打碎盤子、碗,

或者一切手邊的東西。

如果是前者,那麼,將來你的孩子有可能會變成這樣:

也許,他們會留起鬍子,

或變成大禿頭,或染著一頭綠髮。

也許他們會因為運氣不好,

比如一部壞了的電話,或者交通擁堵,

而大動肝火。

所以,在陪伴孩子之前,先看向自己的情緒吧,看到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內在小孩

當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陪伴我們的孩子。

不是嗎?

就在看到這本繪本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歲女孩因父母不讓玩手機跳樓身亡。

我知道生命逝去,是個無法挽回的痛,

但如果,我是說如果,父母能夠很好地看到,很好地從自身情緒梳理開始,引導孩子更好地處理情緒,或許,這一切都能夠避免。

所以,為了孩子,請讓我們看到,那個我們內心裡的,還有眼前的《親愛的小孩》。

我是8歲男孩和1歲女孩的媽媽,曾經的教書匠。

在這裡我會記錄下我的育兒心得、親子共讀經驗、和成長思考與各位分享。

歡迎大家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文/晨光微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聰明的父母,從不炫耀和攀比孩子

現在很多父母都崇尚快樂育兒,不求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只要孩子快樂就好。但是很多時候,一些父母總是忍不住要去炫耀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小時候的學習、才藝、能力,長大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