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煩惱是可以一笑而過的小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心事問答】

Q:樂樂是個非常快樂的孩予,聰明伶俐,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很受歡迎,可是最近家長卻發現他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像是有什麼煩惱,可是小孩子也會有煩惱嗎?家長應該怎麼面對孩子的煩惱呢?

A:成長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煩惱,當孩子遇到煩惱時,家長如果不及時去了解孩子的煩惱,不去幫助孩子克服煩惱,輕則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重則會使孩子走入極端。

【案例】

5歲的小雪對爺爺說:「媽媽整天嘮嘮叨叨,什麼都管,我一點兒自由都沒有,今天不准穿這個,明天一定要做那個,我煩透了。

」,

小明對小宇說:「明天又有英語課,我不喜歡英語老師,講得那麼快,我都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

晶晶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不想去幼兒園。

」「為什麼 呢?」媽媽問道。

「因為明天又要和莉莉坐同桌了,我不喜歡她,她長得特別瘦,總是笑話我長得胖,是小肥豬。

很多人都認為這一代孩子是最幸福、最甜蜜的。

因為他們在物質上能得到極大的滿足,然而即便這樣,在他們的心中,也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煩惱。

其實,無論物質環境再充裕,每個人都還是有煩惱的,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煩惱就註定要伴隨我們的一生。

小時候不會表達的苦惱,大一點裡事事要聽大人話的煩惱,學習上的煩惱,人際關係上的煩惱,等等,煩惱「堆得像喜馬拉雅山那樣高」。

在家長看來,這些完全是孩子在無病呻吟,這些小煩惱對父母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煩惱算得了什麼呢?然而,父母的天職是為孩子解除煩惱,家教的宗旨是讓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煩惱視而不見,那麼時間久了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專家分析】

孩子雖小,但是他們的煩惱卻一點兒都不少。

成長必然會伴隨著煩惱。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結構、生活環境、生活方式。

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都在發生迅速的變化,致使孩子們一時應接不暇,很難適應,隨之便產生了這樣或那 的煩惱。

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團結友愛的同學關係被扭曲了,平等的師生關係被破壞了,就連密切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異常。

這些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又為他們增添了不少煩惱。

據調查,學齡前孩子的煩惱主要來自家庭和同伴的人際關係方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家庭不和

無論是父母吵架,還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對於孩子來講都是心理上的電閃雷鳴、雨雪交加,別以為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已經把這些作為自己的煩惱藏在心裡了。

父母品性、習慣,老師剛講里語言美,回家就聽到父母在罵街

課堂上剛接受了公德教育,爸媽就亂扔垃圾,在公交車上逃票,這會對孩子形成一種認匆知混亂,徒增孩子的煩惱,抽菸、喝酒、賭博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陰影,孩子會認為,」為什麼只有我的爸爸媽媽這樣呢?別人的父母都很和藹。

沒有自主權

無論是穿衣服、時間安排,還是交朋友,選報興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

「大人的解釋永遠都是:小孩子懂什麼,這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非常期盼自己趕緊長大。

父母失信

在孩子的成長學堂里,父母對許諾的事情不 帳或者無期限拖延,完全不理會孩子的期盼,對孩子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語言傷害

大人口不擇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遠不能體會到被父母責罵、貶低的滋味。

學習考試

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沒有童年應有的自由和樂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驕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風雪」。

特別是在應試教育下,孩子永遠都逃不出考試的「五指山」。

沒有隱私

日記被看,書包被翻是家常便飯,為了完全監控孩子,父母大人逢強智取,遇弱強攻,還美其名曰:上級審查。

缺乏寬容與理解

孩子還小,思維能力和身體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時候犯錯、闖禍遠非他們本意,但是卻得不到應有的寬容和理解。

建的模型被扔掉,貼的牆畫被撕爛,養的小動物被送人或吃掉。

還認為孩子是在不務正業;考試、作文得了高分被懷疑抄襲;花瓶碎了,錢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認為是自己乾的,自己出於好心做了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還沒做完,就被誤以為淘氣狠批一頓......孩子的生活中經常充斥著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煩惱。

微童年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終們的美好願望與現實產生矛盾時,就會有煩惱。

那麼,作為父母該怎樣幫助孩子克服煩惱呢?

☆多和孩子溝通

父母多和孩子接觸、溝通,創設家庭民主氛圍,讓孩子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參與家庭討論,有自己的主見。

這樣當孩子有煩惱時,就會樂於講給父母聽,讓父母幫助解決、克服。

☆多關注孩子的煩惱

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煩惱,以自己工作忙、事務多為由對甚置之不理,必會對孩子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

當孩子煩惱時,不妨耐心聽聽他們傾述,多了解一下孩子,正確引導孩子積極地面對煩惱,消除煩惱困擾。

☆教給孩子克服煩惱的方法

一是學會傾述。

告訴孩子有了煩惱,不要悶在心裡,學會傾述自己的煩惱,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悅納自己,避免長時間地積累煩惱,產生緊張、悔恨、絕望等情緒,每天要留給孩子傾述的時間,如晚飯後,或臨睡前,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其分憂解難。

二是自我放鬆

告訴孩子有了煩惱,可到空曠之地大喊一聲或有節奏地深呼吸。

也可做感興趣的事情沖淡煩惱,如看書、找小夥伴聊天,室外運動、聽音樂、洗熱水澡等,不要過多約束孩子,讓他們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有多種愛好選擇,他們便會有多種自我放鬆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

面對孩子的煩惱,家長要引起重視,切忌視而不見,要相信:如果不認真排解孩子的煩惱,煩惱便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阻礙。

搬開心靈的巨石,放飛孩子的心情,巧解孩子的心結,便會還原少年的童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