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寶寶有這四種問題家長必須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三歲了,別以為他還小,有些性格能影響到他一生的,所以必須在他還小的時候就改正過來,不然性格成型了,就改不了了。

1害羞

有很多的孩子,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沉默寡言,受驚的像個小刺蝟。

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辦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眾不同」,需要大人耐心的去開導他,鼓勵他,(因為很多的大人相當的沒有耐心,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這樣只會導致孩子更加的內向,害羞)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因為他的思想還在一個人的世界裡,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體會到能夠指導他每一個尷尬的困境。

2壞脾氣

為人父母者,對這點最清楚不過了,孩子經常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哭鬧,耍賴,儘管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者『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會把人弄得筋疲力盡。

改進辦法: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

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地方式表達出情緒。

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

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這就需要大人們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性格去把握了,最主要的還是耐心,(小編自己都有2個孩子了。

每天都被吵的不要不要的了)不過再心煩,都要克制,永遠別通過打罵來達到目的,(特別是不要通過騙來達到)這個要從平時做起。

3我不會,我不行

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

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畢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質。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就根本不會開始去做事,即使在別人的促使下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能絆倒他,因為他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是可以的。

很多父母(老人)為了鼓勵孩子,動輒將「真棒」、「最聰明」、「最厲害」掛在嘴邊,一點點好的表現都誇讚不已。

備受關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錯,非常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嘗試。

改進辦法: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 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

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孩子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4不合群



在人際交往上,他們還不理解友誼真正的含義。

「好朋友」也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

但是,家長卻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

在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發現這樣的特質:願意分享、有愛心、願意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主動。

而另一些則是「另類人物」。

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有的孩子不斷地「故意」「撩」別人,讓同伴反感;還有的孩子游離在人群之外,很難參與遊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社會人」。

這些就是孩子自我的性格開始萌生了,在這個階段如果你代用自己的性格去影響孩子,孩子也會變得和你一樣了。

改進辦法:這個真沒辦法用自己的話來說明了,套用一下專家的話:父母務必認真對待小孩子的所作所為。

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性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要看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以及在什麼樣的老師指導下學習和發展,若是父母、老師和社會的友人給予正確健全的身體力行的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走向就比較樂觀,反之亦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