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該如何正確降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對策

孩子發熱, 首先要讓孩子保證臥床休息, 將孩子放到涼爽處, 減少穿衣、蓋被, 要多飲水, 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容易消化, 不吃辛辣、燥熱、煎炸等容易上火的食品。

切不可讓孩子運動和採用捂汗的方法給孩子退熱, 以免引發心肌炎、虛脫等意外。

物理降溫

用冷毛巾濕敷前額;或用25% ~ 30%的酒精,用小毛巾蘸酒精擦浴, 用大毛巾擦乾。

擦拭部位包括腋窩、肘部、腹股溝, 可稍用力, 前胸、腹部則禁擦; 若使用冰袋, 可將冰袋置於頭部, 並將熱水袋放足部。

藥物降溫

退熱藥物的種類很多, 主要有阿斯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以及這些藥物的複方製劑, 近年常用的退熱藥物主要有:

● 對乙醯氨基酚類

包括百服寧(糖漿、片)、泰諾林、撲熱息痛。

● 布洛芬混懸液類

包括美林、托恩。

● 阿斯匹林類

包括阿苯片、巴米爾。

注射用賴氨匹林。

另外, 還有退熱栓塞肛、退熱貼敷臍等辦法。

中藥降溫

主要有辨證處方和中成藥、靜脈輸液、貼敷、針刺、推拿、中藥浴等。

中藥浴是用中藥洗浴或擦浴患兒全身或局部,既可發揮物理降溫的作用, 又可起到解肌退熱的功效, 對小兒外感發熱等療效顯著, 且無任何副作用。

但較嚴重的發燒不主張單用中藥(如清開靈、蒲地藍等)退熱降溫。

對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 最好不用退燒藥。

因孩子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 只要能保證孩子臥床休息、多飲水, 減少穿衣、蓋被, 或加物理降溫等措施,其體溫大多能自行下降。

對患有出疹類疾病的孩子,在出疹期只要體溫沒有超過39℃,也不宜用退熱藥,以免影響出疹。

一般而言, 當3個月以上的孩子體溫≥ 38.5℃和出現明顯不適時, 均可採用藥物治療。

發熱較嚴重時, 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可聯合應用, 效果會更好。

對嬰幼兒出現發燒, 忌矯枉過正, 退熱藥物的劑量要控制, 不可過大, 以免出汗較多而引發虛脫, 甚至孩子由發熱而轉為體溫過低。

對乙醯氨基酚的使用,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3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和兒童高熱時為首選退燒藥, 吸收快速而完全, 口服30分鐘即可產生退熱作用。

使用劑量10毫克/ 千克~15毫克/千克體重, 間隔用藥時間應在4小時以上,每天用藥最多4次。

布洛芬在美國6個月以上兒童允許使用,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退熱持久。

對39℃以上的高熱退熱效果比對乙醯氨基酚療效好, 也是公認的兒童首選抗炎藥,使用劑量5毫克/ 千克~10毫克/千克體重,每 6小時1次,每天最多4次。

在嚴重高熱的情況下,兩種藥物可交替聯合應用。

對於糖皮質激素, 世界上的所有用藥指南都反對使用。

唯一的例外是在超高溫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可允許短期使用。

若孩子因患有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病出現發燒,則不能用阿司匹林, 以免加重出血。

在用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用藥安全問題。

能口服用藥最好不要注射。

還要特別注意避免使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多種藥物(如一般感冒藥中多含有對乙醯氨基酚)。

此外,還要警惕出現肝腎損害等副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