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家長學院: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交流凝聚力量,碰撞產生火花」

11月24日,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情商教育研究室主任、北京人大附中、清華附中、三帆中學等名校特聘授課專家高寶月《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非常的叛逆、愛頂嘴、情緒波動大,變得越來越不好管理,高寶月老師結系統講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特點,講課風格幽默風趣,內容案乾貨滿滿、案例鮮活接地氣,贏得現場學員的一致好評。

青春期家長角色的重要性

高老師從「青春期家長角色的重要性」「青春期孩子的成長密碼」「家長這麼說孩子才會聽」這三個方面進行講授。

在家庭角色扮演上她認為父親是天、母親是愛,「現在大多數的母親都存在包辦的太多、替代的太多的問題,其實青春的孩子就像彈簧,你管的越多壓的越緊,孩子就反彈的越大,強勢的媽媽,可能帶來家庭的破碎,青春期的母親要學會示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青春期孩子的成長密碼

在青春期,孩子的大腦、孩子的生理、孩子的心理都會發生的變化,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的過渡時期,以小學階段女孩的第一次月經,男孩的第一次遺精開始至二十五歲左右,所以青春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規程。

孩子的執行控制能力隨著前額葉在青春期發育成熟而逐步發展起來,孩子的行為計劃性、情緒控制性也處於一個發展時期,這也是導致孩子脾氣差的生理原因,所以青春期期間,家長遇到問題只能智取不能強攻。

同時,孩子的思維能力增強,達到人生唯一一個能一心二用的階段,例如:「一邊聽歌一邊寫作業」等行為,所以此時不能過度責怪孩子,應給予正確引導,這是其思維能增強的表現,第二個表現則是「頂嘴」,不是因為翅膀硬了而是因為思維能力增強,可以找到家長話中的漏洞。

青春期是生理髮育的高峰期,第二性徵出現,雖然都是青春期,但男孩和女孩還是有意一定差別,女孩的成長會比男孩早一些,男孩開始發育會比女孩玩兩年,但「來勢兇猛」,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為孩子補足營養。

同時,這段時間孩子的性教育非常重要,教育的時候要尊注意「同性原則」,父親教育男孩母親教育女孩,無法口傳身授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性教育讀本。

這段時期,孩子的油脂分泌會達到一個旺盛時期,額頭、下巴、嘴最容易長青春痘,孩子愛照鏡子、愛臭美,是一種自我感和成人感的表現,青春期也是培養氣質的關鍵階段。

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發展將面臨四大矛盾,第一:心理上成熟感與有幼稚感之間的矛盾,孩子會通過一些事情,尋求成人感,當孩子做出成熟的事情的時候要表揚,當孩子做出幼稚的事情的時候家長應學會包容;第二: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賴之間的矛盾,孩子一輩子有兩次斷乳,第一次生理斷乳在兒時,第二次斷乳是心理斷乳,家長還想管孩子,但是孩子不想被管,會努力逃脫父母的管教和要求;第三: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因為生理代溝、心理代購,孩子會表現出對家長沒話說,跟同齡人的話特別多,其實孩子是想通過跟同齡人的聊天,來確保自己的成長和其他人在同一線上;第四: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矛盾,孩子的情緒喜怒哀樂會擴大化。

青春期怎麼跟孩子說話

高老師還在課堂上分享了,青春期三大問題聚集早戀、上網、逆反的產生原因及解決辦法,事實上孩子的心情會經歷三個時期,異性排斥期(例如:小學時期桌子上的三八線)、異性關注期(男女之間相互好奇)、異性戀愛期,「什麼樣的孩子會早戀,不都是傾城傾國貌,但都有多愁多病身,實際上是早戀的問題,而是家庭問題,所以家庭的和諧、父母的關愛很重要」,高老師說道,「生活中缺失成就感的孩子更容易陷入遊戲。

家長們往往會陷入溝通的誤區,「聽話不叫溝通,嘮叨不叫溝通,是家長的宣洩,不能解決問題,職責和宣貫不叫溝通」高老師說,孩子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55%(看到的)、38%(聽到的)、7%(內容),所以溝通時應注意五點,1、以討論問題的方式溝通,2、說話要措辭得當不嘮叨,3、文字溝通更有效,4、不要批評他們的同伴,5、不要只關成績。

青春期溝通中的坑,千萬別掉進去,好為人師、追根究底、想當然耳、價值判斷。

格局商學湖北分院,上課地點:武漢市武昌區楚河漢街萬達總部國際B座37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