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讓孩子因「愛」生「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生日記:
我今年14歲了,可是媽媽還把我當小孩子看,我只是洗洗碗而已,媽媽卻罵了我一頓,掃個地也不行。
當我替媽媽捶背時,她總是說:「麗麗,我不累,你管自己學習做作業去!」媽媽雖然嘴上不說累,但是每天都很辛苦,又不敢當著我的面說出口,怕我擔心,只好憋在心裡,哎,真是難為她了。
昨天,我只不過打了一桶水拖地板,就被媽媽喊了過去。
我真想說:「媽媽,我知道你上班很辛苦,回來還要做這麼多家務,你就讓我做點兒事吧,不要再把我當小孩子看,我已經長大了,也懂事了,我也可以自己做家務事,我真的想為你分擔一點!」這句話我一直想說都說不出口,不知道怎樣說,因為媽媽總是聽不進去,說了也是白說。
我永遠是父母心中的一個小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她的眼裡永遠只有「學習」、「考大學」幾個字……[麗麗系化名]
點評:
日記里的父母
從麗麗的日記中,我們不難讀出一個母親對女兒的疼愛,一種想讓下一代不再像自己那樣辛苦生活的強烈期待。
在這樣的家長眼裡,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願,他們關注的總是孩子的學習。
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好,只要子女能專心於學習,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即便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便自己做牛做馬,他們也能欣然接受。
要是子女學習不認真總出問題,或轉移了注意力,他們就會感到傷心,感到委屈,認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辛勞付出與一片苦心。
然而,家長這些所作所為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甚至是有害於大人和孩子之間關係的融洽,阻礙了雙方進一步深入地交流與溝通。
其中的弊端和隱患也很容易隨著孩子的日益長大與學業的加重逐漸顯露,在某些時刻還可能出現「矛盾」的激化。
日記里的孩子
在孩子逐漸懂事,知道了父母都是為他們傾注心血時,大都會像麗麗那樣心裡充滿著感激,同時也會承受著一種心靈上的壓力,那就是:我不能辜負爸媽對我的付出和期望。
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孩子就會有意無意地參與家務勞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家人分憂。
在孩子看來,這是最為直接也是最能見效的「報答」行為,既是孩子把感恩心理化成實際行動的需要,又是孩子自我排遣心理壓力的一種本能反應。
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如果能順著孩子的這個心愿,對他們的行為給予恰當的肯定和賞識,這不但能讓孩子體驗到關心他人,融入家庭,展示自我價值的樂趣,而且還能幫助孩子減輕因被父母費心供養所帶來的心理負擔。
反之,一旦家長看不懂,甚至不理解孩子的上述心態,對孩子這種「報答」式的表現視而不見無動於衷,或者還時時地進行阻止,那孩子就會像麗麗那樣感到失落、焦慮、自責,以及對大人的迷惑不解,甚至認為父母不可理喻。
如同麗麗在日記的結尾所寫的:「因為媽媽聽不進去,說了也是白說!」這樣的結果,就等於是家長自己切斷了兩代人的溝通渠道,人為地製造了日益增厚的隔閡。
日記外的思考
麗麗的日記,還讓我們讀到了多數孩子的共同特點:想長大的慾望,想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性的「人」的慾望。
他們會由原先的自我關注漸漸地向關注家人、關注他人的方向發展。
具體表現在,他們會關心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員的日常生活,盼望著了解和參與家庭事務,會主動地找事做,讓大人看到他們作為家庭一分子的存在。
比如幫著煮飯洗衣、掃地整理房間、上街買東西等等,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尋求自主、自立、自強,發展主體觀念和獨立意識的必要途徑,更是為將來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做好生活和心理上的準備。
可以說,在家庭中能獲得這方面訓練和滿足的孩子,在學校里乃至今後進入社會,其參與和合作的能力也會比一般的孩子強些。
如果孩子這樣的心理需求被家長忽視或限制,那孩子就會出現本能的抗爭,會變得不聽話,對抗大人的意見,甚至疏遠或者頂撞大人。
而另一些孩子因為一直被大人「寵愛」(這也是對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等方面的一種變相忽視與剝奪),也會採用另一種方式,諸如亂髮小孩子脾氣、撒嬌、固執、事事要大人照顧、回歸嬰兒狀態等等,來表達他們被壓抑的成長意識。
久而久之,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
實質上,這也是孩子走向成熟而被外界人為地遏制所產生的特徵,如果特徵越明顯越突出,十有八九表明了家長不正確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的障礙已越來越大。
在這些障礙中,家長總是喜歡鑽孩子「學習」和「成績」的牛角尖的危害是最典型了。
它強制性地把孩子捆綁在了「讀書考試」的戰車上一條道走到底,使孩子的悲喜只能簡單地維繫在父母對他們成績優劣的喜怒上,而且,孩子還會因家長的反覆強化,在心靈深處埋下這一「條件反射」。
假如孩子有幸能在學習上取得成就,考上理想的學校,實現父母所信奉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念,那孩子的處境或許算是好的了,一旦孩子在學習上沒什麼收穫,或者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或者可能不適合讀書考試使學習越來越糟,那孩子的心理支柱必然會倒塌,那條早已烙印在心的「條件反射」將使孩子痛苦不堪。
當他們面對父母失望的表情時,往往要麼更為絕望,自暴自棄,性格也變得敏感、脆弱、偏執、不堪一擊,認為是自己拖累了父母,害了父母;要麼就認為都是父母害了他,因為從小到大,就是父母對他學習上的孤注一擲,導致了他在人生最美好的成長階段承受著雙重的壓力:一方面是父母任勞任怨的殷殷期盼,一方面是自己無法實現「報恩」的最終目標。
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孩子在這兩方面構成的「矛盾」之中,一直遠離了除學習之外的其他更為重要的東西,比如良好的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比如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認識,比如獨立性、自主性的體驗與個人社交、待人處世、娛樂生活的訓練和發展等等,一旦在學習上遇到重大挫折或因父母師長等某些特殊言行的刺激,很可能就會引發他們情緒的強烈波動,心理的嚴重挫傷,以至做出過激的行為來。
記得幾年前,某報紙曾報導過「一個初中生用斧頭砍死了總是死盯著他學習的母親」的新聞,有些有識之士呼籲,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倫理道德的教育,我以為對家長進行家教的培訓才是當務之急,因為「問題」的關節點並不在這類孩子缺乏倫理道德,而是在於他們承受著家長太多太嚴的變了性質的「愛」。
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披著美麗外衣的「精神折磨」,無論這類孩子最終是否做出違背常理的事來,他們始終都是受害者、痛苦者,而這又是他們最親最愛的家長施加於他們的,這真是讓孩子痛不欲生的「矛盾」!
雖然並不是有這樣處境的孩子都可能走到這一步,出現這樣嚴重的後果,但是,這些孩子處在或多或少的壓抑難受中,有些還可能表現出「問題生」的狀態來,這是肯定的。
像麗麗這樣的學生還算是幸運的,還可以把心事寫成日記,以求煩惱的釋放,要是有些學生把煩惱和矛盾憋在心裡難以排遣,再加上父母的壓力有增無減,很難說他們的衝動和暴力不會在某一時刻被某一事件所「點燃」而突然爆發出來。
孩子是學著長大的,特別是小學生,首先是從家長那裡,如果家長成了壓力,那就得靠老師來解壓,如果連老師都成了他們的壓力,那孩子真的可能是腹背受敵孤援無助了。
寫到這裡,我真想問問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能找到心靈的援助者嗎?在他們迷茫困惑時,在他們想得到肯定和讚賞時,在他們最需要找個長輩交流諮詢時,我們的「愛」可是準時恰當地到達孩子的心田?
如果孩子因「愛」生「恨」,那往往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我們的「愛」出錯了!
小孩子的煩惱是可以一笑而過的小事嗎?
【家長心事問答】Q:樂樂是個非常快樂的孩予,聰明伶俐,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很受歡迎,可是最近家長卻發現他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像是有什麼煩惱,可是小孩子也會有煩惱嗎?家長應該怎麼面對孩子的煩...
當孩子長大後,全職媽媽應該如何重返職場?
都說養個孩子難三年,孩子3歲以後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們也可以鬆口氣了。可是,每天孩子不在家,媽媽就只剩下洗衣做飯追劇,日子也是過得難熬。很多媽媽就萌生了重返職場的念頭。可是,丟下工作已經...
孩子也有嫉妒心,家長們忽視了,將影響孩子下半輩子!
人人都有嫉妒心,孩子也不例外。當面對成績優於自己的其它孩子,又或者自己在老師心中不是一個三好生,孩子的內心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嫉妒心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要及時注意這種心理的變化,不然,將...
家中有男孩子的,父母不要經常說這四句話,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
都說男孩子要窮養,或者對男孩不用那麼傷心,放羊式的管教就可以。其實不管男孩女孩都有一個學習和叛逆的時期,男孩子也有細膩的時候,也會經常因為父母的話感到難過,而且每個男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所以...
別再對你的孩子說這話!孩子應該有反覆學習的機會!
有多少父母曾經這樣對孩子說過:「你還要我再說多少遍?」反正小艾的媽媽是沒少對他說,在小艾不會系運動鞋的鞋帶的時候,在小艾又一次將牙刷放在了錯誤的位置的時候,在小艾又一次將自己玩具擺滿整個客廳的...